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陌上轻尘

第(1/2)页

  明星半月,陌上轻尘。
几帛收了一袋名贵药材,请父亲带回帮助那些需要的乡亲。父子临别时,沈要一瘸一拐来到医庐,几和惊骇地看他几眼。
几帛没来得及相互介绍,父亲已扛起药袋自言自言:“不可能,绝不可能。”神神叨叨地走了。
几帛挥泪告别,沈要看着渐渐远去的几和长叹道:“时间不停,年纪再长,子女懂得了生活,父母看透世事,子女烦恼日渐增多,父母快乐逐步淡去,唯有爱子之心永恒。我们必须开心过好每一天,因为有天你也会变老。”
刚才被父亲这么一折腾,几帛连声向沈要解释道:“我父亲行事怪异,别和他一般见识。”
“长辈之事可理解,没有事。”沈要靠着竹椅应道。
几帛倒杯温酒递给沈要感叹:“有时经历就是最好的知己,能看清一些人,也能明白许多事。我们成长过程中,父母乐过了、痛过了、想多了、见多了,但望求子女平安快乐之心不变。”
两人促膝而坐,几帛试问:“兄弟家人现况如何?”
“华兄已到过我受伤现场?”
“不错,我觉得事有蹊跷,到现场再三确认,支撑你做工的高架塌落下来的木头折断缺口都是齐的,承接的藤子已较枯,地面上废旧材料都是直立的,想必有人设陷阱,故意而为之,庆幸你福大命大,只伤了右腿的皮肉。”
沈要几杯温酒下肚,沉默许久,深沉思索着,我一直以为他们行事没有如果,只有结果和后果,但我错了,还有一种是未知。十八年来,寻找他的念头我从没有放弃过。多年来,一直有人针对我,想伤我,要害我。想来,我该渐渐学会主动出击,掌控自己命运了。
几帛明白,沈要受伤一事也许与他口中之人有关,那人是他最敬佩的人,也是他内心最深的痛,故没有多言,想仔细倾听他的心声。
“清晰地记得我满十岁那年,与我和母亲聚少离多的他,突然带回一些金银和新衣,硬要我们陪他到郅县城游玩,还请我们吃肉丸子,每碗十个。当时,他只吃了六个,剩余的平分给我们。期间,他一直和母亲道歉,说办好事情就回来和我们过好日子。那是我从小到大最开心,最幸福的一天,肉丸子也是我最好的美食,更是我内心最大的忧伤。后来,他趁我熟睡,不辞而别,母亲和我都深深牵挂着他,我出门寻找几年,回家才发现母亲已哭瞎双眼,想到母亲独自照顾自己,每天摸着做饭、做活,我是多么不孝。从哪以后,我每天陪伴母亲左右,因心情苦闷,渐渐喝起了闷酒,母亲到归终也没有说过关于他的一句话。如今十八年过去,母亲已故,他却无影无踪,生死未明。我至今不离不弃找他,只想讨个说法,他为什么会抛妻弃子。”
几帛敬沈要一杯热酒,安慰道:“兄弟感恩我们相遇,须共同祝福美好明天,不断净化内心,才能读懂生活。心系山水之间,应顺其自然,调整好自己,用另一种心境感受去发现生活之美。”
泡茶味正浓,喝酒稍兴奋,谈心甚兴时,屋外传来,“小姐,慢点,慢点……”的呼喊声,急促的催马声后,便是一阵皮鞭抽马声响。
平时爱马,惜马,护马的几帛听之痛心不已,迅速起身,看到一黄衫少女正骑着自己心爱的天山红枫马朝“百草济堂”医庐奔来。
黄衫女用力抽打马背,几帛见此心如刀割,急忙上前牵住马,客客气气地说:“舒然小姐辛苦了,请入内喝杯热茶。”
舒然在几帛的精心治疗下,虽大病刚愈,但泼辣、躁动的本性未改,上下打量了眼前这位救命恩人一会儿,很不情愿地说:“既然已到华大夫这里,我就进去瞧瞧。”
舒然下马蹦蹦跳跳走向医庐,刚进门,闻到一股浓浓的药材味,即刻用双手捂住口,大嚷道:“好怪的味,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