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第四十二章

第(1/2)页

过完年后,  沈宴托杨队长的关系给孟娇安排工作。

        她天天在家快憋坏了。想找一份不用干农活,又有点私人空间的工作。

        最后还真找到了。

        有两个岗位供她选择:1、物资员。2、小学教师。

        沈宴是建议她当物资员,工作地点近,就在知青大院隔壁的生产分队处,  主要是管理和登记物资,  平常工作轻松,  事情又少。

        她考虑一下,还是选择当老师。

        物资员是要天天守在仓库里的,  形式跟现在守在家里差不多,只是换了个地方而已。

        当老师就灵活多了。

        原主是高中毕业生,完全有资格胜任,  再托上杨队长的关系跟校长见了一面,  做了套测试卷子,就顺利当上了小学教师。

        从家里到溪南小学走路差不多四十分钟。

        每天上班有十个工分。她负责三到六年级的算术和音乐,  偶尔还要代课,70年代的算术课相当于数学课。

        第二天,  天没亮难得早起。

        不能再睡懒觉了,  八点前要到学校。

        沈宴骑自行车送她,在半路上问:“媳妇儿,  我教你骑自行车吧,以后你就可以骑车去就方便了。”

        他是考虑到他不在家的话,  媳妇儿上班骑车去就没那么累了。

        “不要,自行车太大了,  我不喜欢,我宁愿走路,  也不要骑。”她手勾住他的腰说,  刚说完又打了一个哈欠,  感觉没睡够,有点儿困。

        现在市面上的自行车都是28寸的,前面有一条大横杠,车辆结实,也很笨重。

        见过苏瑶骑自行车,苏瑶比她矮一点,上车时要左脚先踩脚踏板,蹬几下后,再跨上去。她觉得女孩子骑上黑色的二八车挺“丑”的。

        她不想学,宁愿走路。

        沈宴笑了笑,没有强求。

        二十来分钟后就到了,溪南小学占地面积不大,正前面是迎风飘扬的旗帜,后面不远处是一栋三层教学平房楼,相比村民的瓦房,教学楼的硬件设施就气派多了。

        下车后,亲一口他的脸颊,甜笑着说:“那我上班了,你回去吧。”

        他笑笑,“媳妇儿,等你进去了,我再走,去吧。”

        “哦。”她笑着乖巧应了一声,就往教学楼走去,路上也有不少学生戴着红领巾,背着书包,往课室方向走。

        回头看了一眼,他还在围栏的门口。不想他等太久,冲他挥挥手后,就跑进了一楼的教师办公室。

        办公室不大。包括她在内也就五名教师。全校的学生一百人都不到,都是附近村庄的走读生。

        学校的课程主要教语文和算术,额外有常识,思想品德,还有美术,体育等。

        学费有补助,学生读书是不用钱,但是学生们中午在学校吃饭,是要自带粮食的。

        每个月初,学生都会背着箩筐或麻袋把家里的大米,蔬菜,面粉等带到学校来,交给食堂管理员统一管理。

        相当于交伙食费。

        许校长也教语文,是个高瘦的老头。

        听说以前在首都大学担任教师,文/革时被揪了小辫子,被迫回乡务农改造,最近几年政策宽松了,才摆脱了务农的辛劳,文化水平高,当上这里的小学校长。

        孟娇是他们当中年纪最小的。

        跟大家热情地打过招呼,就往她的办公桌椅坐下,木桌椅有点破烂,桌面上摆着几本算术课本,笔具,墨水等。

        她把挎包放下,拿起教材先备课。

        这边的沈宴送了孟娇到学校后,自行车就踩上了国道往源市开去。

        没有载媳妇,他车像往常一样骑得很快,一个小时左右就到源市了。

        车停在轮渡码头,码头上渔民和乘客人流人往,熙熙攘攘。他从车上下来,将车停在路边人流密集处,锁上了钥匙。

        假装无意间扫一眼周围的环境,慢悠悠地走向岸边一艘不起眼的小渔船,渔船破旧,跟周围的船只大同小异。

        戴三角草帽的老船夫看到他后,没有吱声,随即打开身后的船舱木门,他弯腰钻了进去。

        里面的几个渔民打扮的年轻男人,看到沈宴进来,连忙起身喊:“飞哥。”

        他嗯一声,就往边上坐下,接过了瘦猴的递来的一根香烟,含在嘴边,瘦猴连忙识趣地帮他点火。

        “飞哥,东西都点好了。”陈琥从底下木箱里拿出一个铁盒,端放桌面上,打开后,里面全是金额不等的粮票。

        他咬着烟,手指快速地翻了一下,就将盒子盖上,再伸手接过猴子递来的账本,过目之后,眉头微皱一下,沉声道:“郑市怎么有那么多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