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第52章

第(1/2)页

梁总管震惊无比地瞪着陈渭!

        “一百六十年?短短一百六十年,就……就变成你们这样了?”

        小杜有点不满:“喂喂,什么叫变成我们这样,我们这样有什么不好?”

        梁总管摇头:“我是说,往前倒一百六十年,也只是康熙三十九年,和这会儿没甚大差。可是往后一百六十年,变化竟如此之大,犹如翻天覆地。”

        陈渭笑笑:“因为这一百多年,恰恰赶上了几千年来,变得最快、最厉害的时候。”

        梁总管试探着问:“你们那会儿,已经不让留辫子了是吗?就和顺治年不让留头一样……”

        那几个互相看看,都笑起来。

        陈渭摇头:“两码事。不是不让留辫子,是大家都习惯短发,你要真留辫子也没人抓你,就是上了街会被大家围观,没见过嘛。”

        梁总管思忖许久,还是咬着牙问:“大清还有多少年?”

        大家呆了呆,开始集体心算。

        小杜想了想:“这么说吧,我爷爷都没见过大清,我爷爷他爹,不,得是我爷爷的爷爷,才赶上了大清的一点儿尾巴。”

        大盛算出来了,肯定地说:“打今年算起,后头还有52年。”

        梁总管的脸灰败得像重霜打过的晚秋花,他垂下头,一言不发。

        几个人看他这样子,心里都不大好受,他们不同情大清,却万分同情这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的太监。

        大盛柔声安慰道:“要不你多攒点钱,找个机会出宫过日子吧,未来……唉,后面世道越来越不太平,不管躲在哪儿都没用。”

        梁总管抬起脸来,惨笑连连:“照你们这样说,我若活得长久一些,还能亲眼看见大清亡国?”

        陈渭皱眉:“大清的命数是如此,你自责有何用?”

        “皇上是怎么死的?”梁总管忽然轻声问,“他还剩多少日子?”

        到这一步,也没必要再隐瞒了,陈渭索性道;“就剩一年了。他一直多病孱弱,你又不是不知道,皇上是病死的,就死在热河。”

        梁总管倏然一惊:“怎么?皇上没回京?”

        “他不愿回去。”陈渭冷哼了一声,“皇上怕洋人,他是被这次的事给吓着了。恭亲王一请再请,折子递成了雪片,可他就是不肯回銮返京。”

        梁总管长叹了口气:“后来呢?大阿哥继了位?”

        “嗯。新君也没撑多久,年纪轻轻就死了,虽已大婚却没留下子嗣。”陈渭的语调里不含一丝情感,仿佛在平铺直叙某个人人皆知的数学公式。

        梁总管默然片刻,低声问;“死因?”

        “天花。”

        小杜随口道:“不是梅毒吗?说是在八大胡同玩坏了身子……”

        梁总管攥着自己的手,连指头都变得雪白!

        “那是野史。”陈渭看了小杜一眼,神色没怎么变,“正史记载是死于天花,但很多症状又像三期梅毒,再加上患者过往确实有冶游史,因此后世民间认为他死于杨梅大疮。”

        梁总管只觉得身上冷一阵热一阵的。

        在他的印象中,大阿哥还是个路都走不稳的孩子,有着满是孩子气的天真可爱,喜欢被他抱着,抓着他的辫子喊他,“小梁子!带我去看花!”

        然而这个“孩子”在这群后世人的描述中,分明蜕变成了一个放浪形骸、无药可救的昏君,其操守连普通人都不如。

        “他……他可有什么载入史册的功绩?”梁总管还不死心,仿佛一心想证明那个乖而可爱的孩子其实也没那么烂。

        “没有。”陈渭冷冷道,“他是一个非常无能的皇帝,既没有干什么好事,也没干多大的坏事。短短的人生耽于享乐,几乎没有任何可称道之处。”

        梁总管长长喘了口气,他像是放弃了一样,慢慢哑声道:“再然后呢?”

