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万事俱备(上)

第(1/2)页

第三百三十七章:万事俱备

        骑阵成建,操训才算步入正轨。

        骑阵五旗,五位旗总,除却张秦唐和时冉昱外,上官陆不得不在操训结束,利用夜晚,同范、林等六位教习一道,将鹰阵、龙龟阵、六兽阵详细传授于宋、刑、段三位教习。

        至于龙、凤二阵,暂不在传授之列!

        骑阵军卒的军阵传授,也仅限于鹰阵和龙龟阵。

        军阵操训枯燥而乏味,期间不得不掺杂骑术和骑射之术及其他操训内容,以提高操训成效,为此,上官陆接连拜访半仙三人,苦口婆心艰难说服三人,使得骑阵操训不受任何因素干扰。

        骑阵丁旗旗总刑浩然、戊旗旗总段虎,上官陆对这二人并不陌生,准确的说还曾是并肩杀敌的袍泽。

        经年前,上官陆主动请缨成为袭杀灰熊金毡部真神奴隶的五羊死士,刑、段二人也在其中,虽不在一列,却也彼此打过照面。

        可以说,为了骑阵尽快成军、为了骑阵达到预期目标,半仙、张监、白典三人那是费尽心思。

        骑术、骑射之术增入操训范畴,骑阵校场也随之扩大,军卒篷帐向外挪移超三十丈。

        骑阵操训,就算面对半仙、张监、白典三人的质询和不解,上官陆坚持己见力排众议,毅然对骑阵军卒进行操训比校淘汰制。

        初始,的确是怨声载道,怒叱谩骂之声更是不曾有片刻停歇,但当操训成果出来后,所有的质疑、所有的反对,所有的污言秽语、所有的冷眼旁观,瞬间烟消云散,消匿于无形。

        自此后,上官陆脑海里只容得下两件事:操训和修习,特别是在和长虫深谈后,彼此印证,修习自然是日渐精进,一日千里。

        “入流养身、决定蕴魂、先天育神!”

        “武者修习,皆入流蕴养经络、窍穴,绝顶武者滋养骨肉,先天武者蕴魂育神。无他,武者体内行力积蓄如滴水成海般,耗费旷日持久不说,其中的艰辛和煎熬,事非经过不知难成如容易却艰辛!”

        “相较于他人,我体内五行行力之充沛,得天独厚!”

        “师父曾言,斗门修习皆以五行阴阳而论之。”

        “身之五行,为金肺、木肝、水肾、火心、土脾五脏,脏腑五行,若视为大肠金、视胆为木、视肾水囊为水、视小肠为火、视胃为土。这些同为腹脏之器?为何···”

        “难道是我此前所想,皆有失误?”

        “脏为阳、阴为腑?不、也不全对!”

        “肺金为阳中之太阳、肝木为阳中之少阴、肾水为阴中之少阴、心火为阳中之太阳、脾土为······”

        “如此···当真是脏为阳腑为阴?”

        “不对···不对···”

        “同为脏腑,亦分五行阴阳,该当是阴阳大五行,也是阴阳小五行,同为五行,合为五行!”

        ······

        校台上,修习入定陷入内视状态的上官陆,五感清明思维敏锐,脑海中这些年所看到、所听到一切有关修习、行意的典籍和教诲,历历在目言犹在耳。

        借鉴、印证,以完善自我修习。

        武者修习本就因人而异,阅历、学识、积淀的差异决定思维和理解的异同,修习之路自然不尽相同,前辈先贤已有的经验,对后人而言只能是一种借鉴和参考。

        至此,经过长虫点拨后的上官陆,才算是真正彻底走出属于他自己的修习道路。

        人之脏腑,脏为阳、腑为阴,肺、肝、肾、心、脾为阳五行,大肠、胆、肾水囊、小肠、胃亦为阴五行,此乃大五行阴阳,无论是五脏还是五腑亦有小五行阴阳。

        五脏而言,其左阳右阴,上则为阳下则为阴。五腑而论,其上为阴下为阳,实则为阳虚则为阴。

        上官陆绝非心血来潮一时兴起,而是厚积薄发下的深思熟虑,坐言起行当即行动起来,自阴阳五行中尝试分裂行意种子,以龟速进行迁挪,肺金至大肠、肝木至胆、肾水至肾水囊、心火至小肠、脾土至胃。

        深植五脏中的行意种子分裂,那是怎样一种感受?

        疼···

        痛···

        那种源自灵魂深处,撕心裂肺歇斯底里的疼痛!

        上官陆几度崩溃,差点没坚持下来,幸好在阳金、阴金分裂出来移至大肠后,金行脏腑之间瞬间彼此交融,形成一种微妙的平衡,这才稍有缓解,给了他以喘息之机。

        不过短短几个呼吸,此前在上官陆看来已经蕴养至极限的五脏,特别是肺,上官陆能够异常清晰感受到金行脏腑得到蕴养后的变化,愈加强大、更加强横。

        突如其来的成就和欣喜,足以冲刷体内传来的剧痛,变得可以承受。依次分裂的是木行脏腑、水行脏腑、火行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