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窃国(二)

第(1/2)页

邵瑜故作疑惑的看了他一眼,问道:“拐子?什么拐子?”

        见他神色不似作伪,张三也十分惊奇,道:“小侯爷,不是您让我近日拘着女儿在家吗?难道不是因为拐子吗?”

        邵瑜摇了摇头,说道:“我不知拐子之事,只知道算算日子,流民也该来京城了,只怕京中会生乱象,又听说你有个女儿,难免让我想到了家中小妹,故而有此提醒。”

        张三听了这话,虽然觉得和自己猜想的不一样,但却忍不住想着,邵瑜连狱卒都这么关心,不太像是会做出叛国之事的人。

        “说到底,也是我们的错,没能将敌人抵挡在关外,才致使如今流民四起,乱象频生。”邵瑜轻声说道。

        张三闻言,忽然翻起许久之前的回忆,那时候邵玄朗得胜归朝,他也曾经带着妻女跟着激动的百姓们在路边迎接。

        当时是什么心情呢?

        骄傲、自豪。

        他觉得燕朝有这样的战神,每天都能活得很安稳。

        邵瑜轻笑一声,虚弱的说道:“父亲一辈子的愿望,便是天下太平,百姓安定,只可惜,他到死也没有见到。”

        张三听了心下一凛,忍不住想到,哪个投敌之人,会让自己真的死在战场上,且还是那样惨烈的死法。

        “差爷,我看你也是心地善良之人。”邵瑜忽然说道。

        邵瑜并非客气话,而是这段时间里,其他狱卒送饭都是将饭食随意扔进来,也不管会不会掉落在地。

        只有张三,虽然言辞凶恶,但却是将饭食放在碗中,对他们这些犯人仍旧保持着一分尊重。

        张三推辞道:“小侯爷,小人贱名张三,我一个贱籍狱卒,当不得您这般称呼,唤我名字即可。”

        邵瑜叹息一声,说道:“祖父出身草莽,一直觉得人无贵贱之分,二十年前,他曾向先皇建议取消贱籍。只可惜,先皇并未采纳。”

        张三想到自己的女儿,虽然年纪不大,但因为自己是贱籍的缘故,日后成婚估计也很难说到什么特别好的人家。

        他虽惋惜先皇没有采纳意见,但心底却领情,此时他望着邵瑜,只见对方的眼神里面没有半分轻视,全是真诚与尊重,自然也知道邵瑜这番话发自真心。

        眼见铺垫得差不多了,邵瑜又道:“我已是必死之人,所挂心者唯有家中小妹,如今父兄皆亡,只怕小妹会做傻事。”

        张三听了也有些担忧,想到因为邵瑜的提点女儿才能躲过一劫,当下心中也升起一股豪气,道:“小侯爷,张某虽然没什么本事,但跑腿送信不在话下。”

        邵瑜闻言眼前一亮,说道:“差爷仁义,如此大恩,我真不知该如何相报才好。”

        张三说道:“只是送送家信,我也常做这些事,并不值当什么,若是能因此劝说邵小姐看开些,倒成了我的功德。”

        邵瑜再三谢过后,立马从囚衣上撕下一块布条来,迅速用血写了一封家书。

        “差爷,我如今身无长物,但在信中已经写明,请妹妹予你百金为酬,还请差爷勿要推辞。”

        听到“百金”二字,张三的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但他还是强忍住心里的贪念,说道:“小侯爷不必如此,我是真心帮你,并非想求钱财。”

        邵瑜说道:“你帮我送信是真心,我想要赠你金银也是真心,你如今不要,难道是在嫌弃我吗?”

        张三本就同情邵瑜的遭遇,如今又有钱财相诱,他只是客气一番,便从邵瑜手里接过了那封“家信”。

        “你算准了张三会帮忙吗?”福福问道。

        邵瑜点头。

        牢房里并不是只有张三这一个狱卒,邵瑜会选中他也并不是偶然。

        张三面相正派,本非大奸大恶之人,且他家中只有一女,也更能理解邵瑜对邵揽月的爱护之心。

        以情动之,以利诱之,邵瑜便不愁张三不动心。

        “你不怕信落入旁人之手?”福福问道。

        邵瑜摇头,说道:“就算落入别人手里,结果也不会有变化,也许还能送得更顺利呢。”

        福福满脸不解,邵瑜只是笑了笑。

        “那拐子的事情,也是你算好的?”福福又问道。

        邵瑜点点头。

        “那你为何不直说?他知道你有这样大的本事,自然将你供起来,到时岂不是你说什么便是什么?”福福说道。

        邵瑜随意看了它一眼,道:“那样会崩人设。”

        福福闻言一噎,但很快又问道: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