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10章

第(1/2)页

山海关内。

        陈渭确实帮谢枕山引开了绝大部分的追兵。

        剩下那一小撮,谢枕山借助夜色,三绕两绕也就甩掉了。虽然内心感到抱歉,但是对谢枕山而言,陈渭其实是个纯粹的累赘。

        他有很多事没和陈渭说,比如,对这种古典式关隘的内部结构,谢枕山了解得远比一般人多得多,甚至考古人士也不能及。

        因为他曾在这种地方生活过很多年,对别人来说是冷僻小众的专业知识,对谢枕山来说,却是融于血肉的生活常识,比如粮草一般会堆在何处,马厩安在何处,普通兵卒们又会歇在何处,日常巡逻的节奏,食物饮水的分配,乃至于主帅和手下副将们的活动范围,谢枕山全都了如指掌。

        又过了好一阵子,山海关内的喧嚣终于不情不愿地平息下来。毕竟人马赶了一天路,大家都累了。

        谢枕山就像影子一样,从黑暗的角落里默默淌出来。他悄无声息地贴着墙,一面走,一面思考刚才的事。

        陈渭行为失控,是在吴三桂慰问伤兵的当口发生的。所以,要么是伤兵和军医那边出了问题,要么是吴三桂和他手下那几个带兵官出了问题。

        谢枕山抬头看了看天空,今晚无雪,星辰清晰硕大如钻,夜还很长。

        那么,就从伤兵营开始吧!

        伤兵住的地方很好找,草药味道最浓,血腥味最臭,伴随着痛苦呻/吟的那一块就是,谢枕山周身裹着浓浓夜色,犹如黑夜里的一只黑猫,无声无息接近了伤兵居住的西北角,然而从头到尾转了一圈,他甚至一度溜进了军医那鼾声如雷的屋子,却一无所获。

        和陈渭一样,谢枕山也曾被陨石“穿身”,他同样对陨石很敏感。

        虽然不至于像陈渭那样,一接近它就失控,但陨石在或者不在,具体在哪儿,只要范围足够小,谢枕山还是能判断出来。

        第二个目标,原本应该是吴三桂和他手下那几个带兵的统领,但是谢枕山放弃了。他有一种很强的直觉,陨石不在明朝人的身上。

        天机所方面认为,在“历史”这个第三层,陨石会比在“现实”这个第二层,性质稳定得多,也更容易被察觉。

        一旦它落在“古人”身上,这个人就会突然出现变异:要么是生理上的,要么是心智上的——他很可能会预知未来。

        如果陨石落在吴三桂手下的身上,甚或就落在吴三桂的身上,此刻,山海关内就不会如此平静了。

        以防万一,谢枕山又绕着将帅们住的地方,贴着墙走了一圈,如他所料,里面十分的静谧,除了吴三桂住的院子里还有灯光,有奴仆打着哈欠、端着茶盏和夜宵一趟趟往里送,其余人都已熟睡。

        至于吴三桂睡不着的原因,地球人都知道。

        谢枕山在山海关里走走停停,用了大半夜的时间,什么都没找到。但是他一点都不气馁,至少,他排除掉了绝大部分的不确定。

        谢枕山把目光投向远处,那是最后一个目标。

        马厩。

        山海关的马厩很大,并且隔成好几个区域。为了对抗马背上的女真人,关宁铁骑也是以骑兵为主,马匹不可能少。

        谁知谢枕山刚刚摸到马厩边上,里面的战马忽然嘶鸣起来!

        起初只是几匹马,但很快就变成了大合唱,所有的马都恢恢地叫起来,一时间,马厩里就像开演唱会一样热闹!

        谢枕山知道要坏事,想抽身离开却已经来不及了,夜巡的兵卒第一时间察觉不对,立即吹响了警报。不过须臾,火把蓬蓬,一树树地燃烧起来,人越聚越多,把马厩围了个水泄不通!

        对着丛林一样的大刀长矛,谢枕山倒不觉得慌张,他缓缓抽出自己的那柄刀来,将刀尖往地上一戳。

        刀身弯成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弧度,借助这力量,谢枕山如一片鸿毛,灵巧地翻身一跃,顺势向下横着一砍!

        只听当啷之声不绝于耳,金属的撞击让人牙齿都发酸!

        兵卒们全都惊叫起来,原来谢枕山刚才那一砍,把面前十几把刀齐齐削断了!

        破损的刀刃,横七竖八散了一地!

        围攻的兵卒们慌了神,扔下断刀连连后退,一个带兵官见状,高声发了一句号令,谢枕山抬头一看,双眉终于缓缓皱起。

        上来的是一排弓箭手。

        他手中的刀固然削铁如泥,然而一旦对上如雨的箭矢,同样没有胜算。

        紧要关头,谢枕山想起来了,他一把掏出怀中的那封信,向着火光高高举起!

        “我要见平西伯!”

        他喊的是普通话,现场没人能听懂,但是那封信被火光映照,信封上那一排“吴三桂亲启”却是清清楚楚!

        那个带兵官是吴三桂的副手,识文断字,他一看信封上吴三桂的名字,顿时警惕起来,挥手让弓箭暂停。

        很快就有人把消息报给了吴三桂。

        吴三桂一听,山海关里抓住了一个“功夫了得”的刺客,手里还有一封写给他的信,顿时大吃一惊,赶紧跟随通报的人来到了马厩。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