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那年仲夏 五

刚到蓟州,我就对死者进行了尸检,发现这些死去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全身出现大面积溃烂,伤口处还蠕动着一群黑褐色的螨虫,这螨虫有米粒般大小,肆意的游荡在那些已经溃烂的腐肉处,显得极为恶心。

        随后,我又对附近的水源做了勘察,发现水中也有这种螨虫,单凭这两点就足以证明,那些人都是喝过受污染的水才导致死亡的,这种螨虫生命力极强,进入到腹中不会被胃里的酸水消杀,反而会遭其啃食,短短一周时间就会把人体的内脏啃食干净。

        我带领众太医连夜研制出了解药,并将杀毒粉委托赈灾的官员撒在各个水源和井口里。

        果然,服了解药的人病情都迅速好转起来,这让我们心中舒坦不少,因为早在出宫前,梁武帝就命我们必须在十天之内调配出解药,然而才过了三天,疫情就已经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不过,新的问题又来了。

        洪涝一过,殃及百里,附近根本没有干净的水供大家饮用,光靠官兵拿着水桶去邻近的州边运水,根本解不了数以万计灾民的唇舌之渴,而且这并非是长久之计。

        眼下当务之急便是要找到一处干净的水源供大家饮用,可派出去的官兵连续找了几天都无所获。

        这一天,我坐上了马车独自前往城外寻找,脚下的路都是厚厚一层洪涝过后留下的泥泞,没有能下脚的地方。

        我坐在马车里在城外转了一圈,也没有找到干净的水源,心头有点失落,正准备叫马夫往回走的时候,无意中我看到远处的山上有一片青翠的草地。

        或许常人不觉得这有什么不对,而我却深深地感受到异样,洪涝过后,沼泽遍地,一草一木都如同在泥泞地里捞起来的一样,枝叶更是如同霜打了一般,毫无生机。

        而那片草地却像是被大雨洗礼过一般,生机勃勃,我叫马夫停在一旁,独自前往那片山林一探究竟,或许在那里会找到好的水源。

        从烂泥地里一路走来,我几乎都有点不忍心踩在这片青翠欲滴的草地上,越往里走,树木越是青翠。

        而我也找到了这片山林的中心,那是一颗百年槐槡,树上的叶子绿得如翡翠般,没有一片枯叶。

        绿意便是以这颗槐槡为中心,一圈一圈往外扩展,我绕着这颗大树转了一圈,终于找到了这片绿意是为何物所致,那是一只和之前在死者身上发现长得一样的螨虫,不过这只螨虫全身雪白,足足有人一根手指那么粗大。

        为了验证这一螨虫是否能使吸纳毒物,我把它挑起放在一处满是泥泞的草地上,果然,这条螨虫一落地,地上的草叶立即苍翠了起来,那些污垢像是被什么消融了一般,短短几个呼吸间,地面的草叶便焕然一新,肉眼可见的绿意还在不断往外蔓延。

        我震撼不已,连忙取出手帕将它包裹起来,带回去慢慢研究。并把发现水源的地方跟负责赈灾的官员说了。

        解药已经研制出来了,就没太医们什么事了,我们一行人便踏上了回京的路。

        抵达了皇城后,梁武帝便对整个太医苑进行了嘉奖,而我更是封为了太医院首席御医,府邸坐落于汴京郊外。

        回到家后我便迫不及待的研究起了那条大螨虫,我先找来了一根用剧毒已经泡得发黑的银针,银针一触碰到它身上的粘液便焕然如新,色泽也比之前更发亮。

        随后我又找来了蛇毒、蝎毒、蟾蜍等毒一一试之,果不其然,这些剧毒都对它产生不了任何威胁,反观这只雪白的螨虫,它似乎很喜欢这些剧毒的味道,毒性越是强烈,它便越是活跃,黏在布满毒液的银针上不肯下来。

        这简直太不可思议了,虫类本身就怕水,洪水一过大部分虫类都会死亡,而那些被淹过的花草,即使能生存下来,也要等到来年春天才会开枝散叶。

        为了解开心中的疑惑,我翻看了许多有关虫类的书籍,却依旧没有找到任何籍记载,大部分动物和虫类的感知系统要比人类敏感的多,比如地震来临前就会出现鸡上树头蛙成群,牛羊骡马不进厩的现象。

        查无所获,我便把这条螨虫视为是被这场百年不遇的洪涝觉醒的,并给它取名为金蝉。

        我知道金蝉能解百毒这件事情绝对不能让外人知道,否则会被有心之人惦记,或是遭江湖中人哄抢。

        金蝉只有在吃到毒物之后才很活跃,之后的每天我都会以大量的毒丹对其喂食。我仲家世代行医,终究是不忍看到百姓遭受毒害而亡,我便悄悄地将金蝉的黏液溶于水中让中毒者喝下,金蝉能解百毒,从此我的名声也随之鹊起,世人称之为仲半仙。

        然而树大招风,我仲家也因此遭到了灭门之灾。

        还记得那个傍晚,我从宫里回到家中,还没到家就看到我儿世昌在门外焦急的等待着。原来在半柱香之前,门外突然射进来一只飞镖,镖下压着一张纸,纸条上明确的写着今夜子时交出金蝉虫,否则灭你全家。

        取下这枚毒镖的福伯已经死了,七窍流血,全身发紫,死相极其恐怖。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