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请张浩南同志讲话

第(2/2)页

有了。但列强就是列强,这是事实。”

        “阶级分析我就暂时不做了,没兴趣,伱们专业对口的,有兴趣自己去收集资料了解,我就不作具体的废话,只讲‘传统列强’资本的动机。”

        <div  class="contentadv">        “说破天就一个,那就是追逐利润,当然追逐利润是其表现形式,本质还是维持权力。因为在其资本集团的统治范围内,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财富就是权力’,这是它们祖师爷的话,跟我们祖师爷的话异曲同工,只不过我们是‘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那么可以预见,为了追逐利润,最优解是什么?那就是生产要素要多便宜就多便宜,土地人工税收,还是随便其它什么狗屁东西,总之一句话,要便宜。但只有便宜是不行的,工业社会,在生产活动中,还是需要合格的消耗品。比如说工人,比如说设备。”

        “设备我们先不提,提工人,残酷点说,我们国家拥有史无前例的合格工业人口,比所有发达国家合格工业劳动力的总量还要多。”

        “那么,如果你们是‘传统列强’资本,你们怎么选?”

        问出这个问题,张浩南喝了一口可乐,而魏刚则是停下快速书写的笔,抬头看着张浩南,“说啊,怎么不继续说?”

        “等老同志们先消化消化,我好继续装老卵。”

        魏刚也是品味着其中的逻辑,他从张浩南对国际资本流动的推导,进而推导出国内在这种情况下的变化。

        他觉得,国内工业产能的再次大爆发,恐怕就在这十年内,而以往危机的蓄水池都是农村,从全局出发,他要是想要消化一部分过度产能,也会从农村着手,并且大做文章。

        有点东西啊。

        魏刚瞄了一眼张浩南,更是觉得这小子难能可贵,可惜入娘的一天天只知道玩女人!

        老干部也不全是跟魏刚一样的半文盲出身,也有上过大学的,琢磨过后,也都推导出了接下来的国内发展可能性。

        于是有人问道:“也就说,接下来会有一个工业产能消耗的过程,其中一部分会以基础建设的形式来转化,而这部分转化中,也会有农村基础建设的一份。”

        “不仅仅是如此。”

        张浩南见老同志的脑子都挺灵光,便攥着可乐瓶继续道,“我刚才说了‘传统列强’资本,但其实还可以拆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以实体工业资本或者说产业资本存在,一部分则是以虚拟经济或者说金融资本存在,它们的影响模式是不同的,我们在座的,跟国际金融资本打交道的可能性不大,但是跟产业资本接触的概率还是很高的。”

        “产业资本中,如倭奴、南朝鲜这样的次等发达国家,同样有追逐利润的需求,那么,它们同样会跟传统列强一样,进入中国。这会产生一系列变化,其中一个变化,就是推动民用工业品技术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一般工业品的产能。这就跟个人意志无关,而是一种必然。”

        “工业品中的大件,比如说汽车,比如说家电,都会在规模效应下逐渐摊低成本,那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肯定会有更高的需求。我相信,家电也好,汽车也罢,甚至是移动电话,最终都会走入千万家。这个走入,既有国家发展的主动原因,也有产能过剩的被动事实。”

        “而与之同步的,就是基础原材料的价格对一般老百姓而言,不再敏感。”

        “说一个数据好了。”

        张浩南竖起食指点了点,“姑苏地区农村的农民人均居住面积,大家知道是多少吗?”

        “五十九点三八平米,六十平米不到。”

        魏刚张口就来。

        “就你知道得多?我问你了吗?”

        “老子还晓得梁溪农民人均是四十六点四平米,毗陵农民人均三十六点九七平米,怎么样?老子就是晓得。”

        “……”

        张老板懒得跟这个秃头老汉废话,进而道,“姑苏地区农村现在的状况,就是未来相对欠发达地区的景象。我相信,少则五年,多则十年,中原也好,川中也好,农村人均居住面积,也必然会达到且超过这个数据。”

        跟老干部们的信心源泉不同,张老板的信心源泉是因为他是重生的。

        所以张老板的信心无比坚硬,这反倒是让老干部们在信仰基础上的信心,多了一份来自活体“财神爷”的保佑。

        甭管灵不灵吧,至少这小子白手起家两年十个亿,虽然张老板自己都不知道自己有十个亿,但不妨碍老同志们觉得这小子讲话那是“财神爷”的言出法随。

        毕竟“财神爷”自己也说了,他是资本家,他也追逐利润,没钱赚……他能放黑屁吗?

        所以“财神爷”说得一点都对,信就完事了。

        随后就是激烈的鼓掌,鼓掌之后就是举手提问环节,张老板针对问题一一回答,倒是让魏刚过了一把瘾,小本本密密麻麻写了好几千字,不但手不酸,感觉自己还能一口气写个一万字的。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