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9章 自古渣男得人心

第(1/2)页

“无论你是多大的名人,多显赫的身份,都必须放下架子,真实坦诚地与大众交流。”

        沈锋不屑道:“现在人设满天飞,哪有一句是真话!”

        “哎,今时不同往日,环境不一样喽。”胡方无奈道:“易立竞的《立场》,陈晓楠的《和陌生人说话》,姜思达的《仅三天可见》,鲁豫的《豫见后来》,许知远的《十三邀》……”

        “现在都是季播的游击模式,你不知道下一季是什么时候,也不知道还有没有下一季。”

        沈锋嗤之以鼻,难道问明星的烂片、整容、负评……

        这些不都是明星理应要面对和回应的争议吗?

        我们究竟是生活在保温箱里多久,才会认为这种基本操作,就算敢问了?

        访谈节目的消逝,除了老生常谈的来自上面的尺度,是不是也有来自下面的包容度?

        我们还愿意听别人说,允许别人说吗?

        回想当年港岛有一档深夜谈话节目叫《今夜不设防》,主持人是香港四大才子中的三位,黄霑、倪匡和蔡澜。

        有一期关之琳来上节目,聊到兴头上,黄霑直接问女神:你会不会甘心情愿做别人的情妇呢?

        在今天简直是死亡提问!

        没想到关之琳大大方方,自己就把狗仔队蹲几个月也挖不到的料说得一清二楚。

        这才叫坦诚。

        “前天《三十而已》大结局被指烂尾,网友骂的最大原因是剧中的小三林有有没有得到报应?”

        “都说不解气?”

        “骂编剧三观不正?”

        胡方有些愤慨道:“你丫的谁规定反派就一定要恶有恶报?”

        “千万别忘了,国产犯罪片最常见的硬伤就是天降正义的结尾字幕,罪犯一定落网,没有余地。”

        “如果键盘侠吐槽犯罪片的桎梏,那为什么又要求影视剧一定要给小三报应?”

        “小三连违法都算不上!”

        沈锋摇摇头,观众一旦正义起来,可以比审查的红线更加严苛。

        角色有深刻与不深刻,丰满与不丰满的区别,有高低贵贱之分吗?

        演了小三的演员就为人不齿吗?

        二十年前大明星对着镜头大方承认自己当了小三,今天明星连演个小三都不愿意了?

        这是投了谁的所好?

        “电视上的访谈节目受众相对固定,大家像在客厅里谈话,可以放松地开开玩笑,揭揭短,不时暴露心迹。”

        “当网络可以接通到每一块屏幕之后,任何的发言都被置于众目睽睽的公共场合,大家不再是愿意沟通和倾听的观众,更像是道德纠察志愿者。”

        “只要一句话锤死的三观……只要非黑即白的性别矛盾……只要马上热搜……”

        胡方吐槽道:“谁还有耐心,去好好听一场访谈?”

        于是迎来的是访谈节目的消退。一同消退的还有平等沟通的姿态,标签之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