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9章 420长江学者评审

第(1/2)页

第349章  420.长江学者评审

        高风此时正在家里写文章,熊华信把数据发过来了,是关于原发组和转移瘤的基因组与转录组的进化,这方面的数据信息很多,他需要自己归纳整理一下。

        说实在的,写文章并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特别是想发顶刊的时候。好在高风有系统,适当的参考极大的提高了他的效率,要不然就这一篇文章至少需要3个月的时间。

        鲍院士特意说了,时间上不要操之过急,嘱咐他一定要耐着性子保证文章质量,把这篇专题好好的给做下来。

        如果七个章节都能在自然上发表,那造成的轰动将是巨大的,目前虽然只发了2篇,国内已经引起了不小的影响。

        鲍院士大家自然知道是谁,这个第一作者高风是何方神圣?现在有很多人已经记住了他的名字。

        “要我说,肯定是跟鲍院士有什么特别的关系。”京大的一位教授不以为意的说道,“这样的事情我见多了,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来。”

        “老孔,可不能这么说,万一是人家真优秀呢。”旁边的一个白白净净的教授说道,“咱们又不是搞医学的,跨专业的事情还是不要乱说为好。”

        孔姓教授闻言撇了撇嘴,等后者离开后他才发出了不屑的冷笑。

        “这个黄家祥可真够虚伪的,不就是想拿到鲍院士那一票吗?还在这教育上我了!”

        周边的几个教授对视了几眼,都没有出声,姓孔的教授感觉有点没劲,便也拍拍屁股选择了走人。

        等他走远后,剩下的几个人开始交谈了起来。

        “老孔的这张嘴真是早晚要吃亏。”一人说道,他对孔姓教授有点看不过去,整天在办公室说一些刺刺挠挠的话,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负面情绪。

        “老孔一直评不上正教授,估计心里有怨言吧。”一个资历老的教授清楚原因,“不过怎么说呢,主要还是他自己不争气,手里拿不出什么东西。”

        “黄教授来的晚,却后来居上,我估计他心里也不舒服。”

        “是啊,他本来就心眼小。”

        看来这个孔姓教授在这边不太受人待见,这么多人没有一个替他说话的。

        “我刚听老孔说鲍院士那一票,这是怎么回事?”一个有心人问到。

        “嗨,还不是那个长江学者的事。”有人给他解答道,“今天马上就要推举了,黄教授希望很大。”

        他一说大家都不吭声了,在这这么多人,比黄教授优秀的不少,但架不住人家年轻,他们大多过了年纪了。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中国国家重大人才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与“青年英才开发计划”等共同构成中国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支持体系。“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是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的引领性工程。

        1998年8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和李嘉诚基金会共同启动实施了“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005年6月,奖励范围由内地高等学校扩大到港澳地区高等学校和中国科学院所属研究机构。在2012年3月,教育部启动实施新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

        在申请方面有着年龄限制,申报当年1月1日,自然科学领域、工程技术领域人选年龄不超过45周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人选年龄不超过55周岁。

        黄家祥教授今年刚40岁,明显是符合条件的。

        “这个黄家祥也是个逢高踩低的。”有人轻声说道,“老孔嘴巴是臭,但很少空穴来风。”

        在座的不说是千年的老狐狸,也是人精,甚至职场中没有朋友,同事永远只是同事。你要是把同事当朋友来对待,早晚会吃亏的。

        黄家祥的确是喜欢捧高踩低,但大多数人又何尝不是呢,再说人家的确是有拿得出手的学术成果,在心里可以鄙视几句,张嘴指责就有点过了。

        长江学者每年聘任特聘教授150名左右,聘期为5年;讲座教授50名左右,聘期为3年;青年学者300名左右,聘期为3年。

        黄家祥自然竞争的是特聘教授,全国每年就150名,分到各个地方和高校自然是僧多肉少,但京大毕竟不是无名之地,每年总能评上几名。

        “这次希望很大。”黄家祥在家里跟妻子说道,“几个人的条件我都看了,我的不说是最出众的吧,但绝对能拿出手。”

        “还是要多走动一下。”妻子支招道,“在京城工作是你的优势,可得好好的利用起来。”

        一向自认为长袖善舞的黄家祥深以为然,评审之前跟各个专家混个脸熟还是必要的,大家都是人,投票的时候你会把票投给陌生人还是熟悉的人?

        答案自然无需多说。

        他特意找了一下自己的恩师,让他老人家代为引路,总体的结果还是令他比较满意的。

        而高风这个时候刚解决了一件医患之间的误会。

        他在门诊收了一个74岁的老太太,患者心脏不太好,这几天心绞痛老是发作,高风看了一下后建议她住院治疗。

        由于老太太腿脚也不是很利索,高风便打电话给科室,让派个人推个轮椅过来。

        规培生葛建培承担了这个任务。

        他是Z州本地人,老爸是菜市场卖肉的摊贩,葛建培下了班后也会去帮会儿忙。

        老太太家也在菜市场附近住,人是那里的常客,她经常到葛建培家的猪肉摊上买肉。

        开始她只觉得眼熟,等葛建培开口说了几句后,她一下子就想起来了这小伙子是谁。

        “天啊!伱是那个杀猪的,你要把我推到哪里!”

        老太太被吓得屁股尿流,直接从轮椅上蹦了起来,还差点摔伤。高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让她相信,葛建培真的只是推着她去办住院手续,绝不是做其他的事。

        “退一万步讲,老年人的肉也不好吃啊,而且你这总共也没几两肉。”葛建培委屈道。

        “你快别说话了。”高风无语道。

        刚折腾完,Z大的刘副校长便打来了电话。

        “长江学者?”

        “对,你要不要申报?”刘副校长很是热情,“咱们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