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老子是党员

第(1/2)页

“你是怎么做到的”

        一门迫击炮,七颗炮弹,两具掷弹筒,十四颗榴弹,手榴弹八颗,香瓜手雷三十颗。

        这是李云龙闭门三天的劳动成果,将一大推废物变成了杀伤力极大的武器,这个水平之高,完全出乎冯天河的想象。

        没有机床,也没有其它机械设备,仅仅是将废物处理一下,就收获如此之丰富,那么一旦在兵工厂上班,李云龙岂不是逆天了去。

        尖端人才

        冯天河瞬间就下了一个定义,对于李云龙的沉默,他也算是明白了其中的关键。

        “你能说说你的来历吗”冯天河比较的好奇,如此人物到底是怎么培养出来的,简直前所未闻。

        “不是我不说,而是我说了,你未必相信。”

        “每个人都有苦衷,在这个乱世,谁又知道会不会还能见到明天的太阳。说吧,有什么我可以帮助你”

        冯天河没有追问,李云龙试探性的抛出几个问题后,显然对方没有深究的意思。就这么天南地北的闲聊着,偶尔的说到抗日形势,李云龙笃定抗战必胜的信心,让冯天河的眼神,散发火热的光芒。

        一来二去,李云龙发现,冯天河有可能是我党地下工作人员,这一点要么就是试探自己,要么就是隐藏的太深。

        “小鬼子就是秋后的蚂蚱,蹦哒不了几天,但是老百姓的日子,依然不会好过,这青天白日未必是晴天白日啊”

        李云龙的话,往往都是东一句西一句的,有些无厘头,但是又十分的有道理,给人的感觉有些高深莫测。

        “你的话似有所指,我也打开天窗说亮话,我是那的人,诚心邀请你到我们那里做客,让你一展所长,早日将小鬼子赶出中国。”冯天河嘴里这么的说着,眼神却是盯着李云龙,关注着他此刻的一举一动,想要从中看出什么。

        太镇定了

        可惜,冯天河没有丝毫的发现,李云龙连个最起码的微表情都没有,难道自己推断错误

        冯天河想着李云龙自出现以来的种种,除了一而再的带来奇迹之外,就是那眼神始终没有变过,是那么的清澈。

        “多谢老哥邀请,也感谢老哥的信任,但是你信任不代表上面也信任,必要的考验还是需要的。所以眼下,当务之急是消除采访团带来的影响,过多的关注,对于你我都不是好事。”

        进一步的证实冯天河身份的倾向,李云龙真想大声说,我也是党员,就这么的藏在心里,憋屈。

        冯天河能够做到这一步,其实也是在冒着暴露的风险,这一点,李云龙心知肚明,所以自己提出考验的建议,这是给双方一个台阶,走出信任的第一步。

        “你讲的是北平一代的口音,还会什么地方的方言”冯天河问道。

        “我是苏北人,会当地的方言,只是老家的人都饿死了,没有办法证明我的出身。我是流浪长大,为了吃一顿饱饭这才当了兵,跟鬼子打过几次仗,一路溃败,流落到此。”李云龙简单的讲述了自己的“经历”,有些不明的地方,经过冯天河的“指点”,变的丰满起来。

        “李云龙,苏北盐城人,民国六年生人,父母双亡乞讨为生,华北沦陷后参军报国。民国三十年为整编52师辎重营收编,负责军械维修。”

        这是一份李云龙的简历,冯天河前后查看了几遍之后,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让勤务兵连同这几次作战的报告一起送到了师部。

        作战报告没有篡改,只是稍微突出了辎重营和特务连的作用,甚至冯天河还加上了他借炮几个单位,看上去是通力合作的结果。

        或许是中国官场的特色,当各家报社再次报道时,已经变成了整编52师的丰功伟绩。作为主角的李云龙,已经悄悄的调换了位置,成为了一个配角。

        被摘了桃子,李云龙极为配合上层的宣传,皆大欢喜之下,师部的嘉奖也随之而来。

        重建师部直属火炮营,冯天河兼任营长,李云龙任职一连副连长兼一排排长,中尉军衔。

        说是重建火炮营,其实就几十人而已,除冯天河之外,还有十四个原先火炮营的残兵,怎么看都不如炊事班人丁旺盛。

        冯天河只是一个挂名,实际主事的是李云龙,不过这十四个残兵,倒是一点也没有把李云龙放在眼里。

        第一次召开火炮营全体会议,冯天河出场,自然震慑了一下各路小鬼,一个个拍着胸脯保证,再现火炮营的辉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