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五章小目标

第(2/2)页



        “有没有具体的举措?”隆豫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各位代县的领导在我们宣布投资和支援之前,我希望你们能够先做一些事情,不知道你们愿不愿意?”夏青石对着一群县领导问道。

        “夏总您的意思是政策税收?这?如果你们投资,我们一定按照最优惠的政策给你们实行”

        县委书记罗玉民当即回应道,这些财神爷有钱都请不来,他们肯来投资,这种好事自己再抓不住就活该一辈子在代县熬退休吧。

        “不,那些都是其次,我这一路上来,也看了,跟全国农村一样,因为城市化推移,农村人口流逝严重,我觉得咱们这165个村,只怕有一多半人口都在极具萎缩,如果我们投资,就拿修路和修学校来说,极为容易造成重复投资,资源浪费,好钢用不到刀刃上”夏青石开口道。

        “夏总你的意思我明白了,其实合并自然村这个事情,你不说我们县委县政府也早就有过考虑,毕竟无论是百姓的医疗还是上学,这些偏远村庄都是问题,但是具体到安置,我们也是犯难,没有钱啊”县长李长庚开口道。

        “有具体数据吗?这个问题我可以现在就回应你,我们夏氏愿意为村庄移民安置提供帮助,但是我要确切的方案,糊弄我的话就不要说了”夏青石冷不丁开口问道。

        “有,165个村,我们几年前就做了统计,人口低于一百人的村有将近七十个,其实是可以合并到周边地理和交通好一些的村庄,另外12个社区乡镇也可以通过县城扩容合同的方式缩为八个,最大限度减少机构臃肿,重复建设支出的情况出现”

        李长庚还是有料的,想也没有想,就将自己内心想了很久很久,跟县领导班子其他人都反复实地查看讨论很久的计划说了出来,这数据也足够详实有说服力了。

        “你的这个方案是县里面可以通过的吗?我是说可行性大不大?”夏青石也对那李长庚刮目相看,显然这个人是个干实事的人。

        “夏总,我现在就以我个人的身份表态,我支持这个计划,毕竟当初我们就探讨过,要不是没有钱,只怕我们早就实行了,就是因为自然村交通太过封闭,导致很多次自然事故救援不及时,我们县里也是愁得要命”

        县委书记罗玉民当即表态道,其他领导也都跟小鸡啄米一样点头,县委班子大部分都在,得,这事只要他们都同意了,要是还有变数,那就是老天要代县穷了,夏青石也没有办法了。

        “我算算,每个移民村,我们都要给他们盖六层住宅楼,每户至少都是两室三室的住宅,每个村三百到五百户,就是两到四栋楼,七八十个村,就是五六百栋楼,一栋楼的造价我们按照一百万算,五六百栋就是五六个亿,还要算上学校医院,村委会,公路,小区配套,至少要十个亿,嗯,问题不大,这个钱我们夏氏掏了,另外我还要给你们两千万,一千万给县里,一千万给村里,如实发下去,让大家过个好年,至少给孩子们买身新衣服”

        夏青石一个人拿着笔在本上就这么三猫两画葫芦,得十多个亿就出去了,他说的轻松,但是所有人包括隆豫重的耳朵都炸了。

        ‘咔嚓’“咔嚓!”现场只剩下了两个记者不停摁下快门拍照和录像的声音,谁都被夏青石的大手笔惊滞的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了。

        “啪啪啪啪!”“啪啪啪啪”所有人在隆豫重的带领下起立鼓掌,这不是嘲讽,也不是抬举,而是真的震撼。

        “谢谢”夏青石探手压了压。

        “这不过是第一步,咱们还有下一步,把乡亲们迁出来之后干什么?怎么干?才能让他们在新的地方呆得住,留得下,而且能够真正过上富裕的日子,诸位你们的投资我不知道,也无法干涉,我先说说我的投资,我的投资一共分为三个批次,第一就是我要将我的南明农业集团投资的侧重点放在代县一部分,具体是农作物种植还是家禽家畜养殖,这个要等我们的技术人员来了之后,他们用检测数据说话,不过我要在这个地方建设一个研发中心,增强本地农业核心竞争力”

        “另外我要将旅游公司的业务拓展到这里,还要在这里开设农产品加工厂和农俗文化旅游纪念品加工厂,具体能够解决多少就业我也说不准,但是我有一个小目标,至少是三万人吧”

        “啪啪啪!”夏青石的话,再一次被人群中热烈的掌声打断淹没。

        ?

        ()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