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农学教授给的惊喜

第(1/2)页

  人口永远是一个民族实力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拿破仑战争期间,为什么法国陆军战斗力达到了巅峰?

  因为同一时期法兰西有两千八百万人。它的主要对手们:英国一千两百万人。普鲁士九百万人。奥地利两千万人。沙俄三千五百万人。

  所以法国打赢了周边所有国家,折戟于沙俄,法军丧失了全部骑兵和几乎所有炮兵,只剩三万人退出国境。

  可以说有充裕的人口,才可能有广泛的军事动员。

  神圣罗马帝国和法兰西想组建出一支规模庞大的陆军,必须有数千万计的人口作为基础。

  而想有这么庞大的人口,对他们而言,最快的捷径就是改善种粮。

  其次是发展文明,提高农业生产力。

  比较两个文明的发展水平,其实不需要参考那么多的数据,对比那么多的技术。

  就看两个文明能够养活的人口就足够了。

  在赵桓穿越之前,大宋半壁江山就养活了上亿百姓。

  而同样号称伟大的拜占庭帝国,人口刚刚恢复到一千两百万。

  作为基督世界最大的国家神圣罗马帝国,在公元962年的时候,人口才四百七十万;1000年时,增加到七百万人口;到1100年,大宋人口达到巅峰时,他们才八百二十万;要直到公元1200年,他们的人口才突破一千万。

  这两个西方最著名的帝国,人口加起来才堪堪两千万人,是大宋一亿两千万人的零头,大约等于大秦刚刚统一六国的水准。汉末六千万人口,是这两个帝国的三倍。

  这俩帝国面积加起来也不比秦汉时期小多少,更不至于只是大宋的十分之一。

  这没什么可找借口的,总不能适宜耕种的土地都在东方?

  就是他们的农业水平太落后。

  毕竟等文明追上来之后,法兰西立即有了近三千万的人口,奥地利、普鲁士相加也是近三千万人口。

  腓特烈是一位很务实的英杰,他能清楚的认知到西方目前跟东方的差距。

  如果靠常规手段追赶,西方想在农业技术方面追上东方,至少要五百年的时间。

  可如果这种作物真的有这位商人所说的奇效,那意味着东西方站在了同一水准上。都是同时探索这种新作物的种植方式。

  西方至不济,也可以按图索骥,把东方的措施,完全不变的照搬回西方。

  所以他迫切的希望这种作物真的有这惊人的高产,从而实现帮神圣罗马帝国拥有三千万人口,动员五六十万部队。

  西晋灭吴时,人口不及三千万,尚出动了二十多万精锐步骑。

  如果神圣罗马帝国能够有三千万人口,这一切都理想可期!

  所以腓特烈屏息凝神,眼睛一眨不眨的看着场中央的赵桓。

  针对农学院教授的质疑,赵桓从容的说道:“卿也没有见过这种谷物的全貌,先别着急下定论。要知道世界之大,无奇不有。《梦溪笔谈》里面连龙珠都有记载,更何况一种谷物,万一是祥瑞呢?”

  这位农学教授是个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