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换个名字吧

第(1/2)页

归根结底喝水不过是人体基本机能所需,饮用水只要保证卫生、安全即可满足需求。

        用一瓶水来彰显个性和身份,虽然从本质上讲有些智商税的意味,但消费者往往吃这一套有什么办法?

        每个巨头都是玩营销的大师,农夫山泉能有今天的成绩,有点甜、大自然的搬运工两句广告语占一半的功劳。

        而百岁山名声的打响,则要归功于一系列“水中贵族”电视广告的带动。

        但小红瓶的农夫山泉定位大众,百岁山最多算中端,一瓶水要进入高端档次,光靠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显然是不够的。

        大多爱拿玻璃瓶做包装,水源地也是一水儿风光旖旎的边远小镇,或是拥有治病、延寿光环的疗养圣地。

        因为抢占高端渠道是建立品牌护城河的好方式。

        打入餐饮渠道成为佐餐水,是圣培露、普娜等高端水品牌的成功之处。

        比如圣培露率先跳出“喝水解渴”这一范畴,牵手高端餐饮,搭牛排、配甜点,身价、格调双双步入上流。

        在高档西餐厅,不想喝酒的食客,跟aiter要一杯气泡水算是行家。清冽饱满的气泡能放大食物的美味,和红酒的效果不相上下。

        圣培露和餐饮场景强绑定,其在官方社交平台发布的动态,绝大多数配图都是餐桌画面。圣培露还常年赞助有“餐饮界奥斯卡”之称的美食奖项“全球50家最佳餐厅,并举办圣培露世界青年厨师大赛。

        没有气泡的普娜矿泉水,则主打与清淡菜肴做搭配,和配肉配甜点的圣培露打差异化竞争。

        诞生于9世纪后期的巴黎水,从一开始就与最前卫的年轻人、最新潮的艺术齐头并进。早在上世纪初,巴黎水就与年轻人钟爱的酒吧文化融合,成为多款人气鸡尾酒的主要配方之一。

        就连波普艺术大师安迪沃霍尔也为errier创作一系列波普风艺术瓶身。

        此后的营销一直延续这股子雅痞、新潮、野性的调调,形成鲜明的品牌文化,百年来备受年轻人青睐。

        vss算是这个圈子里的后来者,它的出圈全靠瓶子玩的好。

        瓶身设计是找k前首席创意总监neilraft做,直筒透明玻璃瓶身+银色瓶盖+白色简约lg……

        此后开始在这款瓶身上大做文章,或是镶上blgblg的水钻,或是绘上代表四季的飘逸花色,再通过s等社交平台进行传播。

        尤其是备受好莱坞明星青睐的“detxater玻璃瓶排毒水”,将各色水果切好,泡入透明玻璃瓶装的矿泉水中随身携带,妥妥的都市丽人做detxater的首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