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第一百零九章

第(1/2)页

“你们是哪家来的娃啊?”杨大娘以为是自家哪个亲戚家的孩子,  眯着眼睛看了半天也没人出来。

        但慢慢地,  她定睛在郑立晏身上,“等等,我怎么觉得在哪见过你啊?”

        郑立晏轻笑,“五个野菜饼子,  一颗银裸子。”

        杨大娘眼睛越睁越大,  “哎哟,哎哟!”她顿时笑了开来,  “是你啊小伙子!”

        乡下人家遇见那么大方的人次数极少,杨大娘还真对郑立晏有印象,五个野菜饼子换一颗银裸子这么些年她也就遇见过这么一次。

        杨大娘立刻热情地邀请几人进屋,  “你怎么来了?是又来找我们村长的不?这是你的媳妇儿子啊?”

        又转身冲老杨头吼道:“快去挑点井水上来,烧壶热水!”

        老杨头瞪着眼睛看了她半天,  到底没说什么,  嘀嘀咕咕地转身去挑井水,  “还真认识啊,这婆娘还真做过好事?”

        郑立晏和宋嘉然相视一笑,  这种纯朴的家庭氛围倒是很久没有遇见过了。

        “这位是我娘子,  这是我儿子。”郑立晏给杨大娘介绍,“杨夫人,在下姓郑,  您叫我小郑就行。”

        听到这句杨夫人,  杨大娘瞬间通体舒泰,  看向郑立晏的眼光越发和蔼了,“小郑,你也别叫我夫人,我老婆子就是个乡下妇人,  你叫我一声杨大娘就行,啊!”

        “那恭敬不如从命,杨大娘。”

        这县里来的小伙子就是有文化,说句话都文绉绉的。

        杨大娘搬来两个板凳,邀请两人坐下,“这家里也没什么好招待的,你们别介意哈!”

        “没事没事!其实我这次来,没什么别的意思,就是想感谢大娘您的。”

        见杨大娘疑惑,郑立晏继续编道:“您不知道,几年前要不是您的饼子,我可真是遭了大难了。这次陪着我娘子路过池定县,便与她说起了这事,我娘子就说,那一定得来再感谢您一番。”

        他看了宋嘉然一眼,宋嘉然立刻将手中提着的事先准备好的糕点以及一块斤重的牛肉递给杨大娘。

        “小小心意,您一定得接着。”

        杨大娘喜出望外,但还是推脱了一番,“哎呀,不过几个饼子的事儿,哪里值得你们惦记这么久,还带这些东西来!”

        “大娘,对您来说许是只是几个饼子,对我来说,那几个饼子却帮了我大忙,这点东西实在算不得什么,您就收下吧,否则我良心难安啊!”

        “那、那好吧!”杨大娘像是很无奈一样收下了东西,这都是县里的好东西咧,闻着就喷香的糕点,还有那么大一块肉!小孙子想吃肉许久了,这下可以好好祭一下五脏庙了!

        杨大娘心里高兴,但还是觉得自己那五个饼子值不了这么些东西,就热情地留两人吃饭。

        两人自是求之不得。

        杨大娘立刻就让老杨头杀一只鸡,又道去田里把她大儿子儿媳喊回来,顺道摘一些菜回来。

        郑立晏立刻询问自己能不能跟着去看一看,“我想让孩子认认菜长什么模样。”

        杨大娘虽然疑惑教这么小的孩子认菜有什么用,但也没多说,许是人家读书人都是这么教孩子的呢?

        “那走吧!”

        杨大娘家离着村口近,离村里的地则有些距离。

        小河村之所有叫小河村,是因为流经池定县的葫芦河经过了这个村子。

        葫芦河并不像葫芦,为什么叫这个名字也无人知晓了,反正大家都这么叫。

        小河村在葫芦河的中段,往上走是大河村,往下走就是池定县。

        郑立晏让琛哥儿架在自己脖子上,跟着杨大娘往地里走去,一路上还碰见了不少村里人。

        各个都新奇地打量他们,有那直接地就抓着杨大娘问他们是谁。

        杨大娘昂着下巴,“这是我家从县里来的亲戚。”说完还偷偷瞥了眼郑立晏两人,见他们都没反驳,腰板挺得更直了。

        把人哄得一愣一愣的。

        等他们走了,才啐了口痰,“就你们老杨家还能有县里的亲戚?”

        郑立晏是真没在乎这些,他在观察小河村的土地庄稼。

        如今在南部地区已有不少地方可以做到一年两熟,育秧移植和早稻栽种的方式也不罕见,而北方碍于气候等原因,目前两年熟都比较困难,但即便如此,勤劳的百姓们也有自己的智慧。

        每年麦子收获后,也不会将土地白白荒废着,田里还会种一些其他作物,比如萝卜①、菠菜②、莴苣③等。像萝卜这些还好,多数人家里都会留点自己吃,但像菠菜莴苣这样的新鲜蔬菜,农户们都舍不得吃的,都是要拿到县里集市上去卖。

        “大娘,我去岁去了一趟南边,我看他们那边的地里,十月份还种着稻呢?咱们怎么不种啊?”他试探问道。

        说到这个杨大娘也叹气,“我们也想种啊,可咱们小河村……不止小河村,这周边的村落,地都不行了,一年能中出一茬就不错了!”

        “这是为何?是这地里的肥力不行了么?”

        “这就说来话长了,你是外地的,不知道,早十多年前,县里一个姓王的地主老爷,不知是听了哪方骗子牛道士的话,将我们这十里八荒的地都租了去,结果一把大火,烧了好些天,这地里的庄稼全给烧没了不说,差点连我们住的房子都给烧了!”

        “虽然最后也赔了银子,但这地啊,慢慢地就不行了!真是作孽啊!”

        “现在每年,产量起不来,官府的税还得照收,我们都不知道该怎么活了!”杨大娘满脸苦涩,“我们小河村,世世代代都是种

(本章未完,请翻页)
上一章返回目录 投推荐票 加入书签下一页