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4章 鸡犬升天

第(1/2)页

居然是封侯啊!

    短短时间,目睹了这位家世卑微之人封侯,对袁绍造成了极大的震撼。

    这太出乎意料了。

    之前他还和王柔聊过,封侯和两千石,最多只得其一。

    尤其是考虑到那苏曜得罪死了官宦张让,也没有来向他们这些世家做投效靠拢。

    运气不好的话,那位抠门的陛下一个都不给那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结果呢,突然间,两千石和封侯居然同时来了。

    真是人比人气死人啊。

    “陛下口谕”

    不出所料,张辽等人虽然功劳不少,赏赐也不错,但最后也没出来另一个两千石。

    “还有,陛下知道您之前受了委屈,故而在那献俘凯旋大典上,准备给您好好出出气”

    为了捞钱,这位九五至尊,在昔日不但进行公开标价的卖官鬻爵,而且官员的正式升迁和调度,都必须要交钱才行!

    而且还为数不少,需要支付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的官位标价,约等于此官职25年以上的合法收入

    此事曾引起大量抨击,皇帝如此收一笔,太监才从中抽一层,直接就导致了很多清流官员交不起钱而不敢、乃至恐惧升官,甚至弃官了事的情况。

    现在这小子,跟自己当初的情况差不多嘛,他还不是主官,就一口气拔升到如此地步。

    “嗯?出气?”

    王柔和袁绍,刚刚都按制交纳了这笔钱。

    规矩。

    这出的什么气?

    但规矩就是规矩。

    好吧,多少也有点,由于苏曜的活跃,朱儁这次辛苦带来的两千余家兵守卫河内的行动完全是白跑了一趟。

    这不但让王柔侧目,袁绍咬牙,那刚刚还对蹇硕收钱表现的不屑一顾的钟繇都大为震惊,表示这样恐不合规矩吧。

    是的,虽然钟繇对这种贿银不屑一顾。

    官职是一点没动,寒门出身的他是被死死按在六百石上,只是从地方调回了中央,任了谏议大夫。

    出行前的蹇硕非常不解的请示皇帝。

    但这对于张辽已是绝对的惊喜。

    朱儁想到自己,不由感到苦涩。

    凭啥你苏都督,噢,不对,现在是关内侯你可以不交呢?

    “这,不合规矩吧。”

    当时交州梁龙与南海太守孔芝、梧太守陈绍等率数万人叛乱,当地兵不能制,朝廷也无兵可派。

    而其他人也就是依序此等,如徐晃,杨奉各封曲军候,另加赏钱等等。

    在苏曜混不吝的娶了那个匈奴公主后,刘宏便已经看出来了,这小子怕就是个愣头青,那些世家跟他也没多大关系。

    凭什么呢?

    这倒不是朱儁嫉妒自己被抢功。

    以至于看到如此塘报的刘宏在最后考虑到这个小年轻的家底后,不得不咬牙下发这道豁免的口谕。

    “还能不用交钱的吗?”

    故而大家都很高兴,甚至那个没在功劳簿的卫明都在跟着乐和。

    是他朱儁亲自回乡,广散家财,募了数千家兵,与州郡残兵一同,拼死奋战,斩将克敌,旬月之间,州郡平定,受降数万人。

    这家伙如此能打,现在天下这么乱,他立功的机会难道能少了吗?

    其中活捉单于伪王与休屠王,阵斩左贤王的张辽以最高的功勋晋级六百石的军司马,两千石还差着三级,就别说什么封侯的功劳了。

    离谱,太离谱了。

    这钱,虽然是太监来收的,但实际上皇帝的定制。

    太踏马正直了,以至于袁绍这位监军御史那是一点毛病都挑不出来,完全沦为记功人,打了个酱油。

    然而这位关内侯简直是清正廉洁到愣头青的地步了。

    就更别说他这别部司马是真正的领兵权,可谓是敲实了他苏曜之下第一武官的地位。

    而刘宏则是摆了摆手,表情相当的疲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