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第十六章 饮马界河 1

第(1/2)页

暮北熙宁八年,易禹国靖安元年,亦或是渊国太康三年的初春,界河中游的地界儿阴雨连绵,半月不休。读过些书的船家都说此乃“兵戈止而苍天泣”,然而各国朝廷的息戈偃武于此地也无甚紧要,渔民们傍水而生,虽说这几年物价飞涨赋税愈增,但靠吃界河里的鱼虾倒也能过活,相较那些被侵占了土地沦为流民的百姓,实在算不得什么灾苦。数年前渊国部族争斗,许多饱受战乱之苦的草原牧民逃往河西,船只雇佣的生意因而兴起。起先大多渔民对渊人成见颇深,有人传说,多年前下游一个撑竹筏的艄公就被草原蛮子用尖刀插进脑子杀死,死尸浮江数日阴魂不散,残暴狠毒,由此可见。然而既有钱赚,那便有人试水冒险,一生二,二生三,如今界河上的雇佣渔船大大小小已有数十家之多。人们开始觉得其实渊人也没什么可怕,无非身躯魁梧些,面色淤红些,双耳后的两缕头发或披散或编做发辫,有些出手比当地的本族人还要阔绰,不是朝廷说的什么茹毛饮血的蛮人。这天夜里,船主于老三借着河水洗去手上的鱼鳞,而后瘫坐在船头甲板上,迎了凉风捏着黄铜烟杆吞烟吐雾,不时望向远处“江山船”上的一位浓妆艳抹的女子。灯火掩映下,立在船上的女人神色漠然,往往在上船而来的男人手里接过暮红后,眼角眉梢骤然挂上一抹春色,故作羞涩地拉了男人的手,袅袅婷婷地踱进密闭的船篷,做一些是个男人都能猜到的事不论是俊逸风流的公子,还是粗笨腥脏的渔夫脸上娇笑的关隘人之差别,而在钱之多寡。

        于老三看着那女子从船篷里走出,头上长发变得有些蓬乱,淡黄的长裙也多了些褶皱,他回过神来,倒扣烟袋将黑灰抖掉,划桨靠岸,去接岸边的一伙渊人。

        每日将雇客们迎来送往,他向来不多留意,只是这些个渊人深夜渡河,神色诡秘,于老三一边挥桨,一边侧耳听着船篷中交谈的声音。

        “我答应过野利老爷,不许劫掠,兄长,您这边也要应允我啊。”

        “这个好说,我们怎么渡江”

        “野利家已为我等置了一艘大船,人扮做行商,铠甲武器即为商货,各处关卡可使暮红打通,至于战马安排在甲板下,一批批过河,到岸上即为走货的马帮骑队,打着野利家的旗,无人会阻拦。”

        “嗯,如此甚好。”

        “兄长,渊国的局势现今如何了”

        “还能怎样,翰刺部与何巨何部两家独大,别的部族或归顺或被灭部,国中腹地只剩陵羽部还在苦苦支撑,再就是我们这样,地处偏僻,交战都不被人家想起不过这几年那两部也有些耗不起了,双方对峙,战争也少了许多。”

        “我知道了。嗯还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怎么学得跟那些党项人一样了,有事尽管直说。”

        “我听说,原来不是野利家要坐王位,而是他们要扶持一位拓跋氏的王子。”

        “啊此事你怎么不早说呢”男人的声音中语调陡然提高,“野利阖谷的为人大哥还是信得过的,这位拓跋氏是何人啊若他坐了王位,与野利家所定之盟约便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也是前日才知晓的,起先以为他们只是在利用罢了我听野利老爷说过,五王子的为人如清风朗月,端的是个俊逸的君子。”

        “人心难测。”男人话语低沉,“罢了,箭已离弦,事就得做下去。这盟约是成是毁,且看这位拓跋氏是好是坏吧。”

        “嗯,若事成后卖我族人,我便替大哥把他杀了”

        于老三听到杀字,心神一惊,木浆磕在船上,砰然有声。

        “谁”船篷中猛地冲出一位熊腰虎背的彪形大汉,两位行商打扮的渊人随后走出。

        “你都听到了”年长几岁的渊人轻声问道。

        于老三满脸涨红,眼珠乱转,默不作声。

        “那便留你不得了。萧隐虎”男人抬手一指,彪形大汉拔出腰间弯刀,眼中杀气四溢。

        于老三双腿一软,猛地跳进河里,拼命也似地游向那只“江山船”,船上有他朝思暮想的女人,他不想她对那些使钱的男人假笑,他想带她走,他心心念念了几个月的人,他知道,她一定会救他。

