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5章自然好风光

第(2/2)页

个亿,虽然知道很多项目都是肉包子打狗,或许短期内或许一辈子都看不到收益,你譬如说学校医院还有那什么公路,呵呵,这些国家穷的叮当响,商业化极为不完备,哪里有盈利收益的份?本身就是送福利去了。

        当然了,董大姐这生意经都是经过多少年摸爬滚打磨出来的,支援就是支援,扶贫就是扶贫,有些民生项目,咱们可以送,为了博个好名声,但是有些项目我该赚钱也得赚钱,譬如说一些矿山项目还有一些大农业项目,商业用地开发项目,甚至于新能源汽车项目,对吧,都是夏氏的强项,那怎么得也得让我挣点钱吧?

        而那些国家的官员也都是心知肚明,反正,好多资源,他们自己没有技术没有启动资金,没有人才储备,没有市场,也玩不转,还不如跟这些友好关系国家的客商合作共赢来着,对吧?要不然怎么说华夏改革开放之后,那么多合资公司在华夏大地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对吧,各取所需吧。

        而那些国家只不过是借鉴了华夏政府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罢了。

        当然了,一天过后,董总裁跟这些地方的政府领导和企业签订了意向协议,可不能仅仅就是停留在纸面上,还得进行长期的拉锯战,譬如当地政府的优惠政策,安全保证,税收减免,人力资源的倾斜等等,都要进行仔细谈判,这事,作为全球五百强前总裁的董大姐,她有经验,夏青石就扯淡没有兴趣了。

        另外这些项目,很多慈善项目,譬如学校医院公路等,最多也就是派个办事员去监督施工,然后公司弄个副总过去站台剪彩装逼一下就算是完事了,可是真的碰到矿山农业大项目以及那新能源汽车的投产,呵呵,那就得集团几个负责人亲自带团队去实地考察了,并且还要有办事处驻扎的,生意就是生意,不能开玩笑的。

        也就是当天晚上,董总裁受邀跟外交部那位副部长赴宴参加巴铁政府在当地一家酒店举办的合作晚宴的时候,夏青石一个人悄默默坐上了去往顺化的大巴,他的事还没有玩,顺化那边也得去扔点钱,虽然那块说好的投资额度不大,而且已经有其他高层在那边负责,但李雪几个老娘们在那里,自己终归还是不放心得过去看看的。

        大巴快速行驶在公路之上,通过车窗可以看到真实的越南风貌。

        说句真心话,越南这地方的自然环境是他妈真的好,地里环境得天独厚吧,雨水充沛,随便扔颗种子,不用管,它自己就能抽芽长成参天大树。

        公路沿线都是茂密的树林和橡胶林果树林还有葱郁的农田,以及掩映在丛林中的漂亮民居,这空气,八辈子也不用担心什么狗屁的雾霾,简直就是一处养老的沃土。

        当然了,事情都是有两面的,这地自然景观可以,但是人文景观就差了那么点意思了。

        大巴一驶出了胡志明市区,进入郊区的时候,那公路就开始了年久失修的流程,有些地方还是坑坑洼洼,大巴车不停来回颠簸摇晃,尤其是这大巴哥们似乎也是跑的私营又或者想吞下那高速公路费,有一段舍不得走收费的高速公路,就是从乡间小道走,大巴车来回像蹦蹦车一样,不停的抖,不停的晃,让夏青石直皱眉头,毕竟这可是城际大巴,又不是乡村大巴,还真是有损越南形象的。

        当然了,也是这么一段遭遇,夏青石也得以看到了越南乡镇的真实面貌,很多地方依旧都是土路,连水泥柏油公路都没有,一下雨那就是烂泥巴路,稀稀拉拉一脚的泥,这情况跟华夏老早好几年前施行的村村通公路相比较,的确是落伍了许多了。

        甚至于还有很多老百姓,在路上走着都是光着脚,反正人这也是原生态用不着穿鞋,土路上穿鞋也是浪费,还懒得洗,而很多人依旧人拉犁在水田里耕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亘古如一,丝毫享受不到现代社会带来一丝的优越感。

        有些乡村虽然房子建设的好看,民居嘛,对吧,哪怕就是木头房子,夏青石也是觉得稀奇,但是没有通电,这情况不由得让自己想起了自己在云贵那个地方扶贫的夜晚,对于本地百姓的生活质量有些担忧了。

        毕竟华夏人根深蒂固的思想,讲究世界大同的,哪怕自己也是刚刚脱贫,但是一看到其他人比自己更惨,不免就心生同情,自发的想帮助别人,或许这种思想在西方白人眼里真的就是贱,他们如果碰这种情况第一反应就是趁火打劫,完全奴役这些穷鬼,借此扩大自己的财富,世世代代的成为人上人,根本不可能帮助这群穷鬼,这也难怪白人自诩为优等人种,只信奉强者,看不起亚洲人种了。

        ?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