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狗叫权的权力来源

第(2/2)页

在也是年产两亿支的规模,最重要的是这个饮料瓶生产线,是现成的,原石油化工集团下属的小厂。

        现在直接转型,成了跟建康市政府合股的独立子公司,一下子就盘活了原本濒临倒闭的小厂。

        目前就是全力给张浩南储备塑料瓶。

        建康市政府为了做大这个项目,也通过跟石油化工集团的沟通,打算去外地并购一部分生产线,直接拉回建康,做成两江省最大的饮料瓶生产基地。

        目标是年产量二十亿支以上。

        不过这玩意儿跟张浩南没啥关系,是建康市政府的产业规划,除开涂中市的茶饮料生产厂这个大客户,省内很多地方饮料厂,为了口碑和建康市的市场,也都进行了业务洽谈。

        两江省省内给建康市新改造塑料制品厂定的目标,是争取十年内朝着年产量三百万吨努力。

        不过跟隔壁两浙省比起来,这目标多少显得有些小家子,就很虚的样子。

        隔壁两浙省的规划,是目标达到年产量一千万吨。

        但是,两家加起来,在岭南省面前,也显得很虚。

        因为岭南省的规划,是目标达到年产量一千五百万吨……

        两江省对建康市政府的殷切期望,如此一对比,多少有点“弟中弟”的感觉。

        省级层面的产业规划,大致上还是量力而行,张浩南也没有指手画脚的意思,这方面保持缄默,减少存在感,也是某种程度上的“交个朋友”。

        至于说茶饮料生产线,这玩意儿投产难度极低,真要说关键时候差那么点数据凑政绩,再打电话给张浩南,让他临时投个灌装基地也来得及。

        从土地平整开始到投产,最快三个月就能往外拉货,假如省府确确实实有这个需要的话,这都是能做到的。

        剪彩活动之后就是一些讲话,该鼓掌的鼓掌,该拍照的拍照,之后就是建康市政府班子,除开“金桥电脑”的一些未来产业相关布局问题之外,重点想要了解的,还是“紫金科技”的新增生产线。

        建康市政府内部也是闹得很厉害,大致上分成三派,有认为应该发展江北地区,把新的生产线投放在江北的“江北派”;有认为应该打造产业集群,跟中科院一起合作,减少生产成本,投放在城南高新区的“城南派”;最后一派声音比较小,想要放到郊县郊区,比如濑渚或者其它哪儿,打造多点开花的产业分布。

        意见没有统一之前,就是要想办法争取各种力量,促成意见统一,当然最好是自己的意见。

        其实进入四季度之后,建康市政府就知道,长三角地区的电动自行车市场,肯定是要大爆了。

        不是一点点,而是非常恐怖的增量。

        除开“紫金科技”,中科院相关企业同样如此,而随着“禁摩”政策的进一步扩大,省内统计过沿江县市的市区人口之后,判断“紫金科技”年产一百万辆的口号,竟然如此保守……

        原因就在于不管是建康还是姑苏的相关企业单位,营销渠道至今都不完善,而“紫金科技”不一样,连松江的销售渠道也都打通了。

        毕竟“紫金科技”副总虞小龙,那也不是只会加班的老实人。

        而江北沿江地区,广陵市的产品线销售渠道非常清晰,农村和城区的销售数据,不但稳,质量还相当高。

        再加上“紫金科技”在一部分企业、街道、农村,都有分期付款业务,实际销售量相当可观。

        不出意外的话,明年稳稳营收破二十亿。

        轻飘飘的破,根本没难度。

        五十亿可能是想太多,但二十亿竟然如此轻松,怎能不让建康市政府激动?

        这他妈都是钱啊。

        今年有些老国企,光代工车架,就能拿到“紫金科技”五百块一件的单价,很多要死要死的国营厂,就靠“紫金科技”一个订单,一个月起死回生。

        九月份还是濒临破产,国庆节签下合同,十一月就宣布厂子活了。

        银行的人算盘都要拨烂了,忙得不可开交。

        这也是建康市政府内部会吵出三大派的缘故,哪儿哪儿都有人情,哪儿哪儿都有老关系要搭把手。

        当然也有确确实实的城市发展考虑,总之现在私心公心搅合在一起,意见不统一倒也正常。

        这光景哪一派都希望张浩南支持自己,虽然也都清楚,张浩南这种人精,从来不站队。

        都是别人站他。

        “我看择日不如撞日,正好今天虞总周总都在,市政府的监督专员也在,不如一起去‘紫金科技’看看,就当是我请诸位领导考察考察,指导指导员工的工作。我也想请诸位领导给工人们鼓励鼓励,争取过年之前的产量再攀新高。”

