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189小打小闹的多没意思,要做就

第(1/2)页

第191章  189.小打小闹的多没意思,要做就做大的!

        至于下面这个原研药,它跟最近刚进入华国市场的甲磺酸奥希替尼均属于第3代的EGFR抑制剂,对于有EGFR突变的非小细胞癌患者具有出色的疗效。跟1代2代的EGFR抑制剂相比,对于肺癌合并脑转移的患者效果很让人惊艳。

        但这个药物需要的技能点高达800,而高风目前的总技能点数才760,地主家是真没有余粮。

        而且相比吡非尼酮,原研药研发的条件更为苛刻,研发时间较为漫长,需要的人手也非常多,目前靠胡嘉然这么点人肯定是不行的。

        但话说回来了,高投入就有高回报,一旦研制成功,那就是个深水炸弹,带来的经济利益和声望是仿制药物不可比拟的。

        高风一时间陷入了两难,他犹豫了之后跟熊华信打了个电话。

        “原研药太难了,做仿制药比较适合你们。”熊华信斟酌道:“你可不要因为做出来一款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就自视甚高。”

        “虽说原研药的效益惊人,那也得做出来才行。过去十年,9650个药物临床开发项目中从1期临床到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的成功率平均为6.8%,所需要的时间平均为10.5年。”

        他把自己知道的数据跟高风说了一下,“所以,肯定是做仿制药最稳妥。”

        “而且你现在也算有了一定的名气,这个时候可以跟高校和药企一起开发,这样风险共担,他们肯定不会拒绝的。”他建议道,“就是最后的收益可能少点。”

        收益这个高风其实并不太在意,从他对身边人慷慨的态度就可以看的出来。他现在已经是亿万富翁了,挣再多的钱又有什么意义呢。

        如果是能和高校和企业合作的话,那吡非尼酮就显得有点小打小闹了,3代的EGFR抑制剂好像更为合适。挂掉电话,高风把胡嘉然、李友良和赵兴业全喊了过来。

        “目前就是这个情况,大家都说说意见吧。老赵,你是公司总经理呢,你先来。”

        赵兴业这下有点抓瞎,他是公司总经理不假,但公司的业务方向他是一点话语权都没有的,感觉自己就是个看大门的。

        “这个,我觉得上马这个吡非尼酮更合适一点。”处于稳妥的考虑,赵兴业不太赞同搞原研药,特别是当他知道往里面的投入的资金是以亿来计算的。

        “数十个亿?”李友良也被吓了一跳,“万一失败那不就是打水漂了?”

        胡嘉然也赞同搞吡非尼酮,多方合作对于管理的要求很高的,他一个毛还没长齐的年轻人哪里承担得了这么大的责任,到时候万一出什么问题,他百死难赎的。

        “既然大家都这么想,那我们就搞这个3代的EGFR抑制剂吧!”高风做了决定。

        ???胡嘉然、李友良、赵兴业

        “我对这个很有信心的,大家也要有信心。”高风笑道,“小打小闹的多没意思,要做就做大的!”

        吡非尼酮的受众面可没法跟3代EGFR抑制剂相比,要知道肺癌可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癌症。

        “是不是再找一些专业人士?”胡嘉然开口道,“如果是多方合作,我对自己真是没有信心,我一个学生哪里玩得过他们那些老油条们。”

        专业人士肯定是要引进的,就是下面的科研民工也要大量招聘,凭现在的人手去启动这个项目简直是天方夜谭。

        “明天我联系下Z大那边,看怎么说。”高风说完后就示意大家散会。

        出了小区门,赵兴业三人停下了脚步,“要不咱们再找个地方说说?”赵兴业提议道。

        “要我说,他现在是有点膨胀。”李友良说道,“不过怎么说呢,老板的确是有能力,目前来看他想做的事情都成了。”

        “是啊,我对风哥一直很有信心。”胡嘉然给大家都倒了一杯啤酒,“我是对我自己没信心,我一个本科生,这有点难为我了。”

        “反正公司是他的,他想怎么来就怎么来吧。”赵兴业说道,“有时候不撞南墙心不死的。”

        “我盯紧点,到时候万一真是不行,咱们一定要及时劝住他,免得钱都打水漂了。”

        三人聊了好大一会,达成共识后才各自散去。

        第二天9点多,高风抽空在气管镜室给Z打的刘副校长打了电话,告知他自己准备接着开发药物,询问对方对此有没有兴趣。

        “有兴趣,太有兴趣了!”刘副校长赶紧道,“你在哪呢?咱们见面详谈啊!”

