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8章

第(1/2)页

陈渭将高爷爷写好的诗稿放进信封,又请他写了封皮,这才道了谢,揣着厚厚的诗稿回了家。

        到家,他将诗稿递给谢枕山,谢枕山抽出来看了看,一脸莫名其妙。

        “这东西,有用?”

        “我不知道有没有用。”陈渭坦然地说,“只是直觉想到了。这是赵局教我的。别看那老头一天到晚没个正形,其实他破过很多大案要案。赵局经常和我说,破案子要发散思维,要做蒲公英,吹出无数种子,也许能飘到关键点上,不要当花生果,只知道紧巴巴抱着一处不放。”

        谢枕山点点头,将那信封揣进怀里。

        吃过早饭,俩人收拾了行囊,谢枕山只拿了昨天的那把刀,还有盘古服。

        “外骨骼虽然有用,但是续航时间很短,一个小时。”他和陈渭说,“用完了就得充电,所以不能一直穿着。”

        他又将昨天那把枪交给了陈渭。

        “不到万不得已,咱们最好不要开枪。”

        陈渭笑道:“你那行李箱里还有什么?别是哆啦a梦的肚兜,啥都有吧?”

        谢枕山却没笑。

        “我带过来一些武器,子弹也还有十几发。”他犹豫了一下,才又道,“但我不想今天都带出去。武器要用在刀刃上,万一未来遇到更大的危险,再用它们也不迟。”

        俩人换好衣服下楼,邻居们听见开门的动静,一时间都出来了。

        韩春塞给他们两个热乎乎的矿泉水瓶:“我自己做的,大吉岭红茶兑的鲜奶。加了点蜂蜜调节口感,别怕发胖,你们路上喝。”

        媛媛妈递过来一叠滚烫的发面饼:“媛媛奶奶今天早上五点起来,就为了做这饼。鲜肉馅的,里面还用了五香粉,媛媛吃了都说好。”

        夏小棠拿出两个黑色的口罩,陈渭一看乐了:“小棠,大明没有新冠病毒。”

        谢枕山却伸手接了:“外头太冷,带口罩能防寒。”

        胖大海拿了两顶鲜亮鲜亮的针织帽:“戴上戴上,别嫌丑,暖和第一!”

        陈渭哭笑不得,邻居们的这种热情,显得他们好像是去郊游。

        就连余多利也臊眉耷眼走上前,他在口袋里掏了半天,掏出一个打火机。

        不是便宜的一次性打火机,是昂贵的大牌,它的外形就像一把金色的枪,火苗还能调节大小。

        “我看你俩都不吸烟,家里估计也没这东西。”他别别扭扭地说,“带上吧……用完记得还我。”

        陈渭接过打火机,向他道了谢,心想这人其实也不坏。

        昨天谢枕山夺来的那匹马还在,胖大海早年在街头卖冰棒的大阳伞还留着,就撑在单元楼门口,替马挡着大雪。

        马儿喷着响鼻,蹄子刨了刨地上的雪,颇有点精神过头的样子。

        陈渭皱眉:“你喂它什么了?兴奋剂吗?”

        “呸!纯属污蔑!”胖大海叉腰怒道,“我就给它吃了一块方便面,喂了一罐可乐!”

        “……”

        这马以前吃的干草喝的雪水,今早吃的却是肥宅快乐面,喝的肥宅快乐水,生活“档次”可谓大大提升,难怪快乐得直发癫。

        谢枕山翻身上马,又将陈渭拉上去,让他坐在自己的后面。

        “大家自己多加小心。”陈渭在马背上,又看了看邻居们,“没事千万别出单元楼。”

        出发之前,陈渭心里还有点小旖旎,毕竟这是他第一次和谢枕山共骑一乘。

        但是出来不到半个小时,他就完全没有旖旎的心情了。

        太冷了。

        尽管俩人都穿了加厚的防寒内衣,尽管他把家里那件最贵的canadagoose也穿在了身上,但是依然挡不住外面这灭绝人性的寒冷。

        雪已经停了,但天依然阴阴的,风刮在脸上,就像有一百把小号美工刀轮番上阵,剐得人皮开肉绽。

        陈渭从没经历过这么可怕的严寒。他当兵那年,全国大范围雪灾,很多地方的低温创造了历史记录。救援中,陈渭的好几个战友都冻伤了……

        然而此刻他所感受到的寒冷,却可以在当年的雪灾之上,再添三个加号。

        这就是小冰河巅峰的威力吗?

