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7章纪实文学

第(1/2)页

贾有为让人给自己找来了一台笔记本电脑。他坐在自己姑妈家的后花园内,准备开始“写作”。自己既没有要咖啡,也没有泡茶,习惯性的放了一杯纯净水在桌面的右上角位置。

        贾有为的脑子里面出现了“刘宾雁”三个字。改革开放以来,他写作了大量尖锐揭露社会黑暗的文学作品。

        对方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就是《在桥梁工地上》和《人妖之间》。前者开创了中国暴露文学的先河,而后者是首部官场纪实文学。

        贾有为背靠在了椅子上面,双手交叉的放在胸前,脑海里面不仅仅是浮现出那一些文字,而且还有着自己的读后感。

        在他看来,《人妖之间》被誉为首部官场纪实文学,不免有一些过于牵强了。这一篇最早发布于1979年。

        一开篇就提到了特殊背景下面的事情,老百姓都快吃不起饭了,县长的儿子还用肉包子去打狗。

        在当时,内容性是相当有冲击力,也使得他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中国作家。可是,以当前的眼光来看,真不算什么。

        《人妖之间》的内容是有关一场公家腐败。其实,级别很低,也就是科级。讲述了一个老女人在日杂公司的任上当经理,受贿行贿,损公肥私,甚至还利用自己最后那一点姿色进行色诱。

        在生意场上,这一类事情多了去,大家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别以为商人就多么的龌龊,就偏爱干行贿的丑事儿。

        彼此能够公平竞争,那是最好。实在不行,那就只有上手段了。这就要看谁的手段更加高明了。

        除非你天生就背景深厚,可以不行贿。实际上,连贾有为本人都十二分清楚,这样做的后果,会让自己失去不少的机会,徒增他人那种你吃肉,我连汤都喝不到的怨恨。

        所以,利益均沾是最理想的状态。大家按照级别来,最上面的吃肉,最下面的也能够闻一个香味。

        不行贿,不把话说死,十之八九就拿不到项目,打不通关节,做不了你想要干得事情。这不单单是在本国,而且全世界通行。

        唯一的区别不是有,还是没有的问题,而是程度上面的不同罢了。连世界五百强的那些跨国大公司还时不时也被爆光贪污行贿的种种,可见一斑。

        这不是监管体制的问题,而是属于人性当中的贪婪和欲望在作祟。行贿,不光是赤裸裸地直接送钱,投其所好的送东西,奢侈品,金银珠宝,珍珠玛瑙......

        不但如此,还可以利益交换,帮忙解决一下某人家孩子的工作问题,出国留学问题,高档的宴请,高档的消费享受,高出市场价N倍买某人的字画......

        连普通老百姓都心知肚明和一清二楚的事情。只不过,普通老百姓没有机会腐败而已。他们当中谁一旦有了机会,也不会好到那里去。

        哪怕不干的如此明显,也会忍不住占公家的小便宜。公车私用,公款吃喝,私账公报等等,老百姓都不会觉得你腐败和贪污,反倒觉得你是廉洁奉公。

        吕梁原副市长张中生,贪污上了1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