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5章 生产

第(1/2)页

这一年很平稳地过去,京中各大氏族也频频传来好消息,有成婚的,也有喜得贵子的,连京都今年的风雪都比往年要小。各大氏族也渐渐地臣服谢珣的统治,虽没有宇文朝那样的影响力,可氏族根基仍在,这是哪一朝的皇帝都无法撼动的,他们仍有自己所独特的影响力。

        谢珣与谢珏也明白物极必反的道理,并未继续打压氏族,反而渐渐地优待他们,因此前朝君臣和睦,北宁也就非常平稳,只有十二州进入非常混乱且艰难的时期。因为北蛮百姓在年后全部迁入十二州,北蛮百姓与十二州那是血海深仇。

        因为宁州铁骑过半的将士都来自于十二州,这么多年来为了抵御北蛮,十二州葬送了一批又一批的男人。他们是父亲,儿子,或是家中最受宠的孙子,曾经十室九空,皆因家中并无男丁,血脉断送,曾经繁荣的十二州也出现过空城,因此十二州的百姓多是痛恨北蛮百姓的。

        可北蛮百万迁入北宁,除了十二州和新归降的桑南,其实并没有地方给他们安居乐业。

        北宁最富饶的东南都被氏族所控制,城池富饶人丁兴旺,北蛮人要进到东南的城池来几乎不可能,只会造成更大的混乱。北蛮百姓只能进十二州,且有不能安排太靠近宁州,以防变故,还不能全部集中在一两座城池里,怎么安排北蛮百姓曾经是内阁和谢珣头疼的问题。

        桑南归降后的确也可以安排一部分百姓去桑南,可原本桑南富足,人口过多人均土地年年减少,也不太适合北蛮百姓过去,思来想去只有十二州最适合。

        十二州地大物博,因为多年战乱,到处都是荒地,无人耕种,急需男丁,北宁需要一大批百姓填补十二州因战乱多年而造成的空白,只能把北蛮百姓安排到十二州,这群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里的百姓吃苦耐劳,内阁与谢珣都不担心十二州恢复繁荣,只是时间问题,可要解决的就是民风彪悍而造成的冲突与混乱,年前有一波非常大的动荡,其实都是当地原住民引发的,也是仇恨引发的,朝廷派人去调节过一波,在北蛮百姓迁进十二州时,内阁就派人到处去做百姓的思想工作。

        京中有一名文官还因做思想工作被百姓砸伤了头,躺了三个月,差点没了一条命,朝廷后来出了许多针对十二州的优惠政策,包括减免赋税,扩大个人土地耕种面积,朝廷肯定没有真金白银去补贴,因此朝廷承诺从北蛮开采的矿产,十二州全民都有红利,开采十颗宝石,有一颗给十二州平分。

        年前那一拨骚乱好不容易压下去,年后北蛮人渐渐抱团,以西州城为例,原著民多是土匪,男女都很彪悍,性子爽利,他们西州最好的土地,大概有八万人,凤妤把当年贫瘠的空城建设得非常不错。

        西州原本能容纳八十万人的大城,因此安排了近二十万的北蛮百姓进驻,这就引发了原住民与北蛮百姓巨大的矛盾,原住民觉得北蛮人几乎人数碾压,整个城池的资源都过与倾斜,凤妤写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