        张浩南这么一说,在“金桥电脑”的一行人原本还挺迷惑,每个人都是日程排满的,很难挤出额外的视察时间。

        但最后一想,反正就是神森大道对面,那就去吧。

        顺便市政府的人也想看看,这没有提前准备的企业,又是个什么样的状态。

        于是张浩南就打了个电话,还开了个免提,虞小龙听说之后,就带着管理层出来迎接,当场分了几拨人。

        有去生产线看一看的,有去行政楼转一转的,还有直奔食堂和新工地的,好似突击检查,但也让建康市政府的领导班子十分满意。

        第一印象没有变,“紫金科技”一如既往的干净,是有科技企业的感觉。

        第二就是正规,车间整齐不乱,哪怕物料堆场仓库也是安安静静的,其中电动叉车的使用,让不少人有些惊奇,其实这不过是无明火仓库的基本配制,同时也是避免缺氧。

        第三就是分工格外明确,哪怕食堂也是如此。

        整个过程中,讲解的管理层在暗爽的同时,也老老实实讲述了公司管理上的难度,做好执行有多不容易,建康市政府的人比谁都清楚。

        “生产线有调整啊。”

        来视察过几次副市长,有些惊讶地看着一辆辆整车在做最后的通电校验,然后员工将车骑行到规定的排放位置。

        外面新修的仓库很大,大货车停靠之后,司机正在签字,跟单员则是不停地上下检查,一款车型检查结束就要在表格上打个钩。

        从司机和跟单员的统一着装来看,“紫金科技”的企业形象建设,应该是又往前走了一点。

        “自动化程度稍微提高了一点,虽然不多,但能改造的先进一点,那都是要尝试的。既然是科技公司,肯定不能太落后。”

        虞小龙戴着帽子,双手交叠在身前,一边介绍一边说着改造难度。

        在探伤车间,很多车架都是建康本地产的,尽管这些老国营厂已经做了一遍出厂检测,但只要过不了这一关,依然会被退货。

        车间这里也有供应商的技术员和管理层,今天来的还是个副厂长,正一脸紧张地看着今天的报告。

        “紫金科技”可不会卖他们国营厂面子,订单说砍掉就砍掉的,之前润州有个厂就是焊接不过关,直接砍了订单,供应商囤了大量物料,最后提前破产。

        此事在润州低调处理,“紫金科技”也没有到处说,但大家都同吃这一碗饭,肯定是心中有数,所以也没人想要再寻开心。

        不是没有润州出来的老领导说情,结果连张浩南的面都没见到,全程都是虞小龙接待。

        虞小龙可不怕什么老领导,他只是怕张浩南,哪怕本地的二代惹毛了他,该抄家伙还是抄家伙,可没有什么好脸色。

        所以原本有些妄想“降本增益”的家伙,在国营厂内部没啥话语权,因为现在就是采购方为导向,狗叫权在张浩南手里,也算是无形中倒逼了老国营厂的技术管理升级。

        现在跟“紫金科技”对接的技术员和管理层,都是老技工出身,之前被压了十来年,一朝翻身。

        也不是原先把持权力的管理层不想正规一点,实在是“紫金科技”这一方初步接触的时候,他们一问三不知,连探伤仪的型号都分不清,直接被虞小龙堵在办公室狂骂。

        骂的可比张浩南骂巩茵的话要难听得多。

        在张浩南把巩茵骂下台之前,虞小龙已经把建康市的某个老国营厂一二三把手全部骂下台。

        战绩含金量是低了一些,但数量那是遥遥领先,张总根本不及虞总。

        此时,正在看报告单的一个戴眼镜老头儿,松了口气之后,咧嘴一笑,今天这批次又过关了。

        过关就是钱啊。

        “穆厂长,中午一起吃点?食堂今天有海鲜。”

        “不了不了,我抓紧时间回去,明天新的电泳……嗯?韩、韩市长!”

        老头儿直接惊了,然后一眼看去,工业局的人也在……居然还有劳动局的。

        没听说“紫金科技”今天有什么视察啊?

        然后一脸紧张的老头儿带着技术员打着哈哈,结结巴巴地说着今天要做的事儿。

        基本上韩副市长问一句他说一句,瞧着有点滑稽,但是副市长问的过程中,也是暗自咋舌,“紫金科技”对供应商的技术要求还有指定的,用什么技术就是什么技术,总之就是很严苛,并且还有技术指标目录,哪个同类型号能达到同等效果都是有比照的,为的就是防止供应商胡吹自己什么国内领先水平。

