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挨揍

第(1/2)页

经过这一闹腾,等诸葛云疏一群人到达村东头的自家院子时,已过了午饭点。
  还是老陈氏最先发现了他们,然后迈着飞快的步伐,一把将诸葛云疏从人群中拉进自己的怀中,乖孙女乖孙女的亲香着。
  完了,还不忘扯着嗓子喊:“老大媳妇,老二媳妇,赶紧把家中的腊肉拿出来,再炒几个鸡蛋,给我宝贝孙女补补。”
  而旁边的诸葛来富、林氏和春夏秋冬几人,看着旁若无人的奶孙两人,则是一脸的无奈。
  他们纷纷得出一结论:
  娘/奶,太偏心了!
  要说最有感触的就要数春夏秋冬四人了,她们是见识过大花堂妹,是如何从奶奶心里最末的位置,一跃成为奶奶最疼爱的孙子辈的。
  她们一致在心里下定决心:要像大花堂妹看齐,多读书多学本领。
  ……
  很快,苏氏和张氏就把饭菜准备好了,除了两道荤菜外,她们还另外抄了两道素菜。
  没办法,看着许久不见的女儿和老三一家拖回来的一车东西,她们心里开心。
  诸葛家吃饭时,除了分餐制外,也没有食不言的规矩。
  他们边吃边聊,在诸葛来富的滔滔不绝中,诸葛家其他人也知道了诸葛云疏几人是为什么回来的了。
  特别是诸葛云疏的经历再一次刷新了他们的认知。
  他们知道自家孙女/侄女聪明,但是没想到竟聪明到县令大人那边去了。
  “大花真厉害啊!”这是诸葛家众人心里最默契的回答。
  可能因民与官的地位悬殊,诸葛家人和其他的族人一样,总是对官老爷家充满好奇。
  对于家人的好奇,诸葛云疏捡着能说的,不厌其烦的回答着。
  诸葛丰收老两口子听着孙女的讲述,虽然很多地方听不懂,但是他们还是听得如痴如醉。
  他们此时忽然想到诸葛来富小时候那游方道士的批语——此子日后必飞黄腾达。
  老两口子看着文曲星下凡似的小孙女,又看了看口沫横飞不着调的三儿子,他们忽然发现自己悟了。
  这不就是戏文中所说的‘爹凭女贵’吗?
  只是没有想到这种好事会出现在他们老诸葛家。
  还是落到了他们家最懒的儿子儿媳身上。
  如果诸葛来富听到他爹娘的内心想法,肯定会欠扁来一句:运气这东西羡慕不来。
  饭后,诸葛来富和林氏把一车东西,分给一家子老小。
  “爹娘,这可是县令大人赏赐的好料子。大花说了,这料子软和,一定要留给你们做里衣呢。还有这点心,可是县令夫人最喜欢的糕点,香甜可口,大花都不让我和她娘多吃,说你们牙口不好,吃着正合适。还有这烟斗和木梳子……”
  “大哥大嫂,这些可是县城里的好东西,镇上都买不到的,我和大花她娘想着,这样的好东西正好可以送一些去亲家那里,这不也能为云仁(大柱)和云春(大丫)长长脸……”
  “……二哥二嫂,这套笔墨可是县令大人赏赐的,只有两份,我家大花念着她三堂兄,特意给他留的。”
  “老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