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溪边谈心

第(1/2)页

次日一早余巧月到达私塾。一年多未来,私塾变化很大。
  原本的三间土房,如今变成五间宽阔的青砖大瓦房。教室亮堂,来私塾读书的学生也增加不少。男、女都有两间教室。
  冯夫子正在上课,余甜花带余巧月去书室。
  书室是余巧月出钱盖的,里面摆放着一排排书架。
  余巧月送来的书,摆在进门的一个书架,书架还挂了牌子“余氏巧月赠”。
  看着有些空落落的书架,余巧月感叹,“送的书少了。”
  “巧月姐姐送的书,姑娘们最喜欢看,都借走了。”余甜花把借书册子递给余巧月,证明自己的话。
  余巧月接过借书册,里面记录着姑娘借出的书籍,借的最多的是游记。
  “我这次回家,也带一批书。”余巧月打开带回的箱子。箱子放着几十本余巧月甄选过适合姑娘们阅读的书。
  和余甜花一起,将书整理放到书架。这次余巧月送来的书,多是技艺及各地风俗介绍书籍。让姑娘们能够提升自己的技艺及开拓眼界。
  除了这些书外,余巧月还特别挑选了一些故事书,主要讲述被拐、被骗等造成凄惨下场的书籍。在外经历多了,更知人心险恶,希望姑娘们对坏人有所防范。
  分类放到书架的不同层,余巧月满意拍拍手。
  “算上些书,书室现在有360本书。”余甜花很开心的记录。
  余甜花如当初所说,成为冯夫子助手,负责教导启蒙班的姑娘识字及登记书室里的书借出归还等。
  余巧月走到其他书架随手抽一本,打开是余根武的学习笔记。放回去,抽下一本是骆怀成对《尚书》做的注解。余巧月甜蜜一笑,还真是惊喜。
  又看了其他书架,其中一排写着余氏三杰捐赠,牌子背面写着余守泰父子三人的名字。三人捐赠的也多是科举书籍,还有他们三人的学习心得体会。
  余巧月翻看了下,对余根武很有用。记下回家提醒余根武多来看看。
  正想着,私塾下课铃声响。
  余巧月走出书室,与下课的冯夫子打招呼,“夫子。”
  见到余巧月,冯夫子很高兴,交代下一节课让余甜花替自己上。她带余巧月去后院说话。
  余巧月把买的小银锁送给夫子的孩子。
  “巧月,我要向你道歉。”冯夫子的话让余巧月不解。
  “夫子这是为何?”
  “一年前,我没有支持你。”冯夫子现在回想当时情景,为自己的目光短浅懊恼。
  “夫子也是为我好。我知你不想我受到伤害。”余巧月知道冯夫子对自己的疼爱。
  不想再说这些,余巧月说出来此的另一个目的。余巧月想捐赠100亩良田,作为私塾的学田。
  余巧月希望私塾能收更多的学生,教导他们学更多的知识及技能。
  不仅限于识字、算术,最好还能根据学生意愿学习如木工、瓦匠、厨艺、针织、女红、采药、医术及打猎甚至是学习怎么更好的种地提高产量等等。
  余巧月不希望再有像余根文那样,送去何家庄学杀猪。学了两年就给何家做了两年长工。还是亲姥姥家都藏一手,更何况是外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