        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尚且要举国之力……这么严重的天灾,又岂是茹素、下罪己诏、以及穿两件打补丁的龙袍就能摆平的?

        陈渭正胡思乱想着,忽听谢枕山低声道:“渭哥,累了吗?”

        陈渭打起精神,他摇摇头:“累倒不累。就是感觉我们这样的搜寻,太漫无目的了。”

        他们出来半天了,只遇到一头颇具攻击性的华北豹——它熟练得不能再熟练的动作,证明了一个可怕的事实:这里的野兽,吃人已经吃成了习惯。

        沿途也经过了两三个自然村,然而都不用进村,远远的,他们就能觉察到那种扑面而来死气沉沉的凋敝,那是忙碌的死神在间隙中打哈欠,嘴里呼出来的独特气味。

        “……木皮石面皆食尽,父子夫妇相割啖,道瑾重积,十死八/九。”

        严寒、饥荒、马匪、女真人……没人能在这种地狱般的环境里活下来。

        大明的百姓就像苍蝇一样,整村整村,悄无声息地死绝,然而在汗牛充栋的历史书上,他们却连一枚小小的注脚都不配拥有。

        午后,温度最高的阶段,俩人终于下马歇息。陈渭拿出了李奶奶做的鲜肉千层饼,以及韩春给的奶茶,这些熟悉的,来自现代社会的温暖味道,极大地抚慰了陈渭那颗备受煎熬一上午的心。

        谁知刚啃了一口饼,陈渭忽然停住!

        他猛然站起身来,四下张望。

        谢枕山抬头看着他:“怎么了?”

        “我……我好像感觉到陨石的存在了!”陈渭的声音有点发抖,“就在刚才!”

        谢枕山也站起身:“哪个方向?!”

        陈渭伸手一指,恰恰是山海关那边。

        “渭哥,你有什么感觉?”

        “就像有什么扯了我一下,虽然力量非常微弱,比一根线强不了多少。”陈渭有些激动,“一定是陨石!不会错的!我们转悠了一上午,这是我第一次有了感觉!”

        谢枕山想了想:“有可能是陨石终于进入了你的感知范围。会不会是野兽?”

        “不知道,但应该是个快速移动的目标。”陈渭飞快把饼塞进嘴里,他牵过马来,“走,过去看看!”

        陈渭的感觉非常稳定而且清晰,指南针一样准确,直指山海关。

        然而到了接近关隘的地方,俩人却停下来了。因为他们发现,山海关里繁忙异常,喧嚣声老远都听得见,箭楼上,远远就能看见士兵们急匆匆奔跑的身影——虽然匆匆,却并不慌乱。

        一条漫长的,几乎看不见尽头的队伍,正缓缓鱼贯而入。

        谢枕山勒住了马。

        陈渭声音沉沉道:“吴三桂回来了。”

        松锦陷落,祖大寿和洪承畴纷纷降清,吴三桂手下的三万关宁铁骑,成了大明王朝最后一张红桃艾斯。

        到了三月初,焦头烂额的皇帝终于撑不下去了,因为他发现,再拖下去,他就能看清李自成到底是单眼皮还是双眼皮了。

        紫禁城发出了求救的诏命:命吴三桂放下虎视眈眈的女真人,入关勤王。

        从宁远到山海关,短短两百多里路,吴三桂足足走了八天,其磨蹭的程度,让整个宇宙都读懂了他万分抵触的心态。

        直到今天,人马才刚刚一唱三叹地到了山海关……陈渭他们赶上的,就是三万大军入关的这一刻。

        谢枕山轻声道:“渭哥,你的感觉还在吗?”

        “在的,而且比刚才强多了。”陈渭把声音压低,“从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