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第六十八章

第(1/2)页

翌日,  孟娇一觉睡到了自然醒。

        身旁已经没有他的身影,眼怔怔地看着头顶的蚊帐,有一瞬间的恍惚,这里是在百丈坳,  她生活了五年的地方呀。

        床头上整齐的放了一套她的居家保暖棉服,  他总是帮她做些不起眼的生活小事,  点点的细节,却能让她心头的暖流涌动。

        嘴角不自觉扬起,  掀开了被子,换好衣服后,趿上床边摆放整齐的粉色棉拖鞋,  就推开卧室门走出了大厅。

        瞥一眼墙上的实木挂钟,  已经是上午十一点多了。

        今天大寒,门外朔风凛冽。

        “好冷呀——”

        一阵寒风掠过,  她冻得牙关哆嗦,两手抱臂小跑出来大厅,  准备穿过天井,  到卫生间去洗簌。

        “媳妇儿,过来这里,  厨房里有热水。”沈宴闻声从厨房里走了出来,及时喊住了她。

        “哦。”她转头一看,  笑眯眯地跑回到他身边,被他牵着手一起进厨房,  灶台上已经摆着她的洗簌用品了。

        沈宴拿水瓢从正在烧水加热的大铁锅里,舀了两瓢热水倒入脸盆,  又从水缸里舀冷水兑进去,  试了试温度,  盛一杯温水递给她,“媳妇儿,你先刷牙吧。”

        “谢谢。”她接过簌口水杯,拿着挤好牙膏的牙刷,走到厨房门口的天井边上,蹲下来开始刷牙。

        外面很冷的呀。

        他把脸盆端到她的身边,“媳妇儿,洗簌完回大厅吃早饭吧。”

        “嗯。”她嘴里含糊不清应声。

        本以为早餐还是吃红薯,发现餐桌有用鸡公碗装的一大碗面条,上面的配菜丰富,一看就知道是沈宴煮的,阿婆放的菜没那么多。

        堆满了新鲜瘦肉片,绿油油的青菜,大虾仁干,还放了一个荷包蛋。

        “咦,老公,家里怎么有面粉做面条了?”她惊喜不已,笑着坐下来,拿起水杯喝一口水,润润肠道。

        他落坐在她的身旁,前面摆有一碗黑黝黝的药汤,嘴边含笑说:“今早起床后,我到镇里买了。”

        “哈,怎么不叫我呀?”她夹起一口面条,迫不及待放嘴边吹了吹,“我也想去镇里呢。”

        “今天外面冷,就没叫你了。”昨晚俩人睡得晚,早上看媳妇儿睡得很香,不忍心叫醒她了。

        想到家里没有了粮食,做不了早饭,于是,一大早开车到镇里买了大米、小米、大豆、面粉和肉菜等等。

        “我想去镇里发个电报。”她说。

        “没事,等你吃完面条,我们就一起去吧。”他并不介意为媳妇儿再出一次门。

        “谢谢老公。”她甜笑道,对她还真是有求必应的呢。

        他宠溺笑了笑,一手端起了药碗,凑在嘴边轻轻吹了吹。

        瞥了他的药一眼,感觉会很苦涩,不由好奇问:“老公,你喝什么?”

        “阿婆给我煲的。”他脸微微泛红,又转移话题,“今年过年是陪你一起回娘家,还是邀请爸妈过来?”

        她沉吟片刻,说:“我发个电报问下他们吧,我都可以的。”

        “嗯。”

        他皱了皱眉,一口气咕噜咕噜地把药都喝完了,阿婆一大早熬的药材汤,神神秘秘地吩咐他一定要喝完。

        他猜到是什么用的。

        也不想辜负阿婆的一片心意。

        孟娇吃完面条之后,换了一套外出衣服,走到阿婆的房间前敲门,“阿婆,我跟沈宴要去镇里一趟,你有什么东西要买的吗?”

        半晌,阿婆披着厚外套走了出来,“帮我买几卷织毛衣的毛线球回来吧。”

        “要什么颜色的?”她回了句,又想起阿婆应该没坐过小轿车,昨晚一直好奇地偷偷盯着车辆看。

        劝说道:“阿婆,你也一起去吧。”

        又补充一句:“我不会挑选呢,阿婆你自己来挑就最好不过了。”

        阿婆想了想也是。

        她是打算织娃儿的衣服和帽子的,需要提前准备好。当初孙子的结婚床上用品,都提前了一年做准备的。

        还是自己挑选才放心啊。

        淡淡说:“行吧,我也去。你们等我一会,我换件衣服就出来。”

        孟娇看着阿婆又进房间,笑了笑,乖巧地应了声,“哦。”

        三个人一起出了门,旺财摇着尾巴也想跟着走,被阿婆呵斥:“旺财!看家去,别出来。”

        旺财嗷呜一声,缩回了家里去。

        阿婆出门前把木门锁上,回头眼巴巴地望着车。

        沈宴将车门打开,一只手挡在车门沿上,一只手招呼她过来,“阿婆,上车小心点。”

        “诶,来了。”阿婆心里激动的呀,从来没有坐过小轿车,在村里也没见过几回,村口对出的国道上偶尔有一两辆小车经过,都是尘土飞扬疾驰而过。

        颤巍巍地扶着孙子的手臂,小心翼翼地坐了上去。

        好奇地用手去摸了摸,坐垫是真皮沙发的,又用屁股颠了一下,还很软,很舒服。

        心里欢喜得很。

        沈宴启动了车辆,孟娇坐在副驾驶上回头对阿婆说:“阿婆,我们要出发了。”

        阿婆两手紧紧地抓住座椅边沿,瞥了她一眼,淡淡道:“嗯,知道了。”

        孟娇问:“需要我陪你一起坐吗?”

        “不用。”阿婆果断拒绝,虽然对孟娇改观了一点,但不是很愿意跟她过于亲近的。

        车辆行驶之后,阿婆发现没有那么可怕,比坐吴婶的拖拉机舒服多了。

        每次坐拖拉机抖得老骨头都要散架,而小轿车就像平地一样,特别的稳当。

        神色慢慢地放松下来,把目光投向窗外,小轿车真不错,开得又快又平稳,还能遮风挡雨,坐着也舒服。

        心里欢喜,孙子终于有出息了。

        以后也有脸面下去见老头子了,想到这里阿婆心中感慨万千,默默地抹了抹眼泪。

        蓦地,一只白净的小手递来了一包纸巾。

        怔愣一看,是孟娇反手拿着纸巾,并没有转过来看她。

        阿婆破涕为笑,接过了纸巾。

        这丫头有时候挺贴心的。

        二十分钟左右就到了镇区,今天非赶集日,镇圩的街道空荡,行人也不多,车辆直接行驶到里面,沈宴开到了供销社门前停下。

        大街上不少路人好奇围观,又不敢靠得太近,这年代小汽车还是很少见的。

        沈宴下车后,扶阿婆也走下车。

        三人进去供销社里。镇里的供销社规模很大,商品齐全,八零年代初买东西也需要票子。

        孟娇转悠了一圈,没什么要买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