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控诉

第(1/2)页



        孙云听了惠嵩的话,心说这可坏了,这竟是一笔糊涂账。  一    六    八  看    书  世间总有一些奇怪的事,一些奇怪的人,明明一些优秀的人,可不知为什么就不能融在一起。如果贤人之间惺惺相惜合力会加倍,可是能人之间互相排斥则一定会分崩离析,法上和惠嵩大概就是这样。

        不过惠嵩的这话很有力度,很容易让法上陷入理亏。不过法上却说道“你我之间个人恩怨事小,少林寺并没有亏欠你,也没有压制你,你不该背叛少林。如果你有能力,少林寺禅法宗、四分律宗、十地论宗、小乘宗,都会大放异彩,将来你完全可以成为开宗之祖,少林也会因你更成为佛门圣地,你何苦选择逃避呢你不知道你这种行为,对于中原武林来说是一种耻辱么”法上的话更赶劲儿,让人听了,无可辩驳。

        哪知惠嵩说“师兄,既生瑜何生亮,少林寺要是没有师兄您,我一定会留下的,如果师兄认为我可以打败,以后就在佛法上、或者武林之中,我们公开的辩论和搏斗,您何苦非要把我留在您的身边,难道您就想每天以驳倒我、打败我,而有存在感么”这个惠嵩更会避重就轻,完全不在道理上纠缠,直切情理,让别人听了,更为同情。

        法上说“我为什么非要压制你,你现在能参加的仅仅是剑士的比武,我明年面对的是侠客的比拼,我们根本不是一个量级的,根本不是直接的对手,因此我们也没有机会面对。”法上说的倒是真的,他早在上次终南论剑的时候,已经突破三重巅峰,现在已经达到五重以上,他这个北剑的再传弟子和东剑的弟子仲图、西剑再传的二弟子李顺兴、南剑的小弟子周子良四个人,合称为当今四大绝顶天赋青年,是有望几十年之后赶上四大沧海剑客之人。孙云一听他这个话,明显的在他眼力,惠嵩根本不值得一提。

        惠嵩淡淡的说“师兄,我承认您的天赋当今天下几乎无人可比,您肯定是师祖跋陀祖师的衣钵传人,也必是北沧海未来的人选莫属。而我不过是一粒尘埃,一个过客,正如您所说,我将来可能还要会高昌国。可是即便如此,您能让我自由的呼吸吗您能让我不在您的阴影之下生活吗”孙云一听,这个惠嵩说的更入情入理,话都说道这个份儿上,真无可反驳。

        “你”法上见惠嵩根本不接他的话,简直也无可奈何,同时也气愤以及。

        只听惠嵩声泪俱下的说“师兄,我走的路,是我的选择,即便过几天在京城联赛上被少林的师兄弟们打败,我都认可,因为那是我确实学艺不精,可是我就请求师兄给我一个自主的机会,让我有自己的选择。师兄您不是说愿意给我公平的机会吗,那就让我继续按我自己选择的路走下去,无论风雨荆棘,都是我自愿的,好吗”

        如果法上和惠嵩是一场辩论,没人否定法上又赢了一场,可偏偏这场辩论成了一场控诉。法上哪会有惠嵩的表现,再说他也没有惠嵩的体会。他这么一个天赋青年,几乎从来没有遇到过挫折,从来没有遇到过声泪俱下的痛诉,一下把他弄得张口结舌。

        说到这,还得重新表述法上是什么回事。法上原来姓刘,朝歌人,就是孙云的家乡汲县不远。他五岁入塾就学,聪颖超群,六岁随叔父去寺院看戏,结果不但不去看热闹,相反却恭恭敬敬到佛殿膜拜并诵起经来,诵声琅琅,当时就引起了不少百姓的好奇。到八岁时,博通儒家典籍,九岁诵读涅盘经,十二岁时正式在汲郡拜道乐禅师出家。

        法上出家不久就表现出天赋异常、进步飞速,接着到相州游学一段,返回后务道习禅很快获“圣沙弥”称号,后又潜入林虑山诵维摩经和法华经,心领神会经典精髓。最后来到京都洛阳,拜名震天下的慧光为师受具足戒,对佛法修炼,佛典讲解,愈加精进。他以自己的能力,创讲法华经,一时名传伊洛。

        法上对维摩、涅槃、法华尤其善长,主观修养、通达佛通,达到真正的“菩萨行”,同时又“泥渔不灭,佛有真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足具常、乐、我、净四德,并弘扬“三乘声闻、缘觉、菩萨归一”,调和大小乘的各种说法,以为一切众生,都能成佛。现在他“夏听少林秋还漳岸”,讲习十地、地持、楞伽、涅槃、维摩等经,并著有文疏,在佛学上擅长辩论、发问,机敏超人,时人赞曰“京师极望,道场法上”。

        书中代言,法上在后来进入北齐之后成为掌管齐境二百余万沙门的最高领袖居“昭玄十统”的“大统”,比老师慧光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