        哈珂察拉住身旁的哥哥“只是个粗笨的渔人,咱们这些话恐怕他也听得云里雾里。”

        远处,船上的女人神情疑惑地看着水里的人递出竹竿。于老三浑身湿透,爬上船头喘着粗气。

        不多时,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走上船来,递给女人三块暮红。

        他瘫坐在甲板上,看着女人领着男人走进船篷。

        暮北熙宁八年,易禹国靖安元年,亦或是渊国太康三年的初春,界河中游的地界儿阴雨连绵,半月不休。读过些书的船家都说此乃“兵戈止而苍天泣”,然而各国朝廷的息戈偃武于此地也无甚紧要,渔民们傍水而生,虽说这几年物价飞涨赋税愈增,但靠吃界河里的鱼虾倒也能过活,相较那些被侵占了土地沦为流民的百姓,实在算不得什么灾苦。数年前渊国部族争斗,许多饱受战乱之苦的草原牧民逃往河西,船只雇佣的生意因而兴起。起先大多渔民对渊人成见颇深,有人传说,多年前下游一个撑竹筏的艄公就被草原蛮子用尖刀插进脑子杀死,死尸浮江数日阴魂不散,残暴狠毒,由此可见。然而既有钱赚,那便有人试水冒险,一生二,二生三,如今界河上的雇佣渔船大大小小已有数十家之多。人们开始觉得其实渊人也没什么可怕,无非身躯魁梧些,面色淤红些,双耳后的两缕头发或披散或编做发辫,有些出手比当地的本族人还要阔绰,不是朝廷说的什么茹毛饮血的蛮人。这天夜里,船主于老三借着河水洗去手上的鱼鳞,而后瘫坐在船头甲板上,迎了凉风捏着黄铜烟杆吞烟吐雾,不时望向远处“江山船”上的一位浓妆艳抹的女子。灯火掩映下,立在船上的女人神色漠然,往往在上船而来的男人手里接过暮红后,眼角眉梢骤然挂上一抹春色,故作羞涩地拉了男人的手,袅袅婷婷地踱进密闭的船篷,做一些是个男人都能猜到的事不论是俊逸风流的公子,还是粗笨腥脏的渔夫脸上娇笑的关隘人之差别,而在钱之多寡。

        于老三看着那女子从船篷里走出,头上长发变得有些蓬乱,淡黄的长裙也多了些褶皱,他回过神来,倒扣烟袋将黑灰抖掉,划桨靠岸,去接岸边的一伙渊人。

        每日将雇客们迎来送往,他向来不多留意,只是这些个渊人深夜渡河,神色诡秘,于老三一边挥桨,一边侧耳听着船篷中交谈的声音。

        “我答应过野利老爷,不许劫掠,兄长,您这边也要应允我啊。”

        “这个好说,我们怎么渡江”

        “野利家已为我等置了一艘大船,人扮做行商,铠甲武器即为商货,各处关卡可使暮红打通,至于战马安排在甲板下,一批批过河,到岸上即为走货的马帮骑队,打着野利家的旗,无人会阻拦。”

        “嗯,如此甚好。”

        “兄长,渊国的局势现今如何了”

        “还能怎样,翰刺部与何巨何部两家独大,别的部族或归顺或被灭部,国中腹地只剩陵羽部还在苦苦支撑,再就是我们这样,地处偏僻,交战都不被人家想起不过这几年那两部也有些耗不起了,双方对峙,战争也少了许多。”

        “我知道了。嗯还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怎么学得跟那些党项人一样了,有事尽管直说。”

        “我听说,原来不是野利家要坐王位,而是他们要扶持一位拓跋氏的王子。”

        “啊此事你怎么不早说呢”男人的声音中语调陡然提高,“野利阖谷的为人大哥还是信得过的,这位拓跋氏是何人啊若他坐了王位,与野利家所定之盟约便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也是前日才知晓的,起先以为他们只是在利用罢了我听野利老爷说过,五王子的为人如清风朗月,端的是个俊逸的君子。”

        “人心难测。”男人话语低沉,“罢了,箭已离弦,事就得做下去。这盟约是成是毁,且看这位拓跋氏是好是坏吧。”

        “嗯,若事成后卖我族人,我便替大哥把他杀了”

