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六章顺畅逆亡

第(1/2)页

进攻三齐佛国是已经明确的目标,但岳飞是个战略大师,他自然不是仅仅进攻三齐佛国这么简单。

        他手中长杆指向吴哥王朝,说道:“我朝远距南洋上万里,若孤军远征,虽有浩荡之威,但亦会令小国存侥幸之心。所以此战,不应孤注一掷,只单征三齐佛国。应该以向所有国家展示顺畅逆亡之势为主。”

        所有人都看向吴哥王朝,岳飞说的其实非常鞭辟入里。

        如果只是孤军远征,一些小国国王必定会想,自己如果不是太过分,大宋王师可能不会跨越万里来打自己。

        但若整个区域内,大国、强国都望风而降,成为大宋最坚定的藩篱,那偏远小国就得认真考虑自己对抗的究竟是王师,还是整个天下大势?如果天子一道命令传下来,让附近国家对他展开进攻,他们能否挡住四面八方的侵扰。

        这显然就是在造势,要形成南洋各国拥护大宋,一同讨伐逆臣的大势。

        给所有人形成,顺之者昌,逆之者不死则亡的印象。

        赵桓看向地图上的吴哥王朝,问道:“卿打算征调吴哥王朝的胡骑助战?”

        岳飞郑重地点头,说道:“在南洋作战最便利之处便在于后期补给充足,一艘百万料巨轮承载粮食便能供应数万军队数月。而且军队一直可以得到军舰炮火支援。”

        “只要后勤补给充足,侧翼无忧。哪怕是藩国军队也能鼓足勇气,堵墙而进,击溃对手。”

        战争比的就是组织能力,有组织一百能打赢无组织的一千。

        有大宋给藩国军队提供后勤保证、侧翼掩护,这等于把藩国军队的组织水平拉到了近乎于大宋的地步。

        这种情况下,藩国部队规模越庞大,战力越强。

        这就是名将所谓的多多益善。

        现在剩下的问题是,吴哥王朝的统治者苏利耶跋摩是否愿意出兵。

        赵桓看向鸿胪寺卿,问道:“南洋战事,朕将调动吴哥王朝的军队,鸿胪寺可有把握?”

        鸿胪寺卿唐翊,自信从容的说道:“苏利耶跋摩绝不敢拒绝。”

        “哦?”赵桓笑着问道:“卿这么有信心?”

        唐翊点头,说道:“吴哥王朝与中原形势不同。他们的国都没有城墙,城区跟周围农村交错,没有明显的界限。”

        “据臣所知其国都五十万余人,食物供给都是一项巨大负担。只要中原大军稍微威胁其粮道,其国家就危如累卵。”

        岳飞对此十分认可,说道:“各藩国国王首先要保证的是自己的王位和荣华富贵。他们可以不在意中原商队占据其领土城池,可以不在意商埠口岸被租借。但绝不能经受国度被威胁的形势。”

        “此次进攻三齐佛国亦然。朝廷从多路出军,但并不打灭国之战,而是直趋其国度。逼迫其国王签订条约,献土贡奉。”

        张浚总结道:“此次作战,并不损害吴哥王朝的利益,其王从利弊两个方面考虑都不可能拒绝天朝征调。”

        “的确如此。”岳飞手中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