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朱跃进的骚操作

第(2/2)页

供销体系中,相关的农村小商品集散,也能成为增长的一部分。

        在务虚问题上,朱跃进不想浪费时间,所以快刀斩乱麻,先把饼画出来,再把“沙城食品”请出来,所有人的注意力和关注点,基本都会转移到实际效益上去。

        倘若再自私一点,个别成员有没有跟张浩南攀交情的想法,那也不得而知,如果有,也无伤大雅,朱跃进本人是没啥损失的。

        广陵市的这次临时产业发展会议,带一点未来的城市定位考虑,虽然只有一点点,还是对一些年轻干部产生了影响,考虑问题也更加全面。

        所以在广陵市政府协调多部门抓紧时间搞定“广陵市扬子江批发市场暨广陵市秋季集市”的时候,有些原本没啥追求的中层干部,竟是屁颠屁颠跑来朱跃进这里汇报工作。

        当然脑子进水的选择他在加班的时候汇报工作,脑子正常的,则是直接在城市管理上献计献策。

        想要搭上朱跃进这条旧船的年轻人,居然还不少,可见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纠缠,哪一代人都是逃不掉的。

        广陵市政府的内部会议,肯定不会跟张浩南胡扯,不过广陵市代市长,为这件事情,还要跑省里一趟,所以张浩南也就很轻松知道了广陵市的具体实施管理办法。

        省报也第一时间做了专题报道,标题就是“招小商,引小资”,大概这就是朱跃进秋冬到明年的工作主题。

        那些重工、石化等等大项目,有一说一,广陵市本身捞不着半点话语权,钱是有的,岗位也是有的,但要说这些大国企的就业岗位,广陵市市政府能够监督还是增减,那都是痴人说梦。

        连着加了八天班,朱跃进开副市长办公室会议的时候,看到项目进度很快,市政、城管以及街道等等部门单位都挺上心,也感慨道:“爹有娘有,不如自己有啊。”

        李秘书不知道自己老板在说什么,只是感觉到老板心情还不错,于是稍稍地拍了个马屁:“市长这几天加班太多了,要注意休息啊。”

        “先不急,二十八号开业之后,再休息也不迟。”

        手头最要紧的,就是把跟着一起加班的一线办事员福利解决一下。

        朱跃进厚着脸皮问张浩南赊了几百双胶鞋还有雨衣,至于说劳保手套什么的,倒是不用赊,因为“长弓制鞋厂”每个季度都会捐一点给妇联残联,多的都是大家分分。

        剩下的就是饭补通勤补贴还有住宿补贴,“本地出差”这种阴间操作,因为朱跃进在顶层达成了意见统一,所以论功行赏,那都是组织上的,于是执行的时候,也就没有卡着。

        打了个马虎眼,算是由得这种骚操作存在,但……下不为例。

        <div  class="contentadv">        加班的基层干部带队也底气足一点,不然就只能自己手头松一点饭票出来,皇帝不差饿兵,到哪儿都是这个道理。

        顶层的意见统一之后,在铲除一些有活力社会团体的决定上,朱跃进以退为进,把“招小商,引小资”的工作主题,分出一部分功劳出去。

        权衡利弊,要钱还是要政绩,官场动物都会有正常的抉择。

        谁都知道这是朱跃进的阳谋,但又不得不上钩,再加上朱跃进在十月二十五六号开始,就邀请了“沙城食品”“大桥食品”来广陵考察,此时的丁永和吕卫东,那可不是阿猫阿狗,后者更是拿着百万年薪,门路遍布全国甚至海外。

        广陵市本地的食品企业,在品牌化战略上,吕卫东二十几年前也是操刀过的,很多本地老国营食品厂的一把手,见了他还得喊一声吕总或者吕工,亲近一点的,直接就是要喊师傅。

        能把丁永、吕卫东请过来,本地很多同类产品,就有机会跟着“沙城食品”和“大桥食品”铺货整个华东,甚至还能出口。

        二十六号晚宴,朱跃进就给本地酱菜厂做了中间人,算是牵线搭桥,然后吕卫东就承诺了两个采购订单,都是出口用的,一个去倭奴,一个去东南亚的暹罗。

        量虽然不大,意义还是可以的,虽然只是卖点酱菜,但吕卫东也说了,根据客户反馈,到时候可能会微调口味,要是下订单,就直接委托广陵市本地的酱菜厂代加工。

        也就是说,很有可能让本地企业拿到“大桥食品”的长期订单。

        朱跃进在本地食品企业负责人的眼中,形象越发地清晰且高大起来,虽然朱跃进实际上也就一米七。

        十月二十七号晚上,张浩南又去瘦西湖搓了一顿,而那些卖高档工艺品的老板,一脸喂蛆的表情,相当的复杂。

        钱,他们想赚,但是这位客户的品味……很低啊。

        但终究还是徒子徒孙们嗷嗷待哺的眼神,让老师傅们的行为充满了妥协。

        张老板戴着墨镜瞎逛的时候,朱跃进吃了点面条就过来找他,倒是让张浩南有些意外。

        “朱市长,没必要吧?明天就要开业了。”