        “醇亲王之子继位,这位稍好一点,品行大体上过得去,但也没做出什么力挽狂澜的成就,而且三十七岁就过世了。”陈渭的语速很快,倒像是饭店里给客人报菜名的伙计,因为烂熟于心反而不过脑子,“再后来是个三岁娃娃,也是从醇亲王府里找来的,小孩上台没两年大清就亡了。”

        他只用寥寥数语,就把半个世纪的风云变幻概括完了,听的人只觉得,这么多条人命,这么沉重的民族血泪,亿万万人苦如药渣的一生,最终,白白填埋进了巨大的讽刺和荒芜里。

        小杜龇牙咧嘴揉了揉脑门:“从嘉庆算起,一个能打的都没有。开盲盒也没这么惨!”

        大盛也说:“真要盲盒开成这样,我得扑到桌上哭一场。”

        焦娇啧了一声,她皮笑肉不笑道:“不是开出了一个女版隐形款吗?又长寿又能打。”

        “喂!那不叫能打,那叫胡作非为好不好!”

        陈渭知道他们说的是慈禧,但他没解释。

        他倒不是故意隐去慈禧在其中的影响力,是懒得说。一旦再把懿贵妃拉出来,今晚他们就既别想吃饭,也别想睡觉了。

        明天还得赶路呢。

        在一阵难熬的沉默后,梁总管终于轻声道:“吃饭吧。是我耽误大家的功夫了。”说完,他捧起桂师傅的那个饭盒,大口吃起来。

        谁都看得出来,他吃得味同嚼蜡。

        陈渭不后悔告诉梁总管实情,明天到了热河,他们恐怕得求着梁总管帮忙救人,眼下藏着掖着,人家都问到门槛上了你还支支吾吾,见你不肯交心,到时候人家也不会心甘情愿帮你。

        而且未来只有两种可能,第一种,他们顺利找到陨石,全员返回。按照天机所的研究,一旦陨石离开所在的历史区域,它曾经带来的一切影响都会消失,梁总管会迅速遗忘他们以及和他们相关的一切信息。他的记忆会退回到遇见陈渭他们之前的状态。

        第二种,就是他们没能找到陨石,全员不得不留在大清谋生,那样一来,结交一个宫内总管太监就更不是坏事情,以梁总管的身份地位,肯定能庇护他们,甚至认同他们的救国理念。

        至于把一个太监给拐上革命道路,这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那天晚上又排了值夜的顺序,每班三小时。大家洗漱之后纷纷找出睡袋,一个个像困倦的蚕蛹钻了进去,一会儿就没了声音。

        第一班是陈渭,今天他是最累的,第一班司机就是他,午后换岗没多久车又抛了锚,陈渭等于是一点儿也没歇着。大家让他值第一班是照顾他,这样的话,三个小时后他就可以直接睡到天亮了。

        篝火依然在燃烧,陈渭强打精神,起身四处巡逻,同时不断收集枯枝。夜间露宿河谷,他们必须提防野兽的侵袭。

        刚绕着小营地走了一圈,陈渭就看见梁总管从睡袋里钻了出来,愣愣坐在火堆跟前发呆。

        陈渭走到火堆跟前坐下来,把捡来的枯枝一点点放进火里。

        “又在忧国忧民了?”陈渭看了梁总管一眼,“想什么呢,大半夜的不肯睡。”

        “有一个人,你一直没提。”梁总管忽然没头没脑地开口,“我在想,你是故意不提的吗?”

        陈渭一愣:“谁啊?”

        “懿贵妃。”梁总管抬头看着陈渭,“其实你刚才说错了,眼下还没有醇亲王,只有淳郡王。”

        陈渭心下一哂,原来是在这里漏的馅。

        “七爷是什么时候封的亲王?皇上龙驭宾天之后吧?听那意思,不光是亲王而且得是世袭罔替,毕竟两位皇上同为出身醇亲王府。若无懿贵妃从中助力,断不能如此。”

        陈渭心想这人确实聪明,而且他熟悉皇上家的关系网,稍微一推理就能得出结论。

        梁总管又道:“今早我说焦娇姑娘和懿贵妃投缘,她显然不爱听这话。懿贵妃若什么都没做,焦娇姑娘万万不会是这个反应。而且刚才她又说什么女版隐藏款,那些字眼我虽然不懂,看她那脸子,我也明白过来了,她不待见懿贵妃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