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徐振涛的胡萝卜

第(2/2)页


        又结束了一地的考察之后,沙城的考察人员就去新昌区的一个馆子喝羊汤,此时新昌区政府的人,才借着吃羊肉喝羊汤的活络气氛,询问徐振涛和陈文林的感想。

        本以为两人会对涂中的农村环境不满意,哪里晓得沙城以前比这儿苦多了,横竖这里的路还是平整的,土路归土路,但省道联通建康那都是畅通无阻的。

        沙城当年能凑点像样的石子路出来就不错了,好日子也没过上几天,甚至现在还谈不上过上了好日子,只是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所以徐振涛这个一直在基层的,非但没有嫌贫爱富的想法,反而觉得很亲切,觉得这地界是有搞头的,就是需要点额外的力量。

        比如说……钞能力。

        “我跟老陈呢,稍微有了点想法,拙见,拙见吧,有什么不成熟的地方,还请新昌区的同志不要见笑。”

        徐振涛喝了一口羊汤,然后将碗放下,手里拿着花卷不是花卷,馒头不是馒头的东西,然后一边撕一边说道,“关于茶叶种植园周围村庄的环境改善,我们这么想的……”

        只听他慢条斯理地将“胡萝卜”一根一根地抛出来,有大一点的胡萝卜,也有小一点的,但基本上好处都看得见。

        几桌人原本有人埋头喝羊汤,懒得听外地来的放屁,但是听着听着,也是不由自主地放下了碗,然后各自掏了烟,发烟的发烟,点火的点火。

        不多时,刚才还是雾气蒙蒙,现在却是白烟缭绕。

        也没有什么阴谋诡计,都是体制里混的,就那么点弯弯绕绕。

        也不是说商量着捞钱还是咋地,就是琢磨着把事情做成。

        “……从地方发展来看呢,要是收入差距特别大,不是好事,容易出问题。这个在沙城是有过很多不好案例的,农村的事情简单也简单,复杂也复杂,同志们也都清楚这一点。所以产业固然是大了好,但要是相关地区的很多老百姓没有感受,或者感受不到一点发展带来的好处,怨言在所难免,也理所应当……”

        “我们这个茶叶园呢,有硬性的指标在,检验方按照‘沙城食品’的规矩,通常都是季度轮换且会申请不同地方的检验机构协同工作。因此只要一般的小户茶农不贪图短期利益,搞太多农残或者不合格茶叶,正常来说,这是可以保证额外多一笔收入的。”

        “而在地方上,不管是沙城现代化农业开发区,还是说‘沙城食品’‘大桥食品’,在社会责任上,一向是做得很好。因此对相关茶园附近的村庄,解决一些急需的农业生产困难,改善一些紧要的农村生产条件,既是一直以来的社会责任工作,也算是……交个朋友嘛。”

        这番话说完,众人都是哄笑,说得在理,也确实灵活风趣。

        大部分在一线基层呆过的,都感觉出来徐振涛这个人,估计农村工作没少做,而且基层没少呆。

        “根据省里产业规划的精神来做事情呢,肯定要顺利得多,这虎皮该拉起来的时候,也是要拉起来的。所以如果新昌区的同志要是觉得有一定的可行性,我看可以去市里大家一起坐下来详细讨论,毕竟也不是一个新昌区,整个涂中市的区县规模也不小,涉及到两三万亩的规模,敲零捡碎的加起来,那也是个大工程。”

        徐振涛的建议,新昌区的人持反对意见的不多,也就几个“地头蛇”在相关地区有重合的利益冲突,内心不满也是正常。

        毕竟大规模投资的冲击,首先冲垮的未必是自留地上种着玩儿的小户,而是那些整了点乡下地皮两头吃的“土霸王”。

        可惜这是阳谋,明知道徐振涛这是要“收买人心”外加送政绩,也没有合适的办法来阻挠。

        实力差距太过悬殊,只能干瞪眼。

        羊汤喝完,新昌区区政府办公室里面,已经开始讨论徐振涛提出的这个倡议。

        不是讨论可行性,而是讨论去了市里之后,怎么让新昌区多吃两口,别的兄弟区县少吃一口……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