        “也不是我致辞,倒也还好。”

        朱跃进也算是官场老油条,他知道自己现在得罪了不少人,但也团结了不少人,半个月不到,光广陵市本地县市的个体户、小商贩,就把申请登记表填满了,若非要给外地城市留一部分,直接做个本地生意就行了。

        毕竟老百姓也不傻,这种“赶大集”,哪怕端个油锅去炸油条卖,那也不可能亏啊。

        两块钱的租金,要不是不能长租,怎么地也要租个九十九年。

        “这个广告的想法,对我很有启发,朱市长,您的营商头脑,也是一流的。就算不做万户侯,那也起码是个‘万元户’。”

        “哈哈哈哈哈哈……张总过奖,过奖了,我这点生意经,哪里敢在伱面前‘班门弄斧’,还是张总给我分析之后,我才有了点不成熟的想法。噢,对了,还要感谢张总提供的市场调查报告。”

        “以后可就没有了啊,市场调查报告很花钱的,比买地还花钱。”

        张浩南开了个玩笑作不舍状,朱跃进笑了笑,认真道,“是真的感谢,在差异化竞争上,张总的分析和建议,对我,还有对市政府的班子成员,都很有启发。现在的发展构想,思路是清晰的,定位也很务实,大家都相信能做成功,也都在一起加油干。这里面,跟张总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嗳,朱市长,高帽子我不戴。要是让某些老同志听到了,又要跟我开会。”

        “也是魏主任对张总的重视嘛。”

        朱跃进一听就知道张浩南是在说魏刚,也更加确信,魏刚这个老同志,加上张浩南这个小同志,这对组合目前来说,很有杀伤力。

        不过他有点好奇,沙城市的本届领导班子,难道不会有意见?

        其实朱跃进不太清楚,不管是魏刚还是张浩南,对本届领导班子,都是相当的尊重。

        魏刚从不居功,张浩南从不倨傲,三方合作非常愉快,而合作愉快的基石,就是都不要太亲近。

        保持了一定的距离,反而会更美。

        当然有想不开的,那就是朴实无华的竞争、斗争甚至是战争。

        两人就这么随便聊聊,边走边说,偶尔还会买一点小吃零嘴,花生瓜子这种炒货,张浩南因为素质低,瓜子皮都是一把直接往花坛里扔。

        还好朱跃进素质更低,他直接扔地上,也就显得张老板个人素质还行。

        “两浙省的商品集散优势更大啊,可惜广陵没有那样的条件。”

        朱跃进所说的优势,涵盖面很广,哪怕是广陵市引以为傲的交通优势,在名列前茅的海港、机场、火车站面前,都不值一哂。

        更不要说两浙省的税收政策相对来说宽泛灵活一些,民间金融活动也要更加丰富。

        比如说借贷风气,有坏的一面,比如高利贷;但是也有好的一面,那就是个体户和小商贩,能够就近原则解决一部分资金问题。

        融资渠道也相对成熟,当然这个也是一体两面,肯定有好有坏,不可能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民间投资的氛围也很好,大有大的做法,小有小的做法,有一夜暴富的,也有一夜跳楼的。

        两江省这里一夜跳楼的少,但同样的,一夜暴富的也少。

        拆迁中奖这种另算。

        细分到广陵市,那就更平平无奇了一些,更何况广陵市还被拆分过,实力更不能和以前比。

        有些机电类优势产业,如今也成了隔壁祥泰市的,祥泰市的优质码头和造船业,也是割出去的一块肉。

        这方面其实能创造相当规模金融经济的,但现在只能说梦里啥都有。

        朱跃进的感慨,可以说相当的现实。

        “批发市场要做起来,通常就是三种情况,一是当地政府牵头,但一般就是做成一个本地的大型综合批发市场,就差不多到头了,再大一点规模,就要配套相应的管理部门,这肯定是要出现问题的。”

        嗑着瓜子,张浩南跟朱跃进寻了个茶馆随便唠,茶馆备着的点心都还不错,张浩南也是吃得津津有味。

        “二是本地民营企业联合,互相减少流通成本,类似集中力量办大事,对自身的经营成本是降低的,这种生命力要强得多,想扩张就扩张,想缩小就缩小,非常灵活。”

        “三是时代问题,比如以前有些地方的长途汽车站,因为种种原因,在附近就形成了相当规模的集贸市场、批发市场,这算是发展惯性,随时会因为城市变迁而消失。”

        多少带着点吹着唠的意思,张浩南也比较随意,朱跃进也不是小学生,只带一双耳朵,张浩南说完,他就点点头,说道,“广陵市没办法走第二种,只能由政府牵头,而且还不能大规模投资。想要说服大量商户入驻,还需要时间的沉淀,现在有‘沙城食品’‘大桥食品’的牵线搭桥,至少一部分城市的中小生产厂家,是有想法的。等这次赶集活动收官,希望打了个好广告。”

