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第139章

第(2/2)页

        这家伙果然在谋划什么。

        秦步月试着开口:“你是‘无私’?”

        红落玥:“嗯。”

        秦步月直截了当:“你想让我做什么?”

        红落玥顿了下,慢声道:“杀了红千诩。”

        秦步月眉峰一扬,没有因为听到这话而惊讶,她依旧保持着沉静:“我只是一位三阶‘哲学家’,有什么能力杀死红千诩?”

        “况且,”秦步月盯着她:“圣女和圣子,不是一魂双体吗,你让我杀了另一个你?”

        红落玥摇摇头:“我是我,小诩是小诩,我们有自己的‘人格’。”

        看出了秦步月的困惑,红落玥耐心给她解释:“我们有两种修行方式,本源和人格,‘嫉妒’黎千栖修得是本源,我和小诩都是‘人格’。”

        本源和人格?

        秦步月是第一次知道,不过,她之前就疑惑过,在城堡的两个月,秦步月偶有几次“偷看”黎千栖,完全没法判断他的“人格”。

        原来,不是她看不清他的精神体,而是他的修行体系,不在十八人格之内。

        相较于十八人格的复杂体系,本源修行简单粗暴——只要融纳所有‘嫉妒’,黎千栖就是本源之主,是真正的嫉妒,唯一的本源。

        这条路看似简单,其实狂妄,甚至可以说是与天下人宣战。

        一个本源之主的诞生,相当于一类七恶情标签的缺失。

        需要“嫉妒”这枚标签的人,是绝对不允许这种情况诞生的。

        再说了,天底下到底散落了多少“嫉妒”?

        仅凭一人,如何能完全融纳。

        与本源修行相比,人格修行要常规得多,尤其是“七情”,更是可以在被融纳时,强势反杀,迅速跃升位阶。

        介绍完两种修行方式,红落玥轻叹口气:“本源修行看似无望,其实……”她摇了摇头,敛住了思绪,看向秦步月:“那么,你可以吗?”

        杀死红千诩。

        话题绕回来了。

        秦步月看遍了红尘实验室,早恨不得手刃红千诩,但她有自知之明,以她现在的情况,即便“嫉妒”黎千栖拉扯住了红尘无疆的所有主力,也未必有能力杀死红千诩。

        不是妄自菲薄,而是她眼下位阶太低,即便有小灰、兵圣手书六篇和【春秋笔法】,也无法发挥他们该有的能力。

        她可以轻松强杀四阶修者,甚至能和五阶一决高下,可要杀死一位七阶“幻想家”……难。

        红落玥:“我会帮你。”

        秦步月:“怎么帮。”

        红落玥:“帮你伪装成我。”

        秦步月眉峰微扬,警惕地看着她。

        她不信任任何标签化人,他们缺乏完整的人性,行事乖张难测,谁又知道这不是另一个装得极好的白千离。

        红落玥空白的双眸,多了些轻柔:“没事,你可以拒绝。”

        秦步月很难讨厌她,这感觉很难形容,明知道一切都可以伪装,明知道冷酷的标签可以比人还虚伪,但面对红落玥的注视,她仿佛看见了杨玉霞,感受到了由心而发的,满满的怜爱。

        更多是爱,而非怜悯。

        这恰到好处的度,被眼前的“无私”圣女,展现得淋漓尽致。

        【共情】……

        她是有共情的,甚至比很多“人”,都真切地懂的共情。

        秦步月知道自己不该这样说,但她开口了,像个闹脾气的孩子:“拒绝之后呢,纵容红千诩继续胡作非为,伤及无辜吗。”

        红落玥温声道:“那是他的罪,不是你的错,你只需要为自己做决定。”

        秦步月蓦地抬头,看向她:“你说得轻松,我知道了红尘实验室的存在,还会让它继续吃人吗,面对这样的暴行,身为人,怎么可能视若无睹!我……”

        她忽地停住,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过于激烈。

        红落玥一直安静地注视着她,用空白到有些惊悚的眼睛,无尽包容地倾听着。

        这就是“无私”吗?

        极致的包容,反而激发了人性的张狂。

        红落玥:“所以,你只需要为自己做决定。”

        秦步月一怔,听懂了。

        做自己。

        这位标签化人,知道“做自己”。

        红落玥没有勉强秦步月,也没有诱惑和引导,她只是平静地等待,等待她看清自己的心,做出自己的决定。

        杀红千诩,没错。

        不杀红千诩,也没错。

        人是复杂且多面的,是善与恶交织的。

        而对抗复杂与多变的,唯有——做自己。

        为什么要成为先行者,而后做自己?

        因为要明善恶辩是非,要提升认知,修自身,如此才是真正的“做自己”。

        就像你不能勉强一个三岁小孩懂得家国大义,也不需要教一位母亲如何疼爱自己初生的孩子。

        一切顺理成章。

        无需勉强。

        ——你只需要为自己做决定。

        这是她修行至今,结下的果。

        就像念书时的一次次考试,看的不是考前那一夜的功夫,而是每一堂课每一次作业,每一分努力和每一滴汗水。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