第七十七章百姓与民心

第(1/2)页

  公审,在诸夏的记忆里,不是一个正面形象的词汇。

  因为民意很容易极端,缺乏理性精神会导致思想和行为过于情绪化、观念化和绝对化,从而形成多数人的暴政。

  这方面有惨痛的教训,并不适合于多谈。

  但这并不意味着来自下层百姓的监督并不合适,相反民众的眼睛才是雪亮的。

  只有民众才知道切实的苦难,是来自何方。

  反而秀州知府孙河的做法是推脱与怠政,妄图甩掉一切责任,把锅一甩,责任与弊端全丢给下属,自己享受名声和权力。

  他要真的担当得起众任,无愧于百姓。

  就应该由他挑选出三个官员,由官员投票,决定投谁,由百姓决定是否满意。

  如果他连下属的业务、能力、风评都不清楚,选出来的名单不被大部分人所认同,那他就可以收拾铺盖卷自己滚了。

  这才是真真正正的有担当,有能力,权力与义务相结合。能够切实关注下层,切实实现下层做主,人人如龙。

  而不是毫无担当的把责任一甩,把锅丢给下级,让下级共推出三个不合格的官员,他坐享权力。

  孙河握着亲从官塞给他的纸币,紧张的满头大汗,再看向周围那些平日里谄媚的下属,忽然觉得他们此刻面相是如此的陌生,像是寺庙里面无表情的雕塑。他们就将掌握自己的生死命运!

  而远处,那些群情激愤,满脸怒容的百姓,更是如同一名名怒目金刚,恨不得将自己撕碎。

  惊恐万分的孙河,直接跪下,向赵桓求饶道:“官家,官家,臣知错了!臣辜负了官家的重托,辜负了百姓的青天之望,辜负了大宋社稷。臣罪该万死,臣一定改过自新,日后兢兢业业,尽忠王事。”

  赵桓眼神冰冷,说道:“求饶有用吗?朕不信这些百姓当初没有向你告发请求。你如果不写,朕就当是你包庇此事。从你开始排着往下杀!”

  孙河惊恐的瘫坐在地,望着周围无数肃杀的皇城司亲从官,只感觉环境铁血而凛冽,坚硬的像一堵铁墙,让人绝望而无法反抗。

  这一切使他忍不住痛哭流涕,颤抖着拿起纸笔,用尽全身力气在上面写出一字一划。

  仿佛笔下重有千钧,每个字都写得极为缓慢,一字一顿。

  良久他才写出了三个名字,颤颤巍巍的将纸抬起,献给赵桓。

  赵桓挥了挥手,吴革一把将其纸笔夺走,当众宣读:“第一人,无盐县县令宋阁。认为其罪有应得的,举臂附议。”

  一群官员互相看了看,沉默中一支手臂率先举起,随后第二支手臂,第三支、第四支,很快密密麻麻的手臂举起。

  吴革转头看向百姓问道:“百姓以为应判何罪?”

  所有人几乎同时喊道:“让他死!”

  “死罪!”

  “正是他包庇富商,使无数盐户惨死,让他为死去的百姓赎罪。”

  官员们惊恐的看向赵桓,如果官家点头,那意味着百姓就将决定他们生死了!

  但赵桓面无表情,直接说道:“杖毙。”

  亲从官们立即从官员队列中拉出了无盐县县令,当着百姓的面,直接将其杖杀,打的血肉飞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