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搬家

第(1/2)页

这一天,村里传遍了梁家分家和梁忠义申请宅基要建新房子的事。

        梁忠义照常没去上工,去河边找石头,这次没有把石头都放空间里,挑了两个箩筐石头,大摇大摆地进村,遇到村里人,十个里有八都要跟他说两句。

        现在已经是农闲期间,村里除了一些还要干点收尾活的上工人,大家都闲下来,准备养精蓄锐一个月,下个月夏收开始,好放开手干,村里没什么娱乐的,这可不,好不容易出个新鲜事,他们不得乐呵乐呵,看看热闹,八卦一下啊

        “忠义哥,听说你们家分家了,是不是真的呀”李二柱贱兮兮地问道。

        “忠义啊,听说你向去队长那里批了宅基,是要建新房子了吗”张家嫂子说道

        “梁家老四,听说尚知青从她父母那里借了200块钱给你新房子,是还不是呀”年过古稀的徐婆子好奇问道。

        “梁老四,听说你对象,新来的尚知青,全家都是工人,就养一个小崽子,这条件可真好。”一个村民人羡慕地感叹道。

        “还是梁四哥眼睛利,一挑就挑中个好的,你说我现在去追求其他知青,来不来得及,能不能向娘家借钱给我建房子,我不要多,能借一百就够”一个村里单身小伙说道。

        “李三儿这个主意不错,知青院里不是还有三个女知青吗”有人起哄说道。

        “男知青也可以呀这样跟他父母要钱,都不用借的,直接要就可以。”有人提到,旁边地姑娘听到这个建议心动不已,开始认真考虑。

        “以前怎么没想到呢村里老人怎么都不大愿意找知青当儿媳妇或当女婿呢”有人纳闷问道。

        “那不是知青都不会干活嘛”一个当年反对家里儿子娶女知青婶子说道。

        “人家不会干活怎么了可是架不住人家家里条件好呀能大气不喘地就从娘家借到200块,天天供着也行呀”一个年轻小伙反驳道。

        “你以为向尚知青这样,家里条件好,有愿意嫁给村里人的知青多呀哪有那么好找不看看王老大家媳妇就是个例子。”有人泼冷水道。

        “可不是,还是梁家小儿眼睛尖、手准。”有人叹气道,想到王家老大,娶了个吴知青,跟娶了个祖宗似的,地里活干不了,家里活懒得干,王老大累成狗,王家阿伯和婶子六十多了,还屋里屋外忙,要不是吴知青接连给老王家生了三个胖儿子,估计家里照旧闹得不成样子。

        老王家原来不是大河村的,是十几年前逃难过来的,在村里人单力薄,又只有王老大这么一个独子,吴知青什么都不好,偏偏能生,一连给老王家生了三个大胖儿子。

        本来这几年,几个孩子都大,离得开娘了,王家婶子对吴知青也越来越不能容忍,准备好要收拾儿媳妇,可就在这时,人家又怀上了,村里老人看那肚子,都说又是个儿子,王家婶子还能怎么办,看在孙子的份上,儿子又真心喜欢,还不得不继续供着。

        等梁忠义挑着空箩筐,再回来的时候,村里一群老少爷们,大婶大娘聊的热火朝天,已经梁家的事聊到了村里大小媳妇、各家八卦,他往这里经过,根本没人注意到他。

        三天时间,村里开荒出来的土地,全部种上了黄豆,村里所有人都进入弄闲期。

        梁忠义花了三天时间,除了去河边选石头做个样子担回村,整理了租回来的那屋子。

        检修了一下屋顶,现在是夏天,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会来一场大雨,屋顶不修好,下大雨可糟糕,梁忠义可不想下雨了再来忙,未雨绸缪,梁公公可是知道这个道理。

        然后是把外面的泥墙加高,再泥墙顶上插了削尖的竹削,他和景儿下个月才结婚,他现在还不好过来住,景儿晚上得一个人住这里,虽然村里大家乡里乡亲,治安比较好,但是关于景儿的安全问题梁公公从来不敢马虎,就这样,梁忠义还是不放心,从村里养狗的人家抱了一只狗崽子回来。

        一切准备就绪,他才去知青院通知尚景搬家。

        “尚姐你才在知青院住几天就要搬走了,真舍不得你走。”俞悦不舍的说道。

        “我又是去什么远的地方,就住在村里,你有空可以来找我呀。”尚景无语说道。

        “说的也是,尚姐,我帮你版东西,顺便熟悉熟悉了一下路怎么走。”俞悦高兴地道。

        尚景翻了个白眼,村里就这么点大,那还需要熟悉,不过尚景也没有说什么,把手口的脸盆递给她拿着。

        尚景东西不多,梁忠义一个人都能拿完,说是搬家,其实就是一趟的事。

        房子不大,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两间屋子,一间客厅和一间卧室,用石头混泥间的,本来年久了掉墙皮,但梁公公给屋里打扫了一下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