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4章 格局PTSD

第(2/2)页

    他们随身带着的公文包中,有没有“沙食集团”字样的档案袋,这光景已经不重要了。

        张老板要他们今天闭嘴,别起哄,那他们就得闭嘴,并且老老实实的。

        而张浩南的出现,让“京圈”代表们直接跟吃到了蛆一样,其中不乏有头有脸的二代,那些影视公司的老总,撑死了只能算个帮闲、帮办或者手套。

        必要时候,也就是个擦鞋垫。

        张浩南的出现,让“京圈”全都不再做声,因为南郊区的“一揽子”计划有多疯狂,他们比谁都清楚。

        五百亿……

        全中国的文化产业加起来有没有这个实数,那还两说呢。

        京城现在文旅产业综合起来,大概占到全市的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十五左右,差不多就是五百亿出头点。

        <div  class="contentadv">        张浩南的豪横,是有些领域“京爷”们的一根刺,因为乡下土包子随便撒点儿,就抵得上他们十多年的“努力”。

        至于说那五百亿其实大头在政府在银行,他们是不关心的,甚至也不想了解。

        “卧槽,这孙子怎么在这儿啊!”

        “不是说他要去参加治丧吗?”

        “都谁在胡吣?那说的是他学校的校长!”

        “他妈的这怎么弄?这孙子最不是东西了……”

        “看虞教授的吧。”

        “我看够呛,这狗日的压根不搭理虞教授那号的。”

        “废话,人家在什么地方把金呼兰摁地上揍的?”

        “这松江市政府……也真不地道。”

        看到张浩南进来喝可乐,京城过来的人直接感觉由内而外的崩溃,游戏体验是真的差!

        “殷市长晓得我喜欢喝可乐?”

        张浩南旁边坐着的是刚升上来的副市长殷光彩,两人并不熟,就是业务上有些交集,比如说张浩南名下生产的福利用品,现在也开始做牌子,首选市场就是松江。

        比如卫生巾、安全套之类,松江这边是有援助任务的,而周边最有经验的生产方,就是“沙食系”。

        去年殷光彩主持的盐渎农村女性卫生健康关怀项目,援助物资就是从“沙食系”采购,一是盐渎现在也有“沙食集团”的农村供销合作社,并且运转和维持的地方力量挺强;二是“浩南哥”的卫生巾确实便宜。

        张浩南也没想过在上面赚钱,一包卫生巾能赚一毛钱就了不得了,算是当初沙城内部斗争的后遗症。

        不过张浩南现在家大业大,也无所谓。

        “有所耳闻的。”

        见张浩南愿意聊,殷光彩也不介意客套一下。

        “多谢。”

        张浩南笑呵呵地炫了两口可乐,让殷光彩也是不好说什么,她的立场不太方便跟张浩南太和气,因为张浩南的女人太多。

        她的工作性质,注定没办法跟柯城的陈正那样潇洒。

        只能说尽可能公事公办,也是没办法的事情。

        “对了殷市长,松江大概能拿出来多少财政?我是说总盘,文旅都包括在里面。”

        “十个亿总要的。”

        “那还好,我有数了。”

        张浩南把可乐盖子拧上,然后道,“这种小生意,我说什么就是什么了,京城来的不会张嘴。”

        “这个不会张嘴的意思是……”

        “未来三五年都不会,我这点威慑力还是有的。我在南郊区的‘一揽子’计划,五百个亿呢。”

        “……”

        以本伤人,就是爽啊。

        这种操作让殷光彩羡慕不已,她要是也能这样为所欲为,哪里需要跟这帮畜生斗心眼。

        其实她也无奈,现在的“讲政治”,全是往“国际化”上靠,要不然就是“开放”“自由”“市场”等等,让人疲惫不堪。

        到点之后,会议正式开始,殷光彩先讲了点废话,然后又讲了点主旋律性质的废话,再讲了点自己都没信心的未来憧憬废话,然后就轮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相关领域专家。

