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我看看怎么个事儿

第(2/2)页

        但总体而言,五大常任理事国在这方面都有想法,谁也不会嫌弃自己手里的武器太多。

        能多一件是一件。

        只不过跟欧美比起来,国内民间有这个闲钱的资本集团虽然也不少,但愿意掏钱的,目前只有张浩南一家,还是以“校企结合”为形式存在的。

        其实科技部跟几个高校还有中科院钱袋子商量过,也做了点讨论研究,但是很可惜,类似“幻想”公司只愿意承担实体工程的承接,科研投入上是完全不愿意提高比重。

        <div  class="contentadv">        简而言之,就是不打算配合科技部的动作,也不响应相关部委的政策。

        实在是现在根本看不到什么前景,正常公司不做投入也很合理,说到底,连传统动力都没玩明白呢,玩什么替代动力方案?

        再有就是类似“幻想”公司从一开始的功能定位就是搞钱,本身就没有在科研投入上委以重任,所以现在拒绝,哪怕是闹到政务院,也是理直气壮的。

        张建刚因为“拜把子”事件,如今就是一条路走到黑,跟张浩南算是绑定了的,万幸,张浩南的商业成功,顺利推动了他现在手上的鸡肋项目。

        之前大国企老总之所以跟张建刚相谈甚欢,完全就是因为张浩南。

        没人会怀疑张老板的眼光,他既然把张司长弄来的GM公司EV1拆了研究,那就说明是有搞头的。

        不用怀疑。

        怀疑“财神爷”,那只能说明……自己是个穷逼。

        “对了,是‘国流办’哪个单位找事儿?”

        “经济局。”

        “行了,我这下有数了,多谢老哥。”

        其实论行政级别的话,张浩南啥也不是,但要说政治地位,他去濠镜澳玩两把,是可以申请“四级警卫”的,当然,现在只能是特事特办,正经上级别,还得是整个工商联的交椅坐一坐。

        奈何张老板毫无兴趣,搞得不少人也是挺无语的。

        不过自己有“龙盾安保”,也用不上就是了。

        下午先跟刘援朝还有花修文吃饭,期间有个中年人看他非常不爽,喝了一杯之后才知道,这人是刘援朝的堂哥,是政研室的老资格。

        上次张浩南跟政研室的人对喷,说刘援朝要卖侄女给自己,那个侄女……就是这位的亲女儿。

        对骂无好话嘛。

        理解万岁。

        当然刘援朝他哥不愿意搭理张浩南,倒也乐得清净,反倒是花修文饶有趣味地感慨:“早知道你这么能折腾,这雪城的啤酒花,如何都要让给你。还请你不要太往心里去。”

        “讲不着的,反正在冀北省也开始了投资,还是紧邻湿地的好地方,比雪城也没差多少,离京城还近,是我捡了便宜。”

        你客气我也客气,张浩南一向如此,花修文很是高兴,跟这种聪明的豪强打交道,不算太费力。

        他是见识过大风大浪的,但在张浩南这里,算是小小地看走了眼。

        知道这小子够狠,狠到这种程度,能在国际上搞风搞雨……不多见。

        这他妈谁能料到?

        刘援朝也是挺高兴:“我听姜总说他们行今年业务量暴增,可也不说个数目出来,你这能透露点儿不?”

        “你没打听到?”

        “废话,我要能打听到,还问你?我就是估了个四五千亿。”

        “这个数。”

        张浩南五指伸开,低头嗦黑椒牛柳的时候,手掌晃了晃。

        “五千亿?!”

        “不,我的意思是,照你的估计乘以五倍。”

        “……”

        “……”

        整个饭桌都安静了下来。

        之前刘援朝是打听过“两万亿”这个数的,但实在是不敢相信,这是要疯?

        但现在张浩南这么说,那性质就不一样了。

        “你把世贸中心给撞了?”

        “对,我承认是我撞的。”

        横了刘援朝一眼,懒得再扯这个蛋。

        不过不管是刘援朝还是花修文,都明白了过来,这不是印纸钱过日子,而是真有老底在。

        母本就是张浩南这逆天玩意儿搞来的钱。

        “你……你到底搞了多少钱?”

        “太多了,这我哪儿清楚?而且后面还有呢,十月份、十一月份、十二月份,再加上汇差,明年一季度还有。反正就是很多,目前大概十五亿美刀加四十来亿欧元再加三十亿左右美刀……反正挺多的,算不过来,具体多少不清楚。”

        “卧槽……”

        刘援朝目瞪口呆,“我那侄女儿,你再考虑考虑,做小也可以的,我去说服我哥。”

        “你还有没有一点点良知和底线?”

        张浩南为之侧目,世家豪门的道德标准,果然不是一般人可以理解的。

        “你知不知道你一口气赚了我们家几代人的努力?”

        “知道啊,但你们又吃不着,羡慕嫉妒恨也是没用的。”

        “……”

        “怎么,有人不服气,想要跟我碰一碰?先过了两江省十三个地级市那一关吧。”

        张浩南咧嘴一笑,“知不知道现在‘两江人’很团结?”

        “……”

        虽然很抽象,笑话也挺冷,但刘援朝得承认,现在两江省的地方报团的的确确跟张浩南有千丝万缕关系。

        同时这种抱团,中央也没有太大的顾虑,因为核心是“沙食系”的民间产业集团,张浩南只是其中的核心人物,偏偏又不混官场。

        跟刘援朝、花修文这种权贵资本有着本质区别。

        中央并不吝啬各种虚衔,各种“食邑三百户,赏万金”扔出去,聪明的就是领个死工资,再拿一万个铜板;真要是有人想就藩,完了还要一万黄金……那可就要翻脸了。

        张浩南这种的,才是理想型,虽然不是完美理想型。

        毕竟在个人作风问题上,实在是让人无法美化。

        “对了,打听个事儿,‘国流办’经济局的人,你熟吗?”

        “也不算太熟,怎么个事儿?”

        “打个招呼啊,还能怎么个事儿?”

        “我……不熟。”

        刘援朝一个激灵,猛地想起来这货不是二世祖,当初被张浩南捏住脖子差点见阎王的记忆无比清晰,他当机立断,直接撇清关系。

        “我在岭南省有个生意,风险很大,不过利润很高……”

        “这人原先是新闻社香江方面的……”

        什么风险大不大的,“老刘家”的好男儿,从来都是跟风险同在,并且享受其中。

        一旁花修文直接看呆了,他寻思着自己年纪大了还是怎么个情况?

        这算不算江山代有才人出?

        真他妈都是人才呐。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