        你只要敢吹,“紫金科技”不是不信,恰恰相反,是直接信的,但会要求你当场演示。

        “紫金科技”这边确认技术指标达标,也有专门的技术验收组,都是张浩南拿钱砸来的工程师。

        从材料工程师到机械工程师,装备生产中的大类基本都有。

        现在“紫金科技”的工程师储备是相当可观的,而且不是多得没处用,反而加班和出差很多。

        外地考察分各种情况,供应商技术考察,工艺流程厂的投资建设考察,当地技术支持潜力的考察。

        涵盖的范围太多,哪怕是电瓶车的维修,也有培训站,广陵市最大的培训站,就设置在了再就业培训中心,跟广陵市第一职业中学还有相关教学任务。

        而且一旦“紫金科技”扩产,新产能立刻就需要技术主管,如果不是特别从外面挖的大牛,正常流程就是内部转岗升迁。

        所以“紫金科技”的工程师虽然以往可能是老实人,但你想要换个大一点的饭碗,业务能力要强的同时,在外工作就要极尽严苛,能找茬的地方都要找出来,才能倒逼供应商不得不认认真真完全按照“紫金科技”的要求配合工艺流程改进及加工生产能力的提升。

        基本上在建康市和广陵市这两个城市圈子内,当“紫金科技”的销售端出现喜报,那就意味着新一轮的加班又开始了,而连锁反应之下,供应商也会出现加班。

        这种现象建康市政府办公室的工业调查小组早就发现了,所以对“紫金科技”的重视,等级一调再调,原因就在于,“紫金科技”给加班费。

        就这么简单,当然硬要说区别,大概就是“紫金科技”的加班费给得相对来说比较多。

        反正今年“紫金科技”的一线员工,都是买得起自己生产线上产品的,而且不是一辆,给老婆或者老公来一辆根本不是问题。

        这一点,是中科院投资的企业所做不到的,归根究底各自的功能不一样,中科院投资的企业,需要承担“现金奶牛”的角色,适当的让利可以,过度的让利万万不行。

        张浩南则是不一样,他不是不想要更多的钱,但是现在这种模式,可以让他现在的钱更加稳如老狗。

        其中略微纠结一点的,无非就是追逐金钱的欲往,能不能被长远利益的见识压倒。

        有一黑一,张老板本人一想到每个月少赚几千万,也是相当痛苦的,这是好几辆法拉利了。

        所以他选择不上班,经常旷工,以至于厂里的员工最熟悉的就是虞总,然后就是周总比较脸熟。

        大老板张浩南……印象深刻的原因不是他那张脸,而是行政楼一楼那张放大放大再放大,牛逼冲天的“合照”。

        对大老板张浩南的猜测,那是千奇百怪各种各样。

        今天上班的工人,包括车间主任,看到韩副市长不惊讶,看到张浩南抱着个小孩儿笑嘻嘻地给她戴上小小的安全帽……让他们惊讶无比。

        “哇……”

        张瑾看到一辆辆电瓶车在台架上,看得眼睛放光。

        不过这只是稍微引起点张瑾的兴趣,她最喜欢的还是火箭,张浩南寻思着以后有空就造个火箭玩玩。

        国内资质不好审批,但找个濠镜澳的靓仔,这事儿就容易一些。

        实在是火箭玩不了,那就玩卫星,这也挺酷的。

        唯一美中不足,就是张瑾现在还理解不能卫星是个啥,张浩南每次解释,都是说天上的月亮。

        所以现在张瑾的概念中,卫星就是月亮,月亮就是卫星。

        但她不会理解成小星星,因为张浩南没这么解释。

        “爸爸!”

        张瑾一脸惊喜地指向一辆电瓶三轮车,那是在乡下的同款,张浩南骑着带她兜过风。

        “哈哈哈哈,你还记得啊。”

        “好多好多~~”

        双手高举的张瑾十分高兴,张浩南于是笑着道,“要不要给你做个小一点的?让你自己骑?”

        “好呀好呀!!”

        用力点着头,于是张浩南便抱着女儿过去跟虞小龙说道,“跟刘工说一下,设计一款低速儿童电动车玩具,设计好了跟我说一声,我投个玩具厂,让他吃点专利分红。”

        “……”

        虞小龙一脸无语,你这也太随便了吧?

        “万一不赚钱呢?”

        憋了半天,虞小龙问道。

        “不赚钱就不赚钱,有什么关系,只要能做出样品来,我也重重有赏。”

        “……”

        虞小龙屁都没有放,老老实实掏出笔记本,记下了张浩南这个无理取闹的要求。

        周围所有人也都是惊到了,毕竟虞总平时跟自己说话时的态度,可不是这样的。

        要不说人的名树的影呢,这大老板的威慑力,是要强一点儿啊。

        而张浩南则是无视了各种古怪目光,依然笑呵呵地抱着女儿瞎转悠,工厂中机械的魅力,对张瑾的吸引力太大了。

        这很好,这让张老板十分满意,无比满意。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