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时间差的妙用

第(2/2)页

v  class="contentadv">        “我多句嘴,你支持谁?”

        “谁让你过来打听的?”

        “香江贺家的大公子。”

        “混得不错嘛,刘公子。”

        张浩南笑了笑,刚巧不远处有几个男生路过,老远就喊“校长好”,张老板十分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冲身后的助理说道,“过节期间给学校食堂打个对折,跟快餐公司说一下。”

        “好的老板。”

        助理掏出手机就在备忘录上记下,原本的“掌上电脑”都没啥用,“沙食系”的业务跟太平洋对岸工作流程还是不太一样。

        随后张浩南这才跟刘援朝道,“我呢,不掺和粮食集团的事情,我又不是国家干部。”

        “……”

        刘援朝根本不信张浩南说的话,但是也没有刨根问底。

        现在双方地位颠倒过来了,随着刘援朝的大哥退下来,“老刘家”彻底进入青黄不接状态,现在的油储项目,其实也在往外出市场份额。

        目前来说,原油这一块是往石化公司转移;海外原油存储,还没搞定是石油公司还是海油公司,刘援朝也是果断,千亿资产他把握不住。

        不过他这么果断,其中也有张浩南的影响。

        他参加过两江省跟“沙食集团”的战略会议,会议上张浩南明确了“农村供销合作社”出售的时间点,五到十年,对中央来说,是性价比最高的时间段。

        但同样的,五到十年,又刚好是战略机遇期比较艰苦的阶段;所以在五到十年这个时间段上,还有一个五年延长缓冲期。

        如此也就是最长不超过十五年,“农村供销合作社”就会剥离,起售价格不会少于一千亿。

        只算两江省、淮西省这两省,就是这个价。

        至于说期间“沙食集团”的国内扩张会到什么程度,那个就另算。

        对各方来说都是可以接受的,尤其是那个五年延长缓冲期,一旦启用,对农户、物流、市场以及基层部门,都有一个调整的过程。

        毕竟只有五到十年的话,很多还在财富积累阶段的农民,未必能调整过来。

        张浩南说扔就扔的果断,让刘援朝也做好了心理建设,他现在也是在做交换,国内业务,除了口岸粮油,剩下的,石油、石化存储项目,都可以扔了。

        开价也爽快,然后留一点海外项目就行,同时保证自己还有市场开发的权利,比如说之前在满剌加沙巴州的项目推动,其实就是一个试点。

        只不过撞上了艾德蒙,对方像杀野怪一样,轻松就把他给扬了。

        刘援朝当时特别想要“龙盾安保”这样的公司,可惜,一自己没有张浩南的勇气、胆量;二自己也不敢跟“八十万禁军”合作……

        说到底,二代的身份有好也有坏。

        反不如张浩南这种“百年一遇的商业天才”……

        “那粮食集团的方案,就要拖到他们内部出共识?”

        “我还是那句话,拖久一点,未必是坏事。”张浩南又提醒了一下刘援朝,“月底我参加的国事访问,除了非洲,还有欧洲。丹尼尔斯家族会利用好这个机会的。”

        “暗杀伱?”

        “你在搞笑?那是国事访问,丹尼尔斯家族不如直接发射核导弹来得轻松。”

        “……”

        见刘援朝一脸懵逼,张浩南这下看了出来,“你对洋人是不是有什么幻想?我们在沙巴州就算各自找海盗杀来杀去,死的都是当地人,关我们鸟事?我们是文明人,很体面的。”

        “……”

        “你以为洋人不讲面子的?他们不想要中国市场吗?他们不但想,而且想疯了,可这不是打不进来嘛,所以只能在这里‘君子动口不动手’。可这样等于说就是落了面子,想要体面一点,那肯定是要换个场地,比如说欧洲,或者非洲,都行。”

        “丹尼尔斯家族会在月底跟你接触?”

        “再拖下去,二代小包装食用油的营销可以扔了。现在已经是销售周期中的黄金时段,每拖一天,就是最少一千万的损失。拖一年,四十个亿打水漂。中国市场的溃败,是会产生连锁反应的,无法通过资本力量全面干涉的地区,会让他们有力使不出。”

        张浩南说着又道,“而且这次国事访问,我可不是农业集团企业家代表的身份,而是科技企业代表。”

        “这又有什么说道?”

        “很简单,我会跟当地政府签个备忘录,但跟农业无关,而是高新技术。做点利益交换吧,很正常。”

        此时刘援朝还并不清楚会对哪几个国家进行国事访问,不过他脑子并不蠢,能让艾德蒙借用一下的,在欧洲不是小国就是没主权的。

        小国不太可能,那就只能是德意志。

        出来亮个相的应该就是德意志总统约翰内斯·劳,刘援朝对他还是比较熟悉的,因为约翰内斯·劳的侄儿,从事的是石油天然气,刘援朝本人也见过几次德意志总统。

        通常来说,只要能通过审查,就算不是艾德蒙这样的大公司,一些小型新兴企业创办者,也能蹭一下“国宴”。

        刷名声这种事情,哪儿都需要,尤其是欧洲的外交系统中,祖上是个贵族,本人哪怕不会拼写外交这个单词,也不影响成为一个“合格”的外交官。

        跟各国历史传统也是息息相关。

        刘援朝虽然猜到了可能是德意志,但他没有说出来,而是进一步琢磨,张浩南提到的高新技术……莫非是要引进什么东西?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