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江南春

第(1/2)页

E+taWBpV4k|`O6#^L@)N1}]q^ε~的时候,一首歌,同时也在许广陵的脑海里形成,主题也便是江南。\r

  许广陵以前有过这样的想法,写一组关于江南的歌。\r

  不过那个时候,他离“江南”太远了。\r

  而之前的这一次万里南行,以及其后的北上,许广陵一路上见识了很多,也感受了很多,这时,藉画中的内容为契机,歌曲便自然而然地形成。\r

  江南。\r

  很多人写过江南,从古代到现代。\r

  郑愁予写《错误》,“我打江南走过”,江南是背景,相思才是主题。\r

  林俊杰唱《江南》,“风到这里就是粘,粘住过客的思念”,同样,江南只是背景,爱情和缘份才是主题。\r

  许广陵的这一首江南,不涉人世间的半点爱恨情仇,而只是用一个准大宗师的视角,看这自然山水,别样生机。\r

  江南风,江南雨,江南水,江南月。\r

  风是江南,雨是江南,水是江南,月是江南,燕子是江南,杨柳是江南,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江南,演绎在江南。\r

  这里有“草色遥看近却无”,这里有“二月春风似剪刀”,这里有“乱花渐欲迷人眼”,这里有“山青花欲燃”。\r

  这是草长莺飞的江南。\r

  这是万紫千红的江南。\r

  春来春有去。\r

  三月残花落更开,小檐日日燕飞来。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r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r

  节物相催各自新,痴心儿女挽留春。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r

  这是对待春归的三种态度。\r

  怅惘。\r

  别开生面的惊喜。\r

  顺应自然造物的豁达。\r

  乐曲在行进到这里的时候,也进入了些许的渲染和华彩阶段。\r

  怅惘表现在曲中,是激越的,是叩问的,是带着几许哀伤甚至悲壮的。惊喜表现在曲中,是铿锵的,却也如采莲舟行在水面上,是轻松的,是摇曳生姿的。\r

  豁达表现在曲中,则是一种如风过大地般的自然,然后整首乐曲,也正是在这种自然的氛围中,进入收束。\r

  这是曲子。\r

  其后是词。\r

  曲子和词比起来,许广陵擅曲而不擅词。\r

  这或许也是因为他和曲打的交道很多,不论是作曲,还是编曲。而写词,从小时到现在,也没有几次。\r

  但其实只要曲子到位,词也不必有多好,适合就行了。\r

  这也是词曲为同一个创作者的优势所在了,许广陵完完全全地知道,他想表达什么。而在曲的表达已经就位的情况下,关于词的填写,他也只需要“本分”一点地如实描述就行了。\r

  江南柳,春风过。\r

  安然不动如大地,却把柔条当垂钩。\r

  江南燕,筑巢忙。\r

  单飞苇间轻点水,双飞堂前语呢喃。\r

  ……\r

  十二段,十二种江南风物,而这十二种风物的铺排,组成了许广陵想要表达的整个“江南”意象,至此,这首歌曲创作完毕。\r

  许广陵先是写下了“江南”,而后,在后面补上了一个“春”字。\r

  《江南春》。\r

  这首歌曲的名字。\r

  找了个录音室,把伴奏弄好之后,许广陵将词曲并之前的那幅画一起,寄给了周蓝兰。\r

  看看书,玩玩篆刻,绘绘画,写写歌。\r

  这便是许广陵的“调适”。\r

  调适是休息,也是休养生机。如一场大战之后,退下来养精蓄锐,将身心调整至最好的状态,等待再次的临阵。\r

  调适的日子里,许广陵没有再运行根本窍法。\r

  但伏羲诀的习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