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0章 435腹泻也能住进重症监护室?

第(1/2)页

第370章  435.腹泻也能住进重症监护室?

        劳埃德闻言愣了一下,随即大喜,还真是。他刚才跟汉特教授交谈了不短的时间,要搁以前自己肯定气喘吁吁,但现在只是感觉到轻微的胸闷。

        “天啊,我得赶紧把这个好消息告诉母亲!”

        众人知道这个情况后都很高兴,很快,汉特教授那边又传来了更好的消息,两个小宝宝的症状也有了不同程度的减轻。

        消息传播的很快,绝大多数关注临床实验结果的人感受到了惊喜。

        “收到了400多份申请?”鲁博士讶然道。

        “不止,目前还有人在试图联系我。”赵康说道,“有的患者已经选择出发来这边了。”

        由于没有特效的药物,脊髓性肌萎缩症的患者只能坐等死亡的来临,现在猛然有一款药物让他们看到了希望,这种振奋是无法用语言描述的。

        “人太多了,我们的药品根本无法供应上。”鲁博士有些伤脑筋,“再沟通一下,让大家耐心等等。”

        “恐怕等不了。”赵康说道,“几乎都是小孩子,很多病情还挺重。”等药物上市恐怕人早没了。

        “那也没办法啊,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我们最多还能招募50名患者。”鲁博士说道。

        “那怎么办?”赵康问道。

        “是6床,一個腹泻的病人。”一个看起来柔弱的女大夫哽咽的说道,“何医生去休息室了,我去帮你叫。”

        “怎么还哭起来了?”李友良纳闷道,“难不成是和病人家属吵架了?”

        “这事你来做决定。”鲁博士很轻巧的就把锅甩了出去,“筛选病人就是你的工作啊。”

        我根本没有这一项工作的好吗?赵康心想,但谁让人家是负责人呢。

        这个时候何医生也来到了医生办公室,会诊就是他叫的。

        “何哥,刚才那个大夫是怎么回事?”李友良问道,“怎么还哭上了?在科室受委屈了?”

        刚才的大夫叫小秦,前几天刚失恋,心情那真是痛彻心扉。男朋友劈腿,还特么不是劈一条腿,劈了好几条。

        这事他说了真不算,没必要给自己找太多麻烦。

        “苏亚太太,您没必要着急。”赵康笑着说道,“我看您孩子的病情还是比较稳定的,完全可以等到药物上市。”

        诺西那生钠的生产可非易事,中间几种转换产物的合成条件非常苛刻,Z大实验室那边制造出来的总量可不算多。

        作为一名专业的呼吸治疗师,秦医生担心自己一次性哭的太伤心裂肺,从而发展成为呼吸性碱中毒,硬生生把失恋的泪水分成几天来挥洒。

        现在的医患关系不行,医生和病人家属battle是常有的事,年轻的医生由于经验不足,常常会败下阵来。

        “哭3天了。”何医生说道,“现在应该是收尾阶段,我估计明天就差不多了。”

        “有可能。”高风看了一眼后说道,“看起来挺伤心的,眼睛都哭肿了。”

        “现在还是临床试验阶段,有很多不确定性,没必要让孩子以身犯险。”

        苏亚是赵康今天劝走的第18位患者家属,他的嗓子都要冒烟了,但还有更多的人等待着和他沟通。

        ——

        “是哪个病人要会诊啊?”高风带着李友良走进了中心ICU的办公室。

        言归正传,高风看起了这个需要会诊的病人,病人的初始症状是腹泻。

        “的确是受委屈了,不过不是在科室。”何医生笑了一声,“她男朋友劈腿,被分手了。”

        汉特教授也接到了很多电话,拐弯抹角找上来的人还真不少,不过他一概拒绝了。

        腹泻也能住进重症监护室?

        还真可以。

        起码这个病人已经在这住了13天了。

        他下身裹着三层尿不湿,身上插满管子:呼吸机连接管、中心静脉导管、有创动脉压检测管、胃管、腿部的连续肾脏替代治疗置管

        患者在  5天前住进了当地的市中心医院,当时入院诊断为感染性腹泻。

        由于一直没有找不到感染源,只能常规抗感染。治疗过程中,患者的病情急转直下、出现少尿和呼吸困难,发展成了现在的脓毒性休克。有创呼吸机和  CRRT都用上了还是没好转。

        当地医院与家属商议后,将患者转省人民医院寻求进一步治疗。

        患者入院时的初步检查结果并不乐观:体温  38.7°C,脉搏  132次/分,肺部听诊闻及少量湿啰音,呼吸机吸氧浓度  80%,中心静脉导管快速的泵着去甲肾上腺素(0.4ug/kg/min)。

        “他这  10多天来,每天起码腹泻二十多次,都是深绿色的。”

        反正就是白天拉,晚上拉,睁眼拉,闭眼还拉。

        拉到现在,患者眼睛已经睁不开了,目前是浅昏迷状态。

        高风发现,患者并非是第一次在省医住院。

        病历系统显示:患者  53岁,2年前因肝细胞癌合并肝硬化在本院行肝移植。术后使用他克莫司(2片  bid)、吗替麦考酚酯(3片  bid)、西罗莫司(1片  qd)等药物控制排斥反应,两年来按时复查、病情稳定。

        肝移植术后患者出现感染,并不是什么小事。

        当地医院在进行抗感染的同时,还停掉了他的所有免疫抑制药物。

        这让高风有些意外:像这样因肝癌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在《华国肝癌肝移植临床实践指南》中,虽然对于如何维持患者免疫平衡状态尚无统一的临床方案,但并不主张免疫抑制剂的全线撤除。

        不过意外归意外,他并未询问原因,当地医院的医生肯定是有其他方面的考虑。

        “你们这个是不是应该找消化内科和肝移植病区来看看啊?”高风问道。

        “请了,但都还没到。”何医生说道。

        “打电话催催,我们一块看看吧。”高风提议道,这种器官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的病人都比较复杂,弄一个多学科会诊才是最合适的。

        何医生打了几通电话,消化内科的丁主任和肝移植病区的范主任姗姗来迟。

        “忙。”丁主任应该是刚从内镜室回来,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