        挂了电话后,他把药学院的一把手叫了过来,“你觉得怎么样?我看这次他的意思是让学校也要有实质性的投入,风险大不大?”

        药学院的一把手叫党儒秀,他是搞药物毒理研究的,对开发药物没有什么经验,闻言也不敢乱说,而是把学院里的潘教授喊了过来,后者是专门搞这个的。

        “开发药物肯定是有风险的,大不大这个得看药物的类型。”潘贤义斟酌道,“不过我对高风教授很有信心,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仿制出贝伐珠单抗注射液,能力不是我能仰望的。”

        “你的意思是学校最好参与进去?”刘副校长问道。

        “当然了,万一成了就赚大发了,钱还是其次的,关键是大大提升咱们药学院在全国的地位。”潘贤义出声道。

        “那要是没成呢?”党儒秀皱眉道,“真金白银不是打水漂了?”

        那你不废话啊,谁能保证肯定能成啊?!潘贤义心里吐槽道,人家有百分之百的把握还找你啊?你脸白还是怎么的?

        刘副校长是个明白人,这么浅显的道理他怎么可能不懂呢,他只是在权衡利弊而已。如果风险性很大,在校委会上是通过不了的。

        思考了一番,他决定去见高风的时候带上潘贤义,问清楚个章程再回来集体讨论。

        与此同时,熊华信把高风要再次进行药物开发的事情透露给了信华的齐惠仁,“老齐,别说兄弟不帮你,消息我是第一时间传达给你的,能不能把握住就看你们自己了。”

        齐惠仁不敢耽搁,赶忙把这个消息直接汇报给了公司老总姜良干,后者精神一振,“你赶紧去那边一趟,搞清楚是怎么回事,有什么直接跟我汇报,这次可不敢再拉垮了!”

        “他是做出来自信了?”代永辉说道,“这次还是做仿制药吗?哪个品种?”

        “我知道的和你一样多。”齐惠仁表情凝重,“不管怎么样,这次可不能出纰漏。”他现在心理压力很大,来的时候姜总说让他全权负责,这是好事也是坏事,要是有收获固然令人欣喜,但出了问题板子可是要第一个落到他身上的。

        代永辉倒是很轻松,他认为上次的失利都是猪队友的缘故,这次能和一把手直接汇报,他非常乐观。

        “做原研药?”潘贤义一脸的不可思议,“这能行吗?投入估计都要十多个亿吧,而且失败率太高了。”他摇了摇头觉得不靠谱。

        看到他的样子,刘副校长也不敢说太多,仔细询问了一下情况便提出了告辞,“我们回去研究一下。”他说。

        回到学校后,刘副校长把药学院大大小小的人物全召集了过来,“潘教授,你跟大家介绍一下情况吧。”

        “大家知道奥希替尼吧?刚进入国内的那个3代靶向药。”潘贤义说道,“高风教授准备做的也是这个,他想使用一种分子替代奥希替尼的甲氧基苯,说是能使药物与代谢产物的活性更强。”

        他的话音刚落,就有人出声了,“这不是开玩笑呢,我看这个高风就是做出来一款仿制药后膨胀了。”药学院的副院长芦忠伟不屑的说道,“真当原研药这么容易做啊?”

        “呵呵,人家甲磺酸奥希替尼做了多久?花了多少钱?他有这个实力吗?”

        “现在信心满满,到最后肯定是撞的满头包!”

        潘贤义有些不高兴,虽说他也不看好这个项目,但你芦忠伟说的也太过分了吧,有这么说人家的吗?

        “高风教授说他已经验证了可行性,出成果的概率非常大。”他说道。

        “张嘴就来的话谁不会啊,学校可不能被他牵着鼻子走。”芦忠伟继续输出道,“我把话撂这了,这个项目要是能成,我直接辞..”

        “老芦!”刘副校长打断了他的话,“今天让大家来是进行集体讨论的,你可以发表意见,但要注意下自己的言辞。”他有点不高兴,你搁这说尼玛呢!

        “高风教授仿制的贝伐珠单抗注射液将来每年可以为学校带来近1000万的效益,我希望大家发表意见前必须给予对方足够的尊重!”

        刘副校长的意思很明确,人家是能为学校带来利益和名望的,跟一些只知道张嘴要科研经费的妖艳贱货可不一样。

        芦忠伟闹了个大红脸,他平时为人比较自负,这下被刘副校长训斥后心里很是恼火,不只是高风,连带着把潘贤义也给恨上了。

        其他人也都陆陆续续的发表了意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