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253又是一篇文章出炉

第(1/2)页

第264章  253.又是一篇文章出炉

        “什么?”胡嘉然脸上全是不可置信的表情。

        刚才王亮突然跑了过来告诉他要结婚,这是好事,胡嘉然立马表示了恭喜,并表示一定给他随一份厚礼。

        然后对方问他公司能不能再买两辆奥迪A6。

        “是这样的,我看公司已经有4辆了,再买两辆的话就是6辆。”

        “然后呢?”胡嘉然问道。

        “这样就可以组成一个奥迪A6L车队了,我结婚的时候就不用再租车了。”

        “你给我滚!”胡嘉然把他赶了出去,这孩子做实验做傻了吧?

        你什么档次啊?敢提这要求!我结婚的时候还差不多,胡总打开手机备忘录记了下来。

        心内科的付洁又来了,这次还带着一个扎着小辫的小盆友。

        “你来干吗?”董茜茜问道。

        她的脸上全是笑容,目前已经收集了34名患者的信息,还给其中8位患者做了支气管镜检查,活检后均发现了典型的支气管哮喘病理改变。

        <div  class="contentadv">        “开始写文章吧,病例数够了。”高风看了看一下两人收集的资料,“用英文写,到时候投给自然医学。”

        “你要自信一点,我们可以先写篇文章。”高风拿出了几页A4纸,“我都给你设计好了,剩下的就靠你收集资料了。”

        董茜茜赶紧把他喊了过来,高风在的时候她不太想动脑筋。

        “我跟你一起走。”熊华信找了过来,作为鲍院士的弟子,他这个时候肯定也要回去,项目有些方面还是他负责的呢。

        “带上李寻一起做。”高风看到旁边一脸羡慕的李寻后加了一句。

        董茜茜喜上眉梢,话都说到这了,她要还是搞不成,那她就是侧头侧尾的蠢货了。

        他是想直接投给自然的,但感觉好像差点意思,自然医学应该没什么问题。

        连系统都承认了他的成果,特意发放了10点技能点。

        “这篇也不错。”助手回应道,“华国那边呼吸方向的专家好像不多,很少见他们在顶级杂志上发表这种对疾病定义的文章。”

        “我也没注意到有这个哮喘类型啊。”董茜茜看向高风,“国外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吗?”

        典型的哮喘表现为反复发作的咳嗽、喘息、气促、胸闷,在临床上较易诊断。而一些特殊类型的哮喘无典型的哮喘症状,例如胸闷变异性哮喘,以胸闷或长叹气为主要或唯一的临床表现,往往容易被误诊或漏诊,延误治疗。

        “这个高风我好像有印象。”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卡修斯·贝洛教授说道,“他之前在自然和自然医学上都发表过文章,而且每篇文章都有新颖的观点。”

        董茜茜和李寻很激动,特别是李寻,自然医学对他来讲可是高端局,以前都没有打过的。

        谁特么说外国人不会拍马屁的?

        “我听说你又有文章要在自然医学发表了!”赵主任把高风叫了过去,“你这也太有能耐了。”

        “我侄女,找你们来会个诊。”付洁把身后的小盆友拉了出来。

        “去京城?”

        “你高老师好!”

        “幸运的华国人!”他无奈的叹了口气,之前他也曾注意到过这个课题的,但还没付出行动,这些华国人竟然都把文章写出来了。

        体格检查:神清、精神好,双肺呼吸音清,未及干湿罗音,心脏听诊无异常,腹部检查未见异常。

        “你他么黑社会啊!”高风锤了他一拳,“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活。”

        王泽家看到马慧兰小心翼翼的样子,心里有些不屑,至于吗你?

        虽然他很吊,但平时也管不到我们,你没必要这样吧?

        “你看马慧兰这个样子,我都替她感觉到丢人。”他对一旁的艾红凯说道,后者一脸纳闷的看了他一眼。

        听完付洁的描述,高风思考了一下,“有可能是胸闷变异性哮喘。”

        “规律进行布地奈德联合特布他林雾化吸入看看效果吧。”高峰建议道。

        萌萌已经6岁了,对完全可以配合肺功能检查,结果也附和高风的预期,萌萌的支气管激发试验是阳性的。

        “要不要我给他穿点小鞋?”上车的时候李友良小声道。

        很想跪下叫一声大佬,但博士研究生的自尊让马慧兰忍住了。

        现在还没有这个诊断吗?高风愣了一下,系统灌输给他的医学知识里面明明有这个疾病啊。

        高风犹豫了一下还是答应了下来,他对鲍院士的项目也是挺感兴趣的,毕竟是呼吸界的领军人物,做的项目肯定不是小打小闹的东西。

        “嗯。”高风点头回应了一下,超出常人的精神力告诉他,这小子对他有点不服气。

        3天前患儿外出游玩回家后出现胸闷,无心慌、气短,无咳嗽、喘息,无头痛、头晕,无呕吐、腹泻,体温正常。

        “好几个医院呢,你去了之后看看是个什么情况,有机会一定要好好表现。”

        果然,只要抱对了大腿,未来可期!

        董茜茜和李寻在一起憋了一周,在董茜茜的丈夫都怀疑自己是不是头上绿油油的时候,两人终于把文章写了出来。

        “我好像没听说过这个诊断啊!”付洁小心翼翼的说道,她不是质疑高风。

        艾红凯、李寻、李友良、王泽家、徐英辉、马慧兰,加上高风、熊华信,一共是8人。

        欧美国家的两位审稿人用充满审视的目光看完了整篇文章,最终也爽快给了过稿。

        你跟我说的是个毛线,你不知道我是他的人吗?

        “对了,入组的患者可以做一下气管镜,活检如果发现典型哮喘的病理改变那就那就板上钉钉了。”

        “高老师,我是9楼的马慧兰,以后请您多多照顾。”马慧兰一上来就赶紧跟高风打招呼,在她心里这可是位牛人,能上天的那种。

        “哈哈哈!”

        “chest  tightness  variant  asthma?”岛国京都大学–医学研究科的科目二次郎一脸凝重的看起了文章的内容。

        “个案病例肯定不行,你需要继续搜集病例,20-30例就可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