        从省台拿宣传是不可能的,也不现实,但是走新闻报道,让省台过来街头采访,倒是问题不大。

        至于说互联网上的线上宣传,现在就是个屁,叼用没有。

        纸媒和电视媒体还是要更强一些,至少现在是如此。

        “朱市长,其实还有一种模式,综合政府牵头和民企联合的优势,当然那也不算是新突破,大家合伙做生意,原本就是一直有的。”

        “关键在于管理权决策权,不好弄,所以眼下还是先让老百姓口袋里有几个钱。有钱了再说,有钱了放屁都是香的。”

        两人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比较随意,不过张浩南看得出来,朱跃进信心很足。

        广陵市相关工作报告,张浩南也看过来,还是很有想法的。

        包括张浩南说的综合政府牵头和民企联合,未来也有考虑,不过这个未来有考虑,大概率只是画饼,吸引本地资本投一点。

        之前张浩南占了瘦西湖附近一片商业地产开发的股份,对本地资本的倾向很清楚,他们对一般工业生产是没啥投资兴趣的,一是竞争激烈,二是来钱慢,不给力啊。

        朱跃进画这种饼,大概率没戏,不过这就是个态度问题,“招小商,引小资”,那些小资本信了,也就行了。

        “对了张总,明天要不要逛一逛集市?”

        “我过来就是为了赶集啊,顺便套个圈什么的,玩一玩。”

        “哈哈,那就好,那就好,张总玩得尽兴一点,到时候还要张总多多点评点评。”

        “嗳,朱市长,我可是早就点评过了的。”

        “啊?”

        一脸懵的朱跃进显然想不起来张浩南什么时候说过,各个媒体好像也没啥动静啊?

        张浩南卖了个关子,在广陵市的这次产业发展班子会议结束之后,张浩南就广陵市二十天不到改造建筑垃圾堆场为集市摊位,给了很高的评价。

        除了“长江农业论坛”,省内参上,张浩南用了一个“广陵服务效率”来形容这次政府上下动员。

        省府高层对这方面感兴趣的,也早就知道了,广陵市代市长去省里汇报工作轻松写意,也是因为上头情况了解得差不多,而省台的街头采访如此顺利,也是有原因的。

        朱跃进大概加班加多了,一时间没想到,等到张浩南去酒店做体力活时,朱跃进在办公室这才想到还有省内参这样一条渠道。

        可惜,张老板还是不能用“沙雕”这个笔名,他其实又取了一个笔名,叫“沙蜜蜂”,还是没通过。

        这让张老板很愤怒,还有没有一点点个人权利了?

        我就是想要做个安安静静的“沙bee”怎么了?

        丁永和吕卫东没有住同一家酒店,张老板因为带着樊素素打篮球,所以也不想跟老头儿们在同一个地方。

        万一发现他成天就这样趴女人肚皮上起不来,俩老头儿突然血压高,他上哪儿说理去?

        “姐夫,你赶过大集吗?”

        陪张浩南打了一场一对一的篮球之后,樊素素累得满身大汉,抱着趴她身上直喘气的张浩南问道。

        “我现在不想说话……”

        “……”

        就这么趴了不知道多久,樊素素感觉自己盘腿都盘酸了,这才感觉到张浩南抽身一躺,跟一条死狗一样。

        “嘻嘻,姐夫你不行了啊。”

        “滚,今天不在状态,我之前逛街逛得腿酸。等我休息一晚上,明天让你见识见识我的实力。”

        “嘻嘻。”

        樊素素轻笑一声,然后侧躺在张浩南身边,手指在他胸口画着圈圈,“马上就要准备考试了,说不定明年我就能毕业。”

        “那你好命啊,校长那个糟老头子,估计逼着我念完四年。”

        “姐夫你直接不念啊,又不是不行。”

        “我刚才就是随口那么一说,真要是不念书,不就得正正经经上班?那多没意思,还是像现在这样好。”

        “……”

        见张浩南嘴上嫌弃,身体却这么老实,樊素素也是无话可说,忽地她又想起一事,“对了姐夫,周妍周姝她们妈妈的手术很成功,你知道吗?”

        “不知道,我也没兴趣知道。”

        “姐让我跟你说一声嘞。”

        “你姐就是花样多。”

        “嘿嘿……”

        樊素素忽然凑过来亲了他一下,一双大眼睛忽闪忽闪,“姐夫,要不要叫她们来广陵啊,赶集人多才好玩啊。”

        “人多好玩我知道,但跟赶集有什么关系?”

        “姐夫你是不是不行了啊?”

        “少废话,洗澡去。”

        抬手拍了一下樊素素的屁股,张浩南一脸正色,打篮球这种事情,一对一很正常,一对三这就是不合理。

        犯规了。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