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公司成立(求订阅)

第(1/2)页

早上,吕冬吃过早饭,拿上本子专门去了趟河边,隔着老远听见电锯声音,还没看到电锯和人的影子,又闻到一股葱臭味。

        大冬天里,零下五六度的气温,都压不住河里的烂葱臭味。

        这年代的河流,不是一般倒霉。

        河水吃了死狗子烂猫子,再吃生活垃圾,工业污染再给注射一针带颜色带气味的兴奋剂。

        生活在两岸的人,包括吕冬在内,谁也不用指责谁,这条河臭气熏天,大家伙都是罪魁祸首。

        来到河边,吕冬没上河堤遭罪,站在路边看了一会。

        四五个工人正在这边干活,刚刚放倒一棵老榆树。

        这在青照,属于顶好的木材,能上房当大梁用。

        李半山动作很快,河岸边的下沿道上,已经放倒了二十多棵大树,以杨树、槐树和榆树为主。

        往前走,紧挨着河堤,一棵俩人手牵手才能环绕过来的国槐,专门用绳子做了围栏,上面挂着个牌子,写着“此树不砍”的字样。

        吕冬看字迹,是二爷爷的手笔。

        这是吕家村最粗最高,年岁也最长的一棵树。

        村里有些传说,这棵树下面镇压着一条大蟒蛇,树倒则蛇出!

        可惜,吕冬知道这传言的来历,好多年前七叔编的。

        不管如何,这棵号称百年,实际有六十多年的大槐树,都不会砍。

        村里的砍树规划中,也会留下最老的一批树,大概有二三十棵。

        吕冬转过一条街,来到小学校,隔着院墙看,里面树少了很多,再看看土坯房子的校舍,估计孩子们还要再等一到两年。

        上面不给支援,重建这样一座学校,吕家村很难。

        领导一换,很多事都要推倒重来。

        调到大学城,杨烈文做了不少实事,比如推动泉南公交开通大学城的公交,站牌最近都竖上了,阳历年后就运营。

        学生们不用坐车就挨私人老中巴的宰。

        宁秀这边,很多事却没理顺。

        吕冬也能理解,县里和镇上条件比吕家村小学差的有很多,像吕家村小学这样的,属于普遍情况,能凑合就先凑合着用。

        如果县里自个搞学校危房改造,估计还没搞完,财政就垮了。

        县属企业一个接一个破产,老师工资月月扣,谁家日子都不好过。

        拐上集街,吕冬进大队院子,原先栽满树的大院子里,只留下三棵单人合抱不过来的。

        吕冬进办公室,来得稍微有点早,办公室里只有吕振林和李会计。

        打了招呼,吕冬把本子给吕振林“三爷爷,我想的都写在上面了。”

        吕振林翻开本子看,先是皱眉,又戴上老花镜,看了眼,说道“冬子,你这字,得好好练练。”

        吕冬脸皮厚,说道“以后有空就练。”

        李半山和铁公鸡一起进来,没过多大会,吕建国和吕建武也进来。

        后面又进来俩六十多岁的老一辈,一个从烟草局退下来的正科,当然是临退提的正科。

        另一个在汽车配件厂当过车间主任。

        在村里都属于有一定威望的人。

        人坐好,关上办公室门,吕振林直入正题“这三天,我周边县城和周边乡镇都跑了,老五那里去了,老伙计们那里也去了,冬子说的情况很实在,我根据实际情况,昨个考虑一下午,就目前来看,卤煮是最现实的,风险也最低的。”

        李会计接过话,详细说道“我也去了,问了很多人,问了很多店,买了不少卤煮,咱不是王婆卖瓜,其他店的卤煮比起咱吕家村的,有些差距,比起建军家里做的,差距更大。”

        铁公鸡说了一句“建军嫂子要是早点出来卖卤煮,程立峰算啥。”

        话是这么说,但前些年这么做不现实,前几年谁乐意干个体户?何况是个带孩子的女人,就连村里都没考虑发展副业。

        这两年社会形势变化快,人的思想有较大幅度转变。

        吕建武这时说道“我也专门看了,问了,程立峰的影响并不像咱们想的那么大,这人的忘性特别大,一个事发生了,当时可能引起人关注,但人的注意力很快就会转移到别的事上,程立峰都快叫人忘光了。”

        吕建国想了想,说道“我问过五叔,建筑公司这边早已规划好今年的福利预算,卤煮下货仍然是每个工人一桶,采购价与中秋节时相同。”

        吕振林说道“老梁拐过年就退,不想管事,其余公家单位咱就不用管了,民间市场这块就不小。”

        吕冬接话“咱没必要搞歪门邪道。”

        烟草局退下来的那位接话“冬子说得对,堂堂正正赚钱,这钱赚的也安心。”

        铁公鸡说道“三叔,咱干吧!”

        吕振林的两道直眉,尽管染上点点白霜,却仍旧浓密,连在一起仿佛利剑一般“这个事干系到咱吕家村的前途命运,不得不慎重!跨出这一步去,咱有进无退!”

        包括吕冬在内,所有人都在等吕振林做最后决定。

        这幅千斤重担,现阶段只有吕振林这个领头人才能挑起来!

        吕振林没有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