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四章大阵仗

第(2/2)页

一样的北方。

        而且在蓝风很多企业的规模尤其的大,毕竟很多都是沿海和外企直接来投资的,论市场稳定性根本不是那些个破落国企能够比拟的,而且工资福利待遇也是超高,只要肯辛苦,一年收入是煤矿的两到三倍也是正常。

        所以很快,就有人抱着尝试的心态在蓝风安定了下来,有一就有二,有二就有三,裙带效应就是这样的,慢慢的就形成了一股思潮,随着时间的发酵,暗中的人相信,绝对会撬动一个临界点,改变三晋经济转型难的大格局。

        当然了,这是一个温水煮青蛙的过程,三晋的国企可跟青湖不一样,已经根深蒂固,而且既得利益团体极为的庞大盘根错节,三晋省委可不敢跟青湖那边一样名面上给予什么支持的,以后的博弈还在缓慢发酵,只不过那就是以后的事情,至少现在蓝风政府默许的这个招工启示,那群矿务局的领导也说不出什么,毕竟煤矿企业经营出现了困难,他们一个劲去找省里面的领导要帮助,现在正好碰上金融危机的这个机会,蓝风替他们排忧解难,解决职工就业,他们还能说什么?

        当然了,那群人真实的目的是要资金,可不是要什么帮助分流职工,毕竟职工的死活关他们鸟事,他们要的是自己的荷包鼓不鼓,毕竟企业没有钱了,他们拿什么三公消费?蓝风的私企要的是熟练的技工,又不要领导,他们在企业都是有公职的,职工说走就走,去哪里都是交养老交公积金,但是他们呢?在国企是个科长处长局长,难道他们也要去当工人?娘的,怎么可能?

        所以说,无形中,蓝风的所作所为也是触动了他们的利益,这个梁子算是结下了,至于什么时候报复,呵呵,这就不是谁能够准确预言的了。

        夏青石不回来还好,一回来俗事就是弄个没完,在龙城跟瞿澜腻歪了两天,原本等着刘雅诗从港深回来,一起回蓝风参加大型音乐会的,但是李雪这边的扶贫的电话却先打了过来。

        之前在打广告全省招工煤炭工人报复国资委的事情上,蓝风区政府或许也是因为有省里面的领导授意,他们同意了,顺了夏青石的意思,以蓝风区政府的名义署名了那个广告,让夏青石坐享其成。

        但是这个便宜可不能这么好吃的,夏青石得出血啊,这不,上次说的扶贫的事情,还没有出了十天,就要落实了,还真是政治任务,说来就来,一天都不带多等的。

        这次的扶贫三晋省委省政府很重视,蓝风区委区政府丝毫不敢怠慢,带队领导省里面是由省长林则成负责,负责农业的王副省长是副领队,还有省工业厅和农业厅的一帮子领导,蓝风区里面则是由李雪带队,袁贸成和易非都跟着去了,至于袁卫国则没有出现在考察队伍里面,在夏青石看来,或许那天吴文贵跟自己说的小道消息是真的,老袁是要高升了,这会稳稳当当等调令,不想再多余抛头露面跟其他人争政绩惹人嫌了。

        政府层面是这样的安排,商业上的大佬们在做表面文章上面自然也是紧跟政府步伐的,晋商商会会长隆豫重亲自出面,带着一帮子晋商大佬包括龙五爷任耀祖等等都出面了,洋洋洒洒一百多人尾随,几乎把晋商商会三分之一的规模都拉出来了,让林则成脸上面子十足,颇有点国家领导人出国与那些友好国家大面积合作一掷千金的感觉。

        三晋政商界出行排场弄得很大,直接包了两架大型客机,这还不包括那些商业大佬随行的工作人员,如果算上他们的话四五百个都数不够。

        这次对口扶贫的项目在云贵省北部山区南节市,这地方下辖一个区,四个县,一个县市级,其中四个县全都是国家级贫困县,地区多喀斯特山石地貌,平整土地很少,根本无法发展大农业,至于矿场,呵呵,那就更没有了。

        而且整个地区四处都是大山阻隔交通极为不方便,里面地区少数民族成分复杂,文化沟通困难,近年来人才流逝也很严重,很多出去上学打工的青年都选择了逃离,一系列的原因就造就了这地方极度的贫困,而且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穷,政府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这次的对口扶贫也是要彻底解决这个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匀的老大难问题了。

        ?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