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美好时代

第(1/2)页

  苏黛说范思忠有古豪杰浪漫之风,让赵桓不禁就想到了李白。

  李白是出了名的千金散尽还复来,也不见他做什么工作,就有非常富庶的生活水准。

  以及他那一句非常著名的诗:“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白玉盘也就是白玉制成的盘子,这玩意儿即便是在当下的大宋也是非常奢侈的东西。

  作为一个文学大家,李白真的是非常的多才多金。

  但偏偏好像李白并不喜欢文学大家这个身份,他更想投身官场,实现自身抱负。

  这一点范思忠又跟他一点不像。

  赵桓问道:“那范思忠他写哪方面的文学?词牌?”

  词牌也就是宋词,是大宋最高雅的文化。

  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绝对是任何其他文学都无法比拟的。

  在当今大宋的朝贡体系当中,所有藩国的国王、公卿、甚至文学泰斗,都将以会写宋词而自豪。

  如果能写出一首脍炙人口的宋词,能获得非常高的名声,被无数人尊敬,自此成为一位才子,在国内官运亨通。

  通俗文学和高雅文学并不是绝对意义上的势如水火,两者其实完全可以共同发展,彼此促进。

  而且也没有必要分个高低,说到底都是满足天下人的精神享受,写一首唯美梦幻的诗词,让人感觉如梦似幻,是一种享受。写一本浪漫的英雄史诗,让人体验到荡气回肠的人生旅程,同样是一种无与伦比的享受。

  非要说如梦似幻比荡气回肠更高级,那就犯了文青的通病了。

  所以苏黛非常钦佩的说道:“范家哥哥写的是三国话本,他虚构了一名人物我朝人物张瑞受南华上仙之命入三国,混一宇内,终结乱世,开创新朝,构思精妙,波澜壮阔。如今在各大书店,各大报社都疯传。”

  虚构一名三国人物,已经是小说家的传统了。

  比较保守一点的就像罗贯中的《三国演义》,把吕布的形象大幅修改,变成一位神勇天下无敌的猛将。

  比较奔放的比如宋、元时期一直比较流行的《三国志平话》,里面的第一猛将名叫铁壁将军张益,那真的是勇冠六军,所向披靡,在紫乌城之战中,正面击败赵云,然后又与赶来的张飞大战约千百余合。

  赵桓看了这么多版本的话本、小说里,正面击败赵云的将军,应该唯此一份。

  汉之前言勇武必谈信步之勇,汉以后勇必推关张。

  大宋民间基本上是把关羽、张飞当作那个时代的武力天花板,但即便这样也没人敢说关羽、张飞能在正面战斗中击败赵云。

  就可以类推一下这位铁壁将军张益究竟有多神勇。

  而范思忠这个就更牛了,直接虚构一名人物,与曹刘共论英雄,与天下群雄逐鹿中原,最终一统三国,混一宇内。

  “恩,构思很大胆,以我宋人去三国与彼时英雄同台竞技,很有代入感。难怪他能火爆一时。”赵桓点评道。

  大宋民间本就武德昌盛,一个个英略社、弓箭社那是如火如荼,每个好汉都有个英雄梦,怎么可能没有代入感啊?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