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第(1/2)页

三月初三这天,  登基大典举行,新皇正式登基,宣布年号为:昭武。

        登基大典非常隆重,大典上,  除了颁布新的朝规以及新修改后的律法外,  还宣布了其他重要事项。

        例如宣读给旧皇也就是宣文帝的谥号以及平生政绩。在宣文帝的政绩上,  夏重敛也没有故意抹黑,而是让礼部的官员实打实的写了。

        再例如册封新晋的文武官员。

        既是新帝,  肯定是有大批亲信需要册封的。原由的官员该提拔的提拔,不够格的就替换。而跟着新帝一路打过来的亲随们自然也要按功封赏。

        其中,  沈禄安授予承安伯爵位,  并另设神龙司,  由他统领。

        程巨鼎被授予三品轻车都尉,  加授定远将军,  统领东赤军于西郊建营,  守卫都城。

        封完文武官员,  接着就是大封新皇家人了。但新皇后宅很干净,  要册封的也只有老王妃和皇后了。

        追尊皇帝生父为景仁皇帝,  尊皇帝生母为太后;册封元配嫡妻许氏为皇后,  并赐皇后金印。

        追封景仁皇帝长子为靖亲王;封景仁皇帝次子为定亲王,  其妻庞氏为定亲王妃。

        再就是历来新皇登基都会颁布的施恩政策。

        如大赦天下、减免税收、开科举恩科这些。

        说到开恩科,  本来今年便是科举之年的,  但因旧皇驾崩,新皇登基,加上各部官员换了一批,以至于举办科举考试的人手便有些不太够。因此特地加了公告,今年的科举考试推迟到明年,  与恩科一起,扩大中榜名额。

        想来,明年的科举考试竞争会相当激烈。

        种种政策,与郑家息息相关的无非“大赦天下”这一条。

        大赦天下的意思,并非是说将所有罪犯的刑罚都免了,而是说所有被判了刑罚的罪犯若是觉得判罚过重或是有冤屈,便可以重新请求审判;而罪责无法更改的罪犯也可以根据所犯的罪酌情减免刑罚。

        于是乎,这条政令一颁布,郑鹏便去了中州城知府衙门请求重申平国公府勾结细作一案。

        由于此案涉及到新旧两皇,其中还夹杂了一位国公,那知府自然不敢隐瞒,早早地便向上禀报。此案也由刑部接手。

        如今的刑部尚书早已不是当初那个,而是以前的御史台新提上来的,魏楼宇自为官以来一直勤勤恳恳,便是做御史时也一直小心谨慎,谏言言之有物,才被新皇看重,得以提拔。

        此次被提上来做刑部尚书,魏楼宇便立誓要誓死效忠新皇,以报知遇之恩。

        是以,在这场关乎新皇清誉的案子被交到他手中后,他便将所有的精力都放在了上面,几乎将郑家所有人的底细都查了个干净。

        将所有查出来的东西整理成册后,魏楼宇将之呈给了新皇。

        南街的那处别院里,郑家人依然住在此处。

        正屋中,郑鹏锦衣高座,他的下首,郑立昀也不复先前那般颓废模样,一身锦袍、谦润温和地坐在轮椅上。

        郑鹏看了一眼他身下一看就是上好木头做出来的木轮椅,那是桂王府送过来的,“少新、薇薇在桂王府中也住了几天了,也该接回来了,到时也可一起回国公府。”说着便端起茶杯,吹了吹茶沫,上好的茶叶飘出茶香,他一脸享受。

        郑立昀笑道:“他们曾外祖母想得紧,便多留了些天,尤其是少贤,在桂王府住了几个月,外祖母都不舍得放他回来了。”

        桂王妃就只得了敏慧郡主一个孩子,桂王府里虽然还有其他庶子生下的孩子,可那些哪里比得上亲闺女的血脉。老人家膝下空虚寂寞,养了少贤后才觉得日子热闹了些。如今郑立昀与洛氏回了都城,她倒不舍得把孩子还回来了。

        郑鹏只笑道,“少贤还小,离他母亲久了也不好。老王妃若是舍不得曾外孙儿,让薇薇留在桂王府陪她就是了。”

        桂王是老牌王爷了,在朝中并无实权,只是占着亲王的爵位享受朝廷奉养罢了。他若是恢复了国公之位,岂能让自家孙儿住在亲戚家。

        尤其是少新,那可是长孙嫡孙。薇薇就算了,一个姑娘家,在曾外祖母家住住也不打紧。

        “父亲说得是。洛氏也惦记少贤呢。”自回了都城,父子两人的关系缓和了不少。

        两人正说着话,别院里的小厮走了进来,“老爷、公子,宫里来人了!”

        宫里来人了?郑鹏喜不自胜,宫里的人来这还能是为什么。

        “快快!去招呼其他人同我一同迎接!”

        “昀儿,为父终于又等到了这一天!”郑鹏大笑,他的国公之位,又回来了!

        郑立昀也笑了,“恭贺父亲!”

        郑家人得了消息皆匆匆赶来聚在院中。

        来宣旨的是夏重敛登基后新提拔上来的太监总管田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