        于老三听到杀字,心神一惊,木浆磕在船上,砰然有声。

        “谁”船篷中猛地冲出一位熊腰虎背的彪形大汉,两位行商打扮的渊人随后走出。

        “你都听到了”年长几岁的渊人轻声问道。

        于老三满脸涨红,眼珠乱转,默不作声。

        “那便留你不得了。萧隐虎”男人抬手一指,彪形大汉拔出腰间弯刀,眼中杀气四溢。

        于老三双腿一软,猛地跳进河里,拼命也似地游向那只“江山船”,船上有他朝思暮想的女人,他不想她对那些使钱的男人假笑,他想带她走,他心心念念了几个月的人,他知道,她一定会救他。

        哈珂察拉住身旁的哥哥“只是个粗笨的渔人,咱们这些话恐怕他也听得云里雾里。”

        远处,船上的女人神情疑惑地看着水里的人递出竹竿。于老三浑身湿透,爬上船头喘着粗气。

        不多时,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走上船来,递给女人三块暮红。

        他瘫坐在甲板上,看着女人领着男人走进船篷。

        暮北熙宁八年,易禹国靖安元年,亦或是渊国太康三年的初春,界河中游的地界儿阴雨连绵,半月不休。读过些书的船家都说此乃“兵戈止而苍天泣”,然而各国朝廷的息戈偃武于此地也无甚紧要,渔民们傍水而生,虽说这几年物价飞涨赋税愈增,但靠吃界河里的鱼虾倒也能过活,相较那些被侵占了土地沦为流民的百姓,实在算不得什么灾苦。数年前渊国部族争斗,许多饱受战乱之苦的草原牧民逃往河西,船只雇佣的生意因而兴起。起先大多渔民对渊人成见颇深,有人传说,多年前下游一个撑竹筏的艄公就被草原蛮子用尖刀插进脑子杀死,死尸浮江数日阴魂不散,残暴狠毒,由此可见。然而既有钱赚,那便有人试水冒险,一生二,二生三,如今界河上的雇佣渔船大大小小已有数十家之多。人们开始觉得其实渊人也没什么可怕,无非身躯魁梧些,面色淤红些,双耳后的两缕头发或披散或编做发辫,有些出手比当地的本族人还要阔绰,不是朝廷说的什么茹毛饮血的蛮人。这天夜里,船主于老三借着河水洗去手上的鱼鳞,而后瘫坐在船头甲板上,迎了凉风捏着黄铜烟杆吞烟吐雾,不时望向远处“江山船”上的一位浓妆艳抹的女子。灯火掩映下,立在船上的女人神色漠然,往往在上船而来的男人手里接过暮红后,眼角眉梢骤然挂上一抹春色,故作羞涩地拉了男人的手,袅袅婷婷地踱进密闭的船篷,做一些是个男人都能猜到的事不论是俊逸风流的公子,还是粗笨腥脏的渔夫脸上娇笑的关隘人之差别,而在钱之多寡。

        于老三看着那女子从船篷里走出,头上长发变得有些蓬乱,淡黄的长裙也多了些褶皱,他回过神来,倒扣烟袋将黑灰抖掉,划桨靠岸,去接岸边的一伙渊人。

        每日将雇客们迎来送往,他向来不多留意,只是这些个渊人深夜渡河,神色诡秘,于老三一边挥桨,一边侧耳听着船篷中交谈的声音。

        “我答应过野利老爷,不许劫掠,兄长,您这边也要应允我啊。”

        “这个好说,我们怎么渡江”

        “野利家已为我等置了一艘大船,人扮做行商,铠甲武器即为商货,各处关卡可使暮红打通,至于战马安排在甲板下,一批批过河,到岸上即为走货的马帮骑队,打着野利家的旗,无人会阻拦。”

        “嗯,如此甚好。”

        “兄长,渊国的局势现今如何了”

        “还能怎样,翰刺部与何巨何部两家独大,别的部族或归顺或被灭部,国中腹地只剩陵羽部还在苦苦支撑,再就是我们这样,地处偏僻,交战都不被人家想起不过这几年那两部也有些耗不起了,双方对峙,战争也少了许多。”

        “我知道了。嗯还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怎么学得跟那些党项人一样了,有事尽管直说。”

        “我听说,原来不是野利家要坐王位,而是他们要扶持一位拓跋氏的王子。”

        “啊此事你怎么不早说呢”男人的声音中语调陡然提高,“野利阖谷的为人大哥还是信得过的,这位拓跋氏是何人啊若他坐了王位,与野利家所定之盟约便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也是前日才知晓的,起先以为他们只是在利用罢了我听野利老爷说过,五王子的为人如清风朗月,端的是个俊逸的君子。”

