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四章 李白与杜甫,长安盛会开始!

第(1/2)页

  诸葛亮带兵攻略山东诸国时,张华正在长安城,举行长安盛会,会一会历朝历代的文人,收拢人心。

  目前执掌应天书院的欧阳修,还有中天阁书院的王守仁,都参与了长安盛会,提升长安盛会的含金量。

  升迁弘农太守的唐朝诗人杜牧,因为崤山驿之战,杜牧又立下功劳,累积功劳,升任蒲州刺史,与谢玄镇守半个河东。

  因为河东暂时没有战事,杜牧受邀,出席长安盛会。

  谋士罗贯中,作为《三国演义》的作者,也有资格列席。

  南唐后主、词人李煜,也出席长安盛会。虽然李煜没有什么治国的才能,但是李煜的文学造诣,不亚于绝大多数文人。

  长安盛会在朱雀街的国子监举行。。

  诗仙李白游历中原各地,返回长安城,参与张华召开的长安盛会。

  李白腰间别着一把长剑,好奇地张望四周。

  唐玄宗统治这里时,长安还是一座镇子,现在已经升级为大型城池,人口五十万,更加繁荣。

  “太白兄,你果然来了。”

  一个熟悉的声音响起,让李白微微吃惊。

  他不由看向声音的来源,随即露出欣喜的表情:“子美,没想到你也来了!”

  “命运多舛,流离失所,  兜兜转转,还是回到长安了。”

  来人不是他人,  正是诗圣杜甫!

  李白与杜甫原本就相识,  此时再见面,  两人诉说各自的经历,不禁唏嘘万分。

  二人寻了一家酒楼,  然后细谈。

  “太白兄在这个世界的剑术惊人,何不弃笔从戎,出将入相?”

  杜甫听说李白以前学的剑术,  在这里有更大的威力,不禁羡慕。

  “唉,洒脱惯了,就难以受人节制,  总觉得哪里不自在。”

  李白想要出仕的话,以他的武力,确实不是什么问题。

  只是张华的军队,  令行禁止,  军令如山,李白不拘一格,与军队显得格格不入。

  至于仕途,  需要外放到地方,  从县尉、县丞又或者县令开始做起,  内政繁忙,各种琐碎的小事,更是接踵而来。

  李白终究还是不想被各种琐事缠身。

  但如果不和杜牧一样,  从县令做到太守,再升迁至刺史,接触各种实务,  难以升迁到高层。

  李白的性格终究还是不适合为官。

  “不过以太白兄的才能,无论在何地,  都能衣食无忧。”

  杜甫对李白的才能推崇。

  忽然,杜甫发现李白的视线,似乎越过了自己,落在后面一人身上。

  杜甫顺着李白的视线向那人看去,  只见一个男子,  坐在偏暗的角落,  独自饮酒,  一言不发。在他的木桌上,还摆放着一把古朴的长剑。

  “莫非那人也是来参加长安盛会?”

  杜甫知道,张华召开的长安盛会,吸引了历朝历代的文人,长安城成为文人的朝圣地。

  李白摇头,低声说道:“那人的气息不弱,应该是用剑的侠士,还是用剑高手,不是文人。”

  “哦?”

  杜甫的武力很低,属于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的书生,倒是看不出那人的虚实。

  长安城异常繁华,再加上正值乱世,一些习武之人会随身携带刀剑自保,在酒楼看到游侠也没有什么奇怪之处。

  李白只是多看了那人两眼,也不过去盘问对方的来历。

  那人结了账,就此离去,消失在朱雀街的人山人海之中。

  长安城,风云际会,北宋文学大家欧阳修,负责主持这一次的长安盛会,召集天下间文人骚客,探讨诗词歌赋,比起唐玄宗建立的长安镇召开的长安聚会更加盛大。

  不仅如此,姚崇、顾雍、魏征、谢安、陈乔、王守仁等大臣,也在长安盛会出面,提升文化影响力。

  如果不是范仲淹需要镇守宋州,抽不开身,范仲淹也不会错过这次聚会。

  仅仅是谢安、魏征、姚崇这些名人,就可以吸引一大批文人墨客到来。

  高顺率领陷阵营镇场,以防止敌国派来刺客进行破坏。

  在长安盛会的会场四周,聚集了数以万计的平民百姓,无不驻足眺望,想要一睹历朝历代文人墨客的风采。

  成百上千的文人齐聚一堂,这样的场景,并不多见。

  “诗仙李白!”

  “诗圣杜甫!”

  这两个盛唐诗人出现时,长安城的百姓一片喧哗,人声鼎沸。

  李白和杜甫,几乎代表着盛唐文坛的巅峰!

  “没想到在后世,能够获得如此盛名,也不枉这一生了。”

  杜甫有些受宠若惊。

  他们的地位虽然不如当时的官吏,但名声却流传后世,也算是有所收获了。

  “杜牧!”

  “李商隐!”

  又有两个盛唐诗人到来,杜牧、李商隐合称“小李杜”,属于晚唐诗人,名声同样响亮。

  与会的文人,还有大唐的边塞诗人王昌龄、岑参。

  “南宋中兴四大诗人之一的陆游!”

  “还有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