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5章 有惊无险,风平浪静

第(2/2)页

呼,秦世川自然也就轻松搞定。

        二月八号顾正刚继续逗留沙城,要给张直武、张直兵口头表扬一下,也算是撑个腰。

        至于刘谌,中午也去了一趟吾家埭吃了个便饭,看到一群毛孩子喊他爷爷,他竟是有一种看《葫芦娃》动画片的感觉。

        “你这几个子女,都不错啊。”

        刘谌很是欣慰,从性格上来说,张瑾、张然瑜、张玲、张珑都很不错,老大的气场最强,最有派头;老二性格宽厚,是典型的传统长子模样。

        正所谓“三岁看八十”,刘谌觉得老大老二将来都会过得不错,唯一美中不足就是爹妈不太正常。

        <div  class="contentadv">        “那肯定的,种好。”

        “……”

        见张浩南这副狗样,刘谌真是半句话都不想跟他聊。

        不过张家的人倒是很激动,毕竟姑苏副市长来乡下吃家常菜,这也不常见啊。

        大官,绝对大官了。

        只是魏刚过来之后,乡下人才知道老市长的地位似乎还要高一点。

        毕竟刘谌姿态更低。

        “陆文兵这个人,水平确实可以。”

        吃饭的时候,秃头老汉对过完年的政府驻企业综合服务工作站设置,那是相当的满意。

        不过也不是什么企业都有这个资格,起码得有形成“产业园”“工业园”的规模,才算有了实力。

        光看产值没啥卵用,要看带动的就业人数,以这个为标准。

        人多了才会嘴杂,这是社会基本规律。

        “确实有一套,留在沙城实在是有点大材小用。估计再有个两年也差不多要回梁溪或者去姑苏。”

        张浩南倒也认账,现在有惊无险,暗地里虽然风波诡谲,总算明面上风平浪静,社会面也没有出现什么舆情,除了那些死了儿子老公的人家,基本上没人不满意的。

        不过陆文兵麻烦也不小就是了,这次顾正刚他们拿去做奖章的人头,有两个是梁溪地头蛇的侄儿外甥,公对公的穿小鞋肯定不可能从梁溪扔到沙城来,但舆论上做点小引导,两江省省府大院里面掺一点猪饲料,还是够陆文兵头疼的。

        讲白了,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都要有圈子。

        哪怕是张浩南这么狂,也有圈子,只不过跟一般的权力生物圈子截然不同罢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张浩南算是本地区理想主义者的一座靠山,荒凉是肯定荒凉的,这山头寸草不生鸟不屙屎,管饭是不可能了,但靠过来小坐休息,借一下山阴遮阳避雨,张老板也不会介意。

        “跟陆文兵加深合作,还是有好处的。”

        “公对公嘛。”

        听到刘谌建议,张浩南也很坦然,陆文兵这杂种也是个绝顶聪明的家伙,虽然不喜欢,但有一说一,正因为他绝顶聪明,很多事情的推动,有他帮忙,能省不少事情。

        跟那些天天喝咖啡装逼的僵尸比起来,陆文兵至少还像个人。

        聊了会儿天,几个熊孩子拿了一些水果糕点过来,老先生们吃得也挺高兴。

        之后就是在吾家埭散散步,一村的建设已经像模像样,村里通勤都是两车道,工厂旁边则是四车道,路边绿化和灯光指示牌都很风格,看得魏刚很是欢喜,让张浩南给他老家也捐个几百万,修几条路和老年活动室。

        他现在退休回乡下,看个报纸都是过期的,简直无语。

        “叫我说你就搬过来住,你住老家有啥卵用?别人想要拍马屁,又不敢拍得太重。拍重了有贪污浪费的嫌疑;不拍又好像对老干部关怀欠缺。让人患得患失。”

        “……”

        秃头老汉一听张浩南这话,竟是觉得有点道理。

        刚要点头呢,就听张浩南道:“正好集团要扩张,你老家那地盘蛮大的,我看可以开发一下。正好有几个年轻英才,我可以推荐过去,做你老家的村长。”

        “……”

        秃头老汉的头皮血管似乎又要隆起来。

        去别的村打生打死,张浩南指不定还不太好意思,但秃头老汉的老家,他耀武扬威一点压力都没有。

        一旁刘谌面带微笑,但有些好奇地问道:“你在农村建设方面,是不是有啥想法?”

        “之前市政府想要把四个大队都并入吾家埭,我是坚决反对的。最后市区镇和村里顶住了压力,只是并了两个村。我还是原先的观点,一万人就是一条分水岭,户籍人口超过一万,就不能用老办法去管理。人数过万,智商减半啊。”

        “现在‘合村并寨’是趋势,总归会有超大规模的村级单位出现。”

        “那就一定会有超大规模的问题跟着出现,这是必然规律。”

        几人漫步村道,村内小河治理得很干净,冬季能够直接看到河底,透明到小船漂在上面,宛若浮空,只这景象,看了也是舒服的。

        张浩南也是如此,心情相当不错地继续道,“去年还是前年,跟魏市长也聊过这些问题的。基层的干部水平,能够出现魏市长这样的天才,那是小概率事件。正如有些企业家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够发迹一样,有些基层干部,其实也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能够把队伍带出来。所以千八百人的队伍如果能做的像模像样,没有激烈的外部竞争刺激,简单地扩大规模,最终必然是头破血流。”

        “哪怕是部队里连长变营长,营长变团长,需要操练多少年?大大小小的演习哪怕只是演戏,背书都要背死人。”

        “所以别的地方我不管,反正我住的地方,就不允许扩村原始户口超一万。并且在‘新村民’问题上……”

        张浩南抬手指了指远处的“吾家花苑”,“喏,那就是办法。”

        “好处是方便基层管理?”

        “就这一点,难道还不够吗?还是那句话,像魏市长这种人,那是少数。”

        刘谌若有所思,“那么在‘姑苏产业园’上面,是不是可以围绕‘合村并寨’做文章?”

        “那就要肯花钱认真做调研了,科学管理上的事情,想要有用的数据,只有先舍得花钱。”

        之所以刘谌会提出这么个仿佛风马牛不相及的东西,那是表面上看确实相差甚远,但如果真做了基层调查,尤其是社会调查和经济调查,那么就会发现,“姑苏产业园”只要因地制宜来调整,是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好当地劳动力结构。

        “在赣南的规划,我看可以借鉴一下吾家埭的发展过程。”

        刘谌想了想,原本打算晚上回姑苏的,现在却是有了新想法,“我打算在吾家埭做几天调研。”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