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五十四章 守株待兔

第(1/2)页

“砰!”第一枚烟花,在皇城脚下的长安街上空绽放开来,武德二年元宵节的欢乐之夜拉开了序幕。

        皇宫各监与锦衣卫在洪武门上设了御座,摆上各种点心与甜汤,还有美酒。朱高煦带着皇后妃嫔们,来到了这里,他们先欣赏烟花与灯火,然后再回宫庆祝。宫中也早就布置一新,妃嫔宫女们可以猜灯谜、做各种游戏,甚至赌|博,也能观赏歌舞、影子戏等节目。

        不过灯景虽然好看,最好看的还是人。

        每次烟花照亮天空,五彩的光辉下、便会映出皇帝身边一张张艳丽的容颜,一个比一个漂亮,争相斗艳。

        皇帝身边离得最近的人,当然是皇后郭薇,帝后二人几乎并肩站在前面,然后是皇贵妃沐蓁。朱高煦时不时与她们谈笑。妙锦、姚姬、杜千蕊、李贤惠等都要稍远一些。

        不过姚姬在观赏烟花灯景时,也同时留意着朱高煦,见朱高煦与妙锦眼神对视的次数是最多的。

        姚姬渐渐意识到,长久地相处、女子只有美貌并不一定最得宠。即便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相对十年之后,恐怕也不能那么让人心动了。

        妙锦固然很漂亮,最是那腰豚的形状十分美妙,但姚姬也觉得、自己也不在妙锦之下,至少她的胸|脯比妙锦更美。所以妙锦成了圣上身边最得宠的人,恐怕不是依靠美貌。

        朱高煦大致遵守着一些规矩,并没有冷落任何一个妃嫔,几个妃子更是时常都能与他单独相处、耳鬓厮磨;宫廷女子们接近皇帝频繁与否,只看地位。于是妙锦受宠、让人羡慕,却未引起太大的怨愤。

        皇后与皇贵妃沐蓁二人,是娘家最有势力的人,也是皇宫最尊贵的女子。不过朱高煦好像挺有法子,让她们都认定了在皇宫里的安稳处境。郭薇本性善良,有点胆小软弱;沐蓁颇有大家族的风范,被沐家的事分心。而且她们都有了皇子,于是对妙锦俘获圣心、视而不见。

        杜千蕊因为出身实在太差了,她对现在的处境十分满意。而且姚姬还觉得,杜千蕊似乎是朱高煦最信任的女人。

        因此姚姬认为自己才是最酸楚的那个妃子,只希望朱高煦最宠爱的人是她。

        那本《汉王起居记》,姚姬也仔细读过,而且看了两个版本。

        皇城里有印刷制书的地方,这本书印了一批,赠送给了宫中与朝廷里的人。不过姚姬发现里面有增删的痕迹,可能由司礼监读书识字的宦官改过,把一些避讳的、或是不是那么尊崇皇帝的段落修改了。姚姬便又借了妙锦手里的原本来看。

        从书里的内容来看,妙锦对朱高煦确实了解得很深,字里行间还不乏一些无恶意的调侃。而相比之下,几乎所有妃嫔都对皇帝有着敬畏、恭顺。妙锦确实与众不同。

        最近妙锦又在柔仪殿“写书”了。

        姚姬旁敲侧击,问过司礼监太监王贵与少监曹福,得知每次朱高煦与妙锦在柔仪殿时,没有一个宫女宦官在场。然而他们也没有大白天做那种事,因为门窗几乎都是敞着的。

        何况朱高煦要是白天与妙锦亲热、晚上又召妃嫔轮流侍寝,必定会被发现。这种事在妃嫔中间,也会悄悄谈论。

        姚姬便很细心地发现了问题:如果妙锦所写之事,是不能让人知道的秘密,为何要写下来?若是像《汉王起居记》一样要印刷的书,又何必屏退左右?

        她有了一种隐隐约约的直觉,觉得自己有了机会、能进一步靠近朱高煦内心。

        对这样难以言明的直觉,姚姬很有信心。当初她劝哥哥姚芳去投奔沈家,便是出于一种对朱高煦的模糊理解,而且事实证明她的判断没错,姚芳在皇室又有了机遇。

        这时,朱高煦的目光看了过来、眼神里带着关心,她也报以温柔喜悦的微笑;毕竟是个喜庆欢愉的夜晚呢。不过姚姬心里并不满足,她只想要更亲密无间的感觉。

        或许像她这样的人,诉求比较偏执,实在没法像大家闺秀一样平和中庸。

        ……与奢华的皇宫不同,民间的活动无疑更加丰富刺|激。

        那些富贵讲究人家的女人们,平素大门不出二门不迈,今夜却可以到灯市上流连。在这样一个习俗框架下,会发生一些甚么具体的故事,那便说不清道不明了,总之人们会比平时更放得开。譬如在清明节这样的节日里,据说一些人趁踏春的活动,也会在郊外做出一些不可名状的事来。

        元宵佳节,就算是招惹不上妇人的人,也可以饱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