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六十六章 宝盆现迹

第(1/2)页

倒是张剑东没有一直沉浸在故事中,率先回到了现实。

        “好个有情有义的姜家啊!”张剑东感叹道。然后他继续说道,“事情的大概,我们都已经清楚了。现在我建议,我们全体返回。同时,为了保护这座坟墓免受侵扰,小唐,你待会回大宅后首先把我们准备好的警戒带拿来,将坟墓周围警界,并写上警示标语。”

        张剑东是想通过这样的方式,对盗墓者暂时起到震慑作用。起码,短期内,他们不敢在轻举妄动了。“长久的保护方案,我们以后再说。”

        于是众人打道回府,返回大宅。

        在大宅的书房里,刚才在坟墓中经过的一幕幕以及姜家的事迹像电影一样,在他脑海里快速回放着。

        这时,有几个历史方面的问题,萦绕在他眼前,始终无法等到答案。

        “历史?疑团?”张剑东苦恼着,希望这时最好有人能为他的答疑解惑。突然,他像看到救星一样,想到了一个人。他觉得只有这个人,才能解开他心中的疑团。于是就拨通了他的号码。

        “邝教授,您好啊。我是岱山公安局张剑东。好久没跟您联系了。最近还好吗?”张剑东在电话里,客气地跟邝大业教授问候着。

        “哦,张警官,你好啊。”邝大业教授依旧语气爽朗,“对了,上次传国玉玺的那个案子,侦办的怎么样了?”

        早就预想到邝教授会过问这个案子,所以张剑东就把提前准备的一套说辞将给他听。当然,有些具体案情,张剑东还是有意做了回避。

        “哎,可惜了。”当听到自己赏识的年轻学者赋传雄,也就是戴铭道,犯下了如此罪行后,邝教授不禁感觉惋惜。

        “对了,邝教授,这次跟您打电话,还是因为有个疑难案件,需要您帮忙提供史学上的支持啊。”张剑东没有过多绕弯子。

        “呵呵,我就知道你找我肯定有事。说吧,但愿我能给你们警方帮上忙。”邝教授倒是来者不拒。

        于是,张剑东把朱之琏墓碑和姜国栋讲述的朱家和姜家的历史,简要讲述了一遍。

        然后问道,“邝教授,您是这方面史学泰斗,有几个细节问题,我想向您学习一下。”

        听到对方没有声音,张剑东估计邝教授是在细细品味这段故事。

        但他还是提出了自己的问题。“第一,墓碑上刻得日期,用的是明朝永历年号。可是,据我所知,从大明开国的洪武皇帝,到最后一代崇祯皇帝,这期间,好像并没有皇帝用永历年号啊。这是怎么回事?”

        “恩,看来你还是有一定历史学知识的。”邝教授简单思考了一下后,首先给了张剑东一点肯定,“但是,历史,尤其是朝代的更迭,并不像翻书那样,前一页是明朝,后一页就是清朝。实际上,两个朝代的界限有时候是很模糊的,甚至是彼此交错不清的。比如明朝的灭亡,学界一般是以崇祯十七年,李自成攻进北京,崇祯皇帝上吊自杀为标志。但是,你不知道,流亡的明朝贵族,在各路各怀不同心思的武装力量的支持下,纷纷自立为明朝皇帝,从理论上延续着明朝的统治。尽管这种统治已经无法与大清形成有效抗衡,但在那些明朝后裔或者从心里上无法接受清朝的明朝遗老们心中,大明还没有亡。”

        “恩,这样啊。”张剑东听出了点意思,然后,继续倾听,等待着邝教授的继续讲解。

        “这些流亡到中国南方的小政权,又被称作‘南明小朝廷’。其中,坚持时间最长,也是最后灭亡的,是在中国西南方坚持的以朱由榔为皇帝的‘永历政权’。这个政权以‘永历’为年号。直至永历十八年,朱由榔被缅甸人俘获,献给当时已经是平西王的吴三桂后,被杀。自此,明朝才真正意义上灭亡了。”

        “哦,邝教授,我明白了,也就是说,在一名明朝皇族后裔心目中,明朝最后灭亡的时间不是崇祯十七年,而是永历十八年。”张剑东感觉自己听明白了邝教授的意思,“所以朱之琏如果要在墓碑上纪念明朝的灭亡,最合理的时间,就是永历十八年!”

        “对,就是这个意思。”邝教授对这个“学生”似乎很满意。

        “而且,永历年号因为影响范围有限,主要集中在云贵川一代。如果在东南沿海岱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