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人间际遇

第(1/2)页

朱高煦终于到达云南府城时,已是八月初了。

        一路非常艰辛,那五尺道上已磨损光滑的石头、让他印象很深。一行人的鞋子走烂了好几双,以至于后来只好在鞋底缠布,才能护住脚底不受伤。

        朱高煦记忆尤深的,还有豆沙关的情形。

        在那座关门上刻着“石门关”的地方,守将检查了他们的路引。路引没有假,确是云南官府出具之物;朱高煦等人也在四川布政使司泸州采购了许多蜀锦,看起来更像商帮。但那守关武将不知怎么嗅出了蹊跷,表现得十分猜疑,问了好些话。最后总算放行了,却让朱高煦暗捏了一大把冷汗。

        若是那名不见经传的关城守将不放行,朱高煦等人要回云南,还得有一番周折。

        这世上,大概只有无生命的机械,才能精确地运行。但凡有人掺和的事,都充满了各种动荡的诱因。或许人本身就不精准,各种情绪情感,如愤怒、畏惧、冲动,常常会完全颠覆某一刻的决定。

        所以朱高煦愈发觉得,若想完全掌控一切,根本就是徒劳。

        好在个人的情感,并不能影响所有的事,而且大多时候人们的心思仍然有迹可循。只不过要参破那些细微的东西,确实有点难了。

        朱高煦等人暂且没有去汉王府,他们悄无声息地先去了一处空置酒楼。他回云南的事、决定先不惊动沐晟,以便有更多的迂回余地。

        一众人进城走的是南门,因为那里有一处“王府守御所”的据点。据点还是当年查刺客时留下的地方,后来因为靠近城门、很方便掌握城中动静,就一直没有裁撤。

        朱高煦确定南城据点的军士发现了他,才离开了城门附近。如此一来,王斌及守御所的武将,定能很快知道他回云南了。

        ……这座空置许久的酒楼,几年前朱高煦就买了下来。彼时他和姚姬一家三口见面的地方,就在这里。

        酒楼的位置不太好,外面过路的人也不多,周围多是民宅;这大概也是之前的掌柜为何要卖掉酒楼的缘故罢?当初朱高煦没怎么挑,不过正好发现此处有地方要典兑、便出钱买了下来。

        大伙儿都累坏了,吃了点干粮喝了些水,此时已找到房屋径直躺下睡觉。

        朱高煦同样浑身疲惫,马上在外院的一间厢房里躺倒,可是翻来覆去竟然睡不着!

        他刚回到云南就感觉千头万绪,一时间愣是不知从何下口。

        没过一会儿,大门忽然响起了“笃笃笃”的敲门声,朱高煦很快想到:可能是王斌等人知道了消息、派人过来了。

        他便翻身起来,走出厢房门口,这时大门又响了两声。

        除此之外,院子里非常安静,随行回云南的几个人早已睡死,完全没有人发现敲门声。朱高煦并不怪他们,这一路确实是在压榨大伙儿的体力极限,特别女子宦官以及齐泰那文人最吃不消。

        朱高煦走到门后,习惯警觉地先向门缝看了一眼。他马上发现有点蹊跷,因为从门缝里看出去,外面一个人都没有!

        他愣了一下,疲倦而混乱的头脑,让他有种刚才是幻听的错觉。

        朱高煦沉住气,轻轻抽开门闩,打开了其中一扇门。他把头探出去看了一眼,甚么也没看到,接着又迅速看另一边,还是没看见人!

        就在这时,一个声音道:“王爷,我方便进来么?”

        朱高煦一听,片刻后才想起这声音很熟悉,似乎是姚芳的声音!朱高煦立刻道:“无妨,进来罢。”

        果然是姚芳闪身进来了,朱高煦随即关上了大门。

        姚芳抱拳道:“末将刚才看见汉王等八人进了这地方,大多都不认识,便没急着过来。”

        朱高煦完全没发现姚芳刚才在哪里,他可能太累了,没那么多精力注意周围的光景。朱高煦见到姚芳十分意外,不过还是先沉住气道:“屋里说。”

        俩人前后进了朱高煦刚才睡的厢房,里面的桌椅家什上全是灰。不过朱高煦同样风尘仆仆浑身很脏,倒也不在意。

        “你怎么会在云南?”朱高煦问道。

        姚芳道:“末将也是昨天才进城,先来了此处看过一回,见没有人进来过,便在这里住了一宿。”

        朱高煦进来后,同样没注意看昨晚有人来过的痕迹。

        姚芳继续道:“翰林院学士、内阁首辅胡广从贵州进云南,奉了旨,来拉拢西平侯沐晟。当时锦衣卫也要派个人跟着来,正巧末将来过云南,叫上头觉得有经验、熟悉地方,便被挑中了。”

        朱高煦一听,忍不住“呵”地短促笑了一声,他似乎是在笑人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