        “人心难测。”男人话语低沉,“罢了,箭已离弦,事就得做下去。这盟约是成是毁,且看这位拓跋氏是好是坏吧。”

        “嗯,若事成后卖我族人,我便替大哥把他杀了”

        于老三听到杀字,心神一惊,木浆磕在船上,砰然有声。

        “谁”船篷中猛地冲出一位熊腰虎背的彪形大汉,两位行商打扮的渊人随后走出。

        “你都听到了”年长几岁的渊人轻声问道。

        于老三满脸涨红,眼珠乱转,默不作声。

        “那便留你不得了。萧隐虎”男人抬手一指,彪形大汉拔出腰间弯刀,眼中杀气四溢。

        于老三双腿一软,猛地跳进河里,拼命也似地游向那只“江山船”,船上有他朝思暮想的女人,他不想她对那些使钱的男人假笑,他想带她走,他心心念念了几个月的人,他知道,她一定会救他。

        哈珂察拉住身旁的哥哥“只是个粗笨的渔人,咱们这些话恐怕他也听得云里雾里。”

        远处,船上的女人神情疑惑地看着水里的人递出竹竿。于老三浑身湿透,爬上船头喘着粗气。

        不多时,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走上船来,递给女人三块暮红。

        他瘫坐在甲板上,看着女人领着男人走进船篷。

        暮北熙宁八年,易禹国靖安元年,亦或是渊国太康三年的初春,界河中游的地界儿阴雨连绵,半月不休。读过些书的船家都说此乃“兵戈止而苍天泣”,然而各国朝廷的息戈偃武于此地也无甚紧要,渔民们傍水而生,虽说这几年物价飞涨赋税愈增,但靠吃界河里的鱼虾倒也能过活,相较那些被侵占了土地沦为流民的百姓,实在算不得什么灾苦。数年前渊国部族争斗,许多饱受战乱之苦的草原牧民逃往河西,船只雇佣的生意因而兴起。起先大多渔民对渊人成见颇深,有人传说,多年前下游一个撑竹筏的艄公就被草原蛮子用尖刀插进脑子杀死,死尸浮江数日阴魂不散,残暴狠毒,由此可见。然而既有钱赚,那便有人试水冒险,一生二,二生三,如今界河上的雇佣渔船大大小小已有数十家之多。人们开始觉得其实渊人也没什么可怕,无非身躯魁梧些,面色淤红些,双耳后的两缕头发或披散或编做发辫,有些出手比当地的本族人还要阔绰,不是朝廷说的什么茹毛饮血的蛮人。这天夜里,船主于老三借着河水洗去手上的鱼鳞,而后瘫坐在船头甲板上,迎了凉风捏着黄铜烟杆吞烟吐雾,不时望向远处“江山船”上的一位浓妆艳抹的女子。灯火掩映下,立在船上的女人神色漠然,往往在上船而来的男人手里接过暮红后,眼角眉梢骤然挂上一抹春色,故作羞涩地拉了男人的手,袅袅婷婷地踱进密闭的船篷,做一些是个男人都能猜到的事不论是俊逸风流的公子,还是粗笨腥脏的渔夫脸上娇笑的关隘人之差别,而在钱之多寡。

        于老三看着那女子从船篷里走出,头上长发变得有些蓬乱,淡黄的长裙也多了些褶皱,他回过神来,倒扣烟袋将黑灰抖掉,划桨靠岸,去接岸边的一伙渊人。

        每日将雇客们迎来送往,他向来不多留意,只是这些个渊人深夜渡河,神色诡秘,于老三一边挥桨,一边侧耳听着船篷中交谈的声音。

        “我答应过野利老爷,不许劫掠,兄长,您这边也要应允我啊。”

        “这个好说,我们怎么渡江”

        “野利家已为我等置了一艘大船,人扮做行商,铠甲武器即为商货,各处关卡可使暮红打通,至于战马安排在甲板下,一批批过河,到岸上即为走货的马帮骑队,打着野利家的旗,无人会阻拦。”

        “嗯,如此甚好。”

        “兄长,渊国的局势现今如何了”

        “还能怎样,翰刺部与何巨何部两家独大,别的部族或归顺或被灭部,国中腹地只剩陵羽部还在苦苦支撑,再就是我们这样,地处偏僻,交战都不被人家想起不过这几年那两部也有些耗不起了,双方对峙,战争也少了许多。”

        “我知道了。嗯还有件事,不知当讲不当讲。”

        “你怎么学得跟那些党项人一样了,有事尽管直说。”

