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八章军事文明的缺陷

第(1/2)页

  印地的藩国有突厥人为大棒,很容易整合,但北面,来自北方的蛮族入侵,却不是一个只用外交手段就能解决的事情。

  罗斯人,他们在欧洲人眼中是蛮族,相对于中原更是毋庸置疑的化外刁民。

  这次的基辅罗斯从高加索方向入侵,大宋看的一清二楚,这就是拜占庭人搞得把戏。

  毕竟如果蛮族想要劫掠,不可能跨国拜占庭统治区那么多富庶的城镇,千里迢迢跑到河中地区。

  这意味着,在野蛮的罗斯人背后,有一个富庶的帝国在支撑他们的入侵。只跟罗斯人外交斡旋,根本无法解决这场危机。

  赵桓对唐翊问道:“拂菻国作为西大食海上最强大的一个国家,对我朝是何态度?”

  唐翊立即回道:“禀官家,拂菻国国君曾经派遣使节与波斯都护府商谈,岁纳黄金五百斤,以求都护府兵锋止于当前边境。”

  黄金五百斤,也就是每年送给大宋黄金八千两。

  这个数字看起来挺大,但对拜占庭而言,绝对是九牛一毛。

  因为这个国家是个金本位国家,以金币作为货币,这些还不到四分之一吨,半辆马车就能轻松拉下。

  如果用这么点钱就能买到和平,那拜占庭这份生意就太值了。

  唐翊紧接着说道:“都护府以对方无人臣礼,已经拒绝了这份提议。”

  这倒不是波斯都护府盛气凌人,而是当初翻译出现了问题。

  拜占庭人心思耿直,对波斯都护府的官员直说,这是给都护府的黄金,请牛都护不要继续出兵。双方保持如今的边疆,互不侵犯。

  拜占庭人给大宋一笔钱,都护府再回赐一笔物资,例如丝绸、瓷器、精制盐。这样双方互相平等,各有所获。

  但就这个互相平等,在翻译中出现了极大的偏差。

  波斯都护府认为,你们拜占庭人上贡,就是臣子。

  臣子哪有跟天子平等的道理?

  要知道另一个大国,三齐佛国的使者上贡时,是要行极致大礼的。

  当偏见形成,后面的矛盾迅速积累爆发。

  很快波斯都护府就得知了,拜占庭人的国君也自称皇帝,而非国王。

  拜占庭的翻译是个半吊子,他读了几本东方典籍,但并不精通,胡乱引用典故,彻底把谈判的大门给锁死了。

  他居然以秦国向齐国示好,并称东帝与西帝的典故胡乱说了出来。

  这使都护府误以为他们拜占庭人就是向都护府宣告,拜占庭要与中原天子身份相等。

  中原藩宗体系下,能接受的最大程度也是外王内帝。

  也就是对外算是大宋的藩王,对内算是他们国家的皇帝。

  他这东帝与西帝,已经超出了都护府能忍耐的极限。

  所以波斯都护府连上报都没有上报,直接拒绝了拜占庭人的提议。

  无人臣礼,这是很严重的一项指控。

  基本上这就相当于中原的战争宣言。

  赵桓沉吟:“若是拂菻国无人臣礼,那这些蛮人绝不会轻易臣服,卿打算怎么处理这些蛮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