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章 意外的战果

第(1/2)页

  这个午后,对于罗文峪方向的中国官兵来说,既是欢喜,又是悲怆。

  欢喜的是,他们击溃关口来犯之敌。

  根据打扫战场后得出的大概统计,他们在这三天两夜的关口防御战、半壁山夜袭战、三角形防御战、关口击溃战几个大大小小的战场上,总共格毙日军4500余人,伪军1400余人,伤者无算。

  击毁日军坦克四辆,飞机两架,缴获完好山炮8门,受损山炮各类零部件拼凑一下大概5门,当然那些需送入军工厂进行整修安装,不是军部直属的军械维修部所能解决的了的;各类枪械2600余件,佐官级指挥刀三把,尉级军刀十六把;或许击毙的日军军官远不止这些,但很多已经被日军带走。

  在这之外,可能算不上最大却极有意义的缴获当属一把少将级指挥刀了,一柄象牙柄,刀绪里侧印有金色花纹的指挥刀现在就在暂2师的师部里。

  说起来,这个一直到半小时之前才被发现的缴获还挺有意思,它是在一处战壕的废墟里被发现的,刀鞘已经没有,唯有一把灰扑扑的破刀丢在战壕的尘埃里,从其旁边的士兵谁也没太把它当回事儿。理由也很简单,29军用的大多是汉阳造,在射程方面远不如日军的三八式步枪,这几天的作战中和日军对射吃过大亏,自然对这种步枪的需求强烈,而现在战场上的完整的步枪都捡不完,谁会去在意一把破军刀啊!

  日军也有个特点,就是喜欢装逼,从军曹开始,不管是不是个人物,都在身上挂上一把军刀。最开始打扫战场的时候,士兵们看到日军尸体上挂着的军刀还欢天喜地的不顾肮脏腥臭的去扒拉了上缴给连排长们,结果接连拿了20多柄臭烘烘军刀的中国尉官们也懒得要了,大手一挥,把这些一看都不怎么值钱的大路货就丢给了此战中表现英勇的士兵,算是一种激励。

  日军军刀佩戴可是严格分级的,士官级是铝制刀把,尉官级是铜制刀把,佐官级是银制刀把,将官级则是象牙的。从佐官级开始,每把指挥刀都是天皇御赐,是地位和荣誉的象征;而尉官级则是军队制式,也就是兵工厂统一定制,流水线下来的干活。士官级更惨,在战争爆发之前本来是不配发的,想挂把刀装个逼倒也可以,自己去买去。

  所以很多家世不错的尉官看不上军队发的选择自己花大价钱去买,那自然还是很精致的,而士官基本都是苦逼,也就花点小钱自己买上一把,平常削个苹果梨啥的也用的上,至于说上战场搏杀,他们这种级别的不也是挺着刺刀上的炮灰嘛!啥时候轮到他们用武士刀了?级别够不上。

  这样的刀本就不行,数量还又多,很自然的,中国士兵们对这种军刀也就没多少兴趣了,也就军官们看着有些装饰精美一些还算锋利的,往上面交一交,其余的,都自主丢给自己作战英勇的属下士兵们了,而营团一级的军官们也知道属下的这些小猫腻,但大胜之余,如果连麾下们拿这点儿好处都要管,那以后谁还给你卖命?自然也是睁只眼闭只眼,不去管。

  于是乎,被丢在战壕尘埃里的将官级指挥刀就这样被士兵们忽视了,直到一名在战场上翻找了许久也没找到缴获的小兵抱着“贼不走空”的想法,满脸嫌弃的把这柄看都没人看的灰不拉几的军刀从泥土里刨出来,才算是让铃木美通少将阁下心爱的天皇御赐军刀重见天日。

  之所以这位日军少将的军刀会出现这里,那还得要感谢两位互相“让梨”老半天的日军大佐。两个日军大佐本身就为推卸指挥权一事伤透了脑筋,再加上乍逢大败,心情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