        “我听说,原来不是野利家要坐王位,而是他们要扶持一位拓跋氏的王子。”

        “啊此事你怎么不早说呢”男人的声音中语调陡然提高,“野利阖谷的为人大哥还是信得过的,这位拓跋氏是何人啊若他坐了王位,与野利家所定之盟约便不可同日而语了。”

        “我也是前日才知晓的,起先以为他们只是在利用罢了我听野利老爷说过,五王子的为人如清风朗月,端的是个俊逸的君子。”

        “人心难测。”男人话语低沉,“罢了,箭已离弦,事就得做下去。这盟约是成是毁,且看这位拓跋氏是好是坏吧。”

        “嗯,若事成后卖我族人,我便替大哥把他杀了”

        于老三听到杀字,心神一惊,木浆磕在船上,砰然有声。

        “谁”船篷中猛地冲出一位熊腰虎背的彪形大汉,两位行商打扮的渊人随后走出。

        “你都听到了”年长几岁的渊人轻声问道。

        于老三满脸涨红,眼珠乱转,默不作声。

        “那便留你不得了。萧隐虎”男人抬手一指,彪形大汉拔出腰间弯刀,眼中杀气四溢。

        于老三双腿一软,猛地跳进河里,拼命也似地游向那只“江山船”,船上有他朝思暮想的女人,他不想她对那些使钱的男人假笑,他想带她走,他心心念念了几个月的人,他知道,她一定会救他。

        哈珂察拉住身旁的哥哥“只是个粗笨的渔人,咱们这些话恐怕他也听得云里雾里。”

        远处,船上的女人神情疑惑地看着水里的人递出竹竿。于老三浑身湿透,爬上船头喘着粗气。

        不多时,一个衣着光鲜的男子走上船来,递给女人三块暮红。

        他瘫坐在甲板上,看着女人领着男人走进船篷。

        暮北熙宁八年,易禹国靖安元年,亦或是渊国太康三年的初春,界河中游的地界儿阴雨连绵,半月不休。读过些书的船家都说此乃“兵戈止而苍天泣”,然而各国朝廷的息戈偃武于此地也无甚紧要,渔民们傍水而生,虽说这几年物价飞涨赋税愈增,但靠吃界河里的鱼虾倒也能过活,相较那些被侵占了土地沦为流民的百姓,实在算不得什么灾苦。数年前渊国部族争斗,许多饱受战乱之苦的草原牧民逃往河西,船只雇佣的生意因而兴起。起先大多渔民对渊人成见颇深,有人传说,多年前下游一个撑竹筏的艄公就被草原蛮子用尖刀插进脑子杀死,死尸浮江数日阴魂不散,残暴狠毒,由此可见。然而既有钱赚,那便有人试水冒险,一生二,二生三,如今界河上的雇佣渔船大大小小已有数十家之多。人们开始觉得其实渊人也没什么可怕,无非身躯魁梧些,面色淤红些,双耳后的两缕头发或披散或编做发辫,有些出手比当地的本族人还要阔绰,不是朝廷说的什么茹毛饮血的蛮人。这天夜里,船主于老三借着河水洗去手上的鱼鳞,而后瘫坐在船头甲板上,迎了凉风捏着黄铜烟杆吞烟吐雾,不时望向远处“江山船”上的一位浓妆艳抹的女子。灯火掩映下,立在船上的女人神色漠然,往往在上船而来的男人手里接过暮红后,眼角眉梢骤然挂上一抹春色,故作羞涩地拉了男人的手,袅袅婷婷地踱进密闭的船篷,做一些是个男人都能猜到的事不论是俊逸风流的公子,还是粗笨腥脏的渔夫脸上娇笑的关隘人之差别,而在钱之多寡。

        于老三看着那女子从船篷里走出,头上长发变得有些蓬乱,淡黄的长裙也多了些褶皱,他回过神来,倒扣烟袋将黑灰抖掉,划桨靠岸,去接岸边的一伙渊人。

        每日将雇客们迎来送往,他向来不多留意,只是这些个渊人深夜渡河,神色诡秘,于老三一边挥桨,一边侧耳听着船篷中交谈的声音。

        “我答应过野利老爷,不许劫掠,兄长,您这边也要应允我啊。”

        “这个好说,我们怎么渡江”

        “野利家已为我等置了一艘大船,人扮做行商,铠甲武器即为商货,各处关卡可使暮红打通,至于战马安排在甲板下,一批批过河,到岸上即为走货的马帮骑队,打着野利家的旗,无人会阻拦。”

        “嗯,如此甚好。”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