        无所畏惧的是松江学术圈地头蛇虞尊琮,他算是一杆大旗,倒也不怕被人知道他领倭元,因为他欧元、美刀、流币等等都领,可不是只领一份。

        领一份是被人投喂狗粮,领很多份,那就是国际服顶尖“打野”,这是另类的荣誉,是值得大吹特吹的。

        张浩南的威胁,对他这号人叼用没有。

        再加上教授职称以及社科院的身份,张浩南真要是一枪打爆他的脑袋,那自己也要夹着尾巴做人。

        斗争中的落井下石还能有缓和余地,纯粹杀着玩……张浩南还没有修炼出法力,哪天修炼出来了,估摸着就可以这么干。

        虞尊琮也没有什么好退让的,他级别、资历、背景摆在这里,不怕张浩南什么。

        简单的开场白之后,他就从社会学、经济学角度来发散。

        “……‘文化产业’这个概念,提出还不到十年,最早叫‘文化经济’,后来叫‘文化产业’,在过去十年中,这个产业的发展,已经有了重大的变化,已经越来越成为第三产业中,最为现代化,也同科学技术最紧密结合的产业,并且也开始反作用于传统的……”

        有一说一,社科院出来的人,都是有两把刷子的,随便讲两句,就让张浩南不由自主地认真听了起来。

        因为的确有东西。

        “……基于对‘文化产业’的定义理解,我们可以将行业进行归纳,分成‘核心主体行业’,‘一线文化产品’以及‘文化增值产业’。其中,‘核心主体行业’包括了新闻出版、广播影视、网络计算机服务、旅游……”

        这一套套的,听得张浩南来了精神,这老头儿有点东西啊。

        脑子里一闪而过,为什么不把这老头儿弄过来给自己当打手呢?

        反正都拿钱办事,他张浩南的钱,又不是臭的,那也是亲切的“孔方兄”啊。

        不过张老板脑子还是在线的,他很清楚,这种糟老头子水平越高,也就越偏执,他们到死恐怕都很难再做出改变。

        在行业中的分析,或许是顶级的。

        但是,他们顶级的能力,不是为广大人民群众的国家建设添砖加瓦,而是为了贯彻他们内心的“理想”,也就再次回归到了“屁股问题”。

        还是那句老话:路线错了,知识越多越反动。

        “……通过我们更加开放的文化产业市场,接纳和吸收更加先进的创作模式,打造更加自由的创作环境,未来才能对文化产业发展,做出更加符合市场化的行业性分析,并且也能更加精确精准地反映文化产业发展的宏观前景,同时也进一步拓展了我们广大行业从业者前瞻性视野……”

        在发言台上,虞尊琮这个老头儿气质就很儒雅,是典型的学者形象。

        台下第一排,殷光彩也很认真地记录着虞尊琮的发言,不过余光瞥到了正在喝可乐的张浩南,随后就发现这货在诡异地笑着。

        心中犯嘀咕的时候,张浩南突然道:“殷市长,我舅爷爷还是你的校友呢。”

        “也是师大毕业的?”

        “要早一点,是大夏大学毕业的。”

        “……”

        张浩南没有看殷光彩,眼睛看着虞尊琮,他就有点儿想不明白,水平这么高的老头儿,当初怎么没被人打死的?

        早打死不就完事儿了么,尽添乱。

        还好自己不讲武德,并且比虞尊琮更加的不要脸。

        “……文化产业的迅速崛起,是遵循开放政策以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重大成果的标志;也是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全面对外开放格局形成的标志;也是……”

        虞尊琮一番话讲出来,听得松江市官僚哪怕是“文盲”的虞龙都连连点头。

        听得懂就很厉害,是有实力的专家。

        而张老板就头大了,他听到“格局”就难受,大概是得了某种罕见疾病,或许可以称之